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 |
京西太平鼓,北京市门头沟区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太平鼓是一种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传统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1。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京西太平鼓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型:传统舞蹈
保护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馆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申报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遗产编号:Ⅲ-1
历史渊源
据史籍记载,太平鼓最初与驱术有关。太平鼓娜蹈起源于古老的巫术,是用于祛邪除崇的祭祀仪式。在中原汉族地区,祭祀时以单而羊皮鼓作为祛器。打鼓祭祀古已有之,其本息是祛除瘟疫、祈求平安。
据《礼记·月令》记载,春秋时期“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古人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祛疫,因此得名。《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汉高诱注:“今人腊岁前一日由鼓驱疫,谓之逐除。”新春打鼓祛崇,这种古老风俗距当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秦汉时期,鼓鲜的祭把功能弱化,开始出现在宴饮场面,以增加喜庆气氛,并成为一种时尚。据史籍记载,持鼓的舞蹈主要有《盘舞》《鞞舞》《铎舞》《拂舞》《白贮》等。当时的《鞞舞》使用有柄的小鼓,已与太平鼓形状接近。“鞞鼓”即舞蹈道具。
晋代“鞞舞”之风得到延续,“鞞鼓”表演主要用于军队和民间祭祀。鞞鼓舞在军队宴饮时表演,并由官府宴饮传入民间。
南北朝时期,尽管佛教得到发展,但道教在民间影响办大。鞞鼓这种单面羊皮鼓是巫师、道士:祛除鬼欒的法器。
唐代张枯《周员外席上观拓枝》诗称:“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画鼓”说明鼓面国得雅致美观,“拖环”说明鼓的柄下坠有铁环。依据诗文分析,已与当代太平鼓舞蹈形态近似。这种表演拓枝舞的鼓比较轻巧,已经具备当代单面羊皮鼓的所有特征。
宋代民间把大傩逐疫称为“打夜胡”,据分析,“打断”一词即源干“打夜胡”。宋代初年腊鼓被禁,改称“打断”。“打断”是宋代民间最流行的持鼓舞蹈,亦用于祛疫辟邪的法事,使用的也是单皮鼓。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姜斋文集.杂物赞.太平鼓》记载:北宋崇宁、大观年间,京城内外市街,有鼓笛拍板演唱,称为“打断”。政和初年,官令禁止,改称“太平鼓”。
综上所述,历史久远的太平鼓舞蹈,在北末时期仍主要用于巫术祭祀,北宋后期称为“打断”,后官方禁绝,改称“太平鼓”。
北京是辽、金朝的都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汉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展。元朝时期崇尚佛教,北京西镇国寺、大庆寿寺佛教庙会极为盛行,包容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内容,太平鼓艺术也有不俗的表现。
明代,太平鼓主流已与巫术无关,成为城乡普遍盛行的民间舞蹈。太平鼓在京城作为民间舞蹈,明代已经定型,城乡民间打鼓者多为女子和儿童。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元宵期间日夜打鼓的情景,正是明代京城经济繁荣,人们尽情欢乐的表现。
清代,北京民间太平鼓舞蹈得到延续,是汉族民众最盛行的舞蹈形式。康乾时期太平鼓尤为兴盛,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钱载《咏太平鼓》都记录了京城内外打太平鼓的盛况。清代北京把太平鼓称为“迎年鼓”,每年腊月和正月民间打太平鼓,是北京城乡村镇的独特最致。
在宫廷旧历除夕,也要打太平鼓,取“太平”寓意;而民间打太平鼓,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及安乐生活的追求与企盼。太平鼓舞蹈声情并茂,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增添了生活乐趣,一定程度上也寄托着民众美好的心理需求与愿望。
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篷蓬,跳鳔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这是对民间打太平鼓欢乐情景的记录,更是对人们企盼太平,享受太中心情的抒发。
