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屈家嶺
內容簡介
本書約10萬字,插圖55幅,彩色圖版2版,單色圖版56版。書後附錄《江漢平原新石器時代紅燒土中的稻穀殼考查》與英文提要。1.緒言。概述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的位置、地理環境與發掘工作情況。2.地層堆積。闡明屈家嶺遺址地層堆積情況。文化層堆積較厚,層次多者達10層,其間還夾有燒土層。從地層堆積和出土物分析,可分為三段,燒土層以下是一段屬早期,燒土層以上包括二、三段堆積,屬晚期。3.早期文化遺存。包括灰坑、墓葬與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遺物,對各類遺物所舉的標本進行了較詳細的描述。4.晚期文化遺存。有墓葬與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品等遺物。晚期遺物比早期遺物豐富多樣。其中大量出土的蛋殼彩陶杯、碗、彩陶紡輪和陶鼎、豆等器物,具有獨自的特點。5.結論。對屈家嶺遺址發掘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就其文化性質、年代分期與社會生活等方面進行分析。這裡出土了一批具有地區特點的器物群,如彩陶紡輪、朱繪黑陶、蛋殼彩陶與陶碗、鼎、豆等均有別於其他古文化。它是新發現的一種古文化遺存,可命名為「屈家嶺文化」。是生息於江漢平原地區原始先民所創造的。其相對年代應晚於黃河流域早期龍山文化,而早於商殷文化。當時的經濟生活,是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業,飼養狗、豬等家畜。從出土的稻穀殼可知,當時居民還種植水稻。從出有崇拜象徵父權的陶祖與可供氏族集體使用的大型陶鍋分析,其社會發展階段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時期。
本書是對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發掘成果的全面總結。首次提出「屈家嶺文化」的新命名,這對探討長江流域古文化面貌與原始社會史的有關問題,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但書中報道的灰坑等遺蹟,均未繪製該遺蹟的平面圖、剖面圖與它們的分布圖,使讀者難以了解這些遺蹟的具體形制與分布情況。
作者介紹
主編張雲鵬(1925—),山東省濟南市人。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人類學系。曾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館工作。主要從事江漢地區的原始文化的發掘與研究,論文有《江漢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收穫》等。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京山屈家嶺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讀?《連線》雜誌為你推薦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書是一種按某種體例編排的專供查找特定資料而不是供系統閱讀的書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