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
中文學名: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拉丁學名:Archangiopteris henryi Christ et Gies. 別 稱:原始觀音座蓮,大鳳尾草 界: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綱:蕨綱 亞 綱:厚囊蕨亞綱 目:觀音座蓮目 科:觀音座蓮科 屬:原始觀音座蓮屬 種: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命名者及年代:Christ et Gies.,1899 |
亨利原始觀音座蓮(學名:Archangiopteris henryi Christ et Gies.)是觀音座蓮科,原始觀音座蓮屬陸生中型蕨類植物,根狀莖近直立,肉質,頂端略有鱗片。葉簇生,葉柄綠色,草質,有鱗片,鱗片狹披針形,質薄,宿存;葉片長等於葉柄,卵形,一回羽狀,側生羽片互生,闊披針形,羽柄膨大,有鱗片,干後變黑色,孢子囊羣線形,通直,有細而紅褐色的節狀分叉夾絲密生,長過於孢子囊羣。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生于山地林下,海拔100-300米。
[1]
目錄
形態特徵
亨利原始觀音座蓮陸生中型蕨類植物。 根狀莖近直立,直徑2-3厘米,肉質,有肉質粗壯而光滑的長根,除頂端略有鱗片外,余均光滑 。
葉簇生,葉柄長40-60厘米或較長,粗約2.5毫米,上面通體有寬溝槽,綠色,草質,中央稍下處有節狀膨大,有相當多的鱗片,尤以向基部為甚,鱗片狹披針形,棕色或深棕色,質薄,宿存;葉片長等於葉柄,寬約17厘米,卵形,一回羽狀,羽片2-4對,頂端一枚同形而較 大,有時長達30厘米,寬達6.5厘米,側生羽片互生,斜出,彼此分開約5-6厘米,有柄,基部一對稍短,長12-15厘米。寬約3厘米,上面一對長約17-20厘米,中部最寬處約4-5厘米,闊披針形,緩漸尖頭,基部楔形,向下漸變狹,羽柄長約1厘米,膨大,有鱗片,干後變黑 色,葉邊全緣或略為波狀,但向頂部有短尖頭的鋸齒。
葉脈細而疏生,大約1厘米內有4條,極為開展,兩面明顯,大都分叉,但也往往分叉脈與單脈相,向頂部變尖細而向上彎弓,幾達於葉邊。葉草質,干後綠色,兩面光滑,惟葉下面的中肋有棕色狹披針形鱗片疏生。
孢子囊羣線形,通直,長10-20毫米,被等寬的間隙分開,由60-160個孢子囊組成,位於中肋與葉邊之間,有細而紅褐色的節狀分叉夾絲 密生,長過於孢子囊羣。
該種的主要特點為其披針形的互生的羽片,向頂端為有鋸齒的緩漸尖頭,向基部為漸狹的楔形,有長約1厘米的羽柄,邊緣為全緣或至多 為波狀齒牙,孢子囊羣下面的夾絲幼時為毛茸狀密生,長過於孢子囊。
生長習性
生于山地林下,海拔100-300米。
喜生於季節性雨林陰濕的生境,常構成草本地被層常見的成分,特別是山坡下部溝谷邊緣分布最多,也較高大。所在地為赤紅壤或紅壤,PH值4.5-5.5。早春於根莖上萌發新葉芽,嫩時捲曲成球狀,葉柄逐漸伸長,新葉也隨之開展,逐漸成長。7-8月孢子囊群在葉背上顯現,11月成熟,孢子飛揚,在適宜的環境裡長成原葉體。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屏邊縣、河口、麻栗坡)。 亨利原始觀音座蓮
繁殖方法
自然情況下極少出現分株,一般以散播孢子的方式繁殖,但周期較長。觀音座蓮葉柄基部存在不定芽,這種不定芽在原植株上較難萌發,但是剪切下後卻有極高的成活率。因此人工繁殖時,可直接切取不定芽進行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通常土生。根系較少但吸水能力強,位於淺表土層。由於觀音座蓮植株較大,因此人工種植時,採用大盆或露地栽培。觀音座蓮對栽培基質要求不是很嚴格,為了獲得生長健壯、形態優良的植株,應適當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常用基質為有機土、椰糠(或花生殼、苔蘚)按1:1比例混合。栽培基質以不埋過植株基座的1/3為宜。澆水後基質會有一定程度的滲落,應適當補充。
植物保護
保護現狀:瀕危種。原始觀音座蓮僅產雲南東南部局部地區,隨着森林面日益縮減,生態環境明顯變化,正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保護級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
保護措施:雲南屏邊大圍山和金平分水嶺已規劃為自然保護區,需從速完善管理制度。
主要價值
該種系蕨類植物中較為原始的類型,對研究蕨類植物進化、區系起源等有一定的價值。其姿態奇異,葉片翠綠,是優美的蔭生觀賞植物。
參考來源
- ↑ 亨利原始觀音座蓮(附圖),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