据史籍记载,明清时期每逢新春以及元宵节,民间用铁圈家上单皮为鼓,形如庸扇,鼓柄上套铁环,击鼓摇环,边舞边唱。可见北京地区春节打太平鼓这一风俗的历史是久远的。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由门头沟区申报,率先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7日,“石景山太平鼓”(石景山区)和“怪村太平鼓”(丰台区)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西太平鼓”的扩展项目。
2009年海淀区苏家坨村太平鼓、房山区太平鼓也相继纳人太平鼓扩展项目。这些区域的加人,使京西太平鼓范围得到扩大。符合历史实际,有益于太平鼓民间艺术内涵的丰富,更有利于太平鼓艺术的普及,发展与提高。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太平鼓通常有两种表演形式,既可以边打边舞,也可以间打间唱。边打边舞,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舞者在不同鼓点的伴奏下,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舞离不开鼓点,鼓点又随舞而变化。表演时,表演者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跳时,人们结合舞步,使劲扭动腰部,一边以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鼓法不断击鼓。[4]
演奏特点
太平鼓音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太平鼓的“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以四分之二拍为多。鼓点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的,艺人们称“单鼓点”;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被称为“双鼓点”。当地艺人把“唱曲”又称“唱绳歌儿”或“唱绳调儿”。唱词一般以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为主,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演唱时,先唱序,后唱主段。
舞蹈习俗
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很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太平鼓由于深受百姓们的喜爱,保留了多种套路、打法和风格各异的流派。流传下来的动作套路有十二套之多。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间肢体语言,其中妇女的基本动律是“扭劲”、“颤劲”(一种说法认为与封建时代妇女缠足习俗有关);男性舞者的动律特点是“搧劲”和“艮劲”。
主要分支
海淀区苏家坨村太平鼓
苏家坨村太平鼓,于2009年破列人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展名录。
海淀区苏家坨镇地处京四妙峰山庙会古香道东部登山起点,该处地方太平鼓历史久远,相传是清代由富女传出来的。太平鼓当初在宫廷里是给皇帝,王公大臣表演观看的,具有官延觯蹈的味,传出后在海淀区山后苏家坨地区,十分流行。
苏家坨村太平鼓表演套路丰富,鼓点明快,队形变化多样,女性动作小巧而妩媒,男性动作刚劲有力。
丰台区怪村太平鼓
丰台区怪村,旧称怪它村,清代民国时期隶属宛平县。相传怪村太平鼓是宫女传出来的,最初是为皇官和大臣表演的。水平很高,一经传出便在京郊盛行起来。
怪村太平鼓舞姿轻巧含蓄,节奏明快,具有较高的技巧和艺术价值,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村民决心把太平鼓传承下去,把太平鼓这一传统艺术保护好。
石景山区古城村太平鼓
石景山区旧时属宛平县,此地的太平鼓有200多年历史,尤以五里坨、模式口、北辛安、古城村、刘娘府、衙门口等村最盛行。新中国成立后,本地区太平鼓曾在天安门广场、吉祥剧院等地参加演出。太平鼓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其次是村民互相学习并表演;再次是因婚嫁从外村带来。
石景山区太平鼓舞蹈,以妇女表演居多,打鼓时按鼓点节奏变化,表现不同舞蹈套路,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郁。太平鼓边打边舞,或间打间唱,鼓和舞有机配合。鼓既是乐器又是道具。人们左手持鼓,右手击鼓,随着鼓点节奏翩翩起舞。小脚妇女打太平鼓最具“扭劲”“颤劲”;男子打得好的,有独特的“扇劲”和“艮劲”石景山区衙门口,五里坨等村的太平鼓。
石景山区衙门口村村落庞大,截至2016年5月,有4000多口人,古来就以脱离农业的市民阶层居多,20世纪50年代中老年妇女打太平鼓是村中一大景致。村里有二三十个家族盛行打太平鼓,小脚老太太舞姿细腻轻盈,中年妇女改造脚的舞蹈动作沉稳干练,年轻女孩子在学校学过体育,打起鼓来动作舒展优美,各具特色,因此说太平鼓是与时俱进的民间艺术。
在石景山区,各村的曲调有所不同,过去人们听唱的内容就知道是哪个村子的太平鼓:刘娘府村唱《四喜歌》;模式口村唱《悲调》;五里坨村唱《百花名》;衙门口村唱《十二月古人名》。
房山区天开村太平鼓
北京市房山区孤山口村、北甘池村、天开村邻近山区,旧时盛行太平鼓。天开村太平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早在清康熙年间就有太平鼓表演,已有300多年历史。
天开村太平鼓表演套路很多,可分为单串花篱笆、双串花篱笆,三环套月、单跳、二龙戏珠、走八字、葫芦颂、凤凰单展翅、双展翅,正卷帘、倒卷帘、六步、八步、二十步、二十四步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从鼓在制作工艺到在舞蹈中发挥的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的多成分作用,太平鼓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作为典型的北京地区传统民间舞,对太平鼓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北京地区民间舞蹈的弘扬。发掘、抢救和保护太平鼓,对丰富和完善北京民间文化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传承现状
怪村太平鼓是中国北方传统鼓文化的当代遗存,可以为北京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怪村太平鼓后继乏人,急需抢救保护。怪村村民正致力于培养太平鼓表演的后备力量,挖掘整理即将失传的珍贵资料,绘制动作图谱,将太平鼓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完整传承下去。
传承人物
高洪伟,男,汉族,1969年生,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村人。2008年2月,高洪伟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门头沟区申报。
保护措施
1983年秋季,在戒台寺、潭柘李录制门头沟太平鼓艺术资料片,组织者为北京群众艺术馆董敏芝、阮兰玉等,表演者为门头沟著名太平鼓艺人鲁香林、高殿启、李全友、张玉成、闫老太大,张玉茹及文化馆焦志刚。当时包世轩以门头沟区“民间文艺十大集成”顾问身份应邀参与,并拍摄了一批太平鼓艺人及表演场面的彩色照片,具体记录了这段史事。[1]
1984年3月,门头沟区文化馆举办了一期太平鼓培训班,地点在文化馆院内。教练由太平鼓艺人高殿启、鲁香林及文化馆舞蹈干部焦志刚担任,由音乐干部董秀森、刘长泰负责鼓点节奏的控制。学习者有男女青年20多人,多人后来成长为传承门头沟区太平鼓的骨干。[1]
2008年6月14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公布,京西太平鼓项目中增加了石景山区太平鼓和丰台区怪村太平鼓。[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馆获得“京西太平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门头沟区太平鼓队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的欢庆表演。[1]
1952年,圈门里西店村太平鼓艺人樊宝善举办两期太平鼓学习班。京西矿区政府小煤窑工会把太平鼓改称“和平鼓”,为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成立大会的代表进行民间文艺表演。这次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官的演出,使太平鼓第一次走进北京城市的文艺舞台。从此,京西太平鼓民间艺术被各界所认可。
1982年至1984年,门头沟元宵节灯会连续举办三年,当时在北京是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在门头沟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出现了全面复兴的大好局面。
1988年4月,门头沟区举办第一届国际风筝会,民间花会与太平鼓参与风筝会开场的民间艺术表演。此后连续举办多届,其中1995年第八届风筝节与第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合办,门头沟区各种民间艺术都得到复兴与发展。
1990年9月,门头沟组织800人的太平鼓表演队,代表北京市参加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
荣誉表彰
1956年,北京市某文艺团体参加当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经重新改编的京西太平鼓,荣获银质奖章,第一次把京西太平鼓搬上了世界文艺演出舞台。
1984年春节,带办北京第一届龙潭湖民间花会大赛,在九龙玉器厂的支持下,高殿启等八人参赛,获得优秀表演奖。
1988年春节,三家店村高殿启带领三家店村太平鼓队参加第四届龙潭湖民间花会大赛,获得一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