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賓館
京西賓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1號,隸屬於中央軍事委員會機關事務管理總局,是一座高規格政府官員專用賓館和內部會議場所。這裡在大會期間是軍委代表駐地,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皆多次在該賓館出席有關會議。京西賓館同時也是各省、市高層領導到北京的指定駐地。自1964年9月14日開業至2004年的40年間,共計接待了包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內的29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44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被稱為「最安全的賓館」[1]和中國「會場之冠」
目錄
歷史
京西賓館地處復興路南側,羊坊店路與羊坊店西路,與復興路北側的中國中央電視台彩色電視中心隔復興路相對。京西賓館於1959年開始興建,196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因其地理位置,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將其定名為「京西賓館」。京西賓館屬於軍隊編制,屬於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管理單位原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局京西賓館管理處」,2004年9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京西賓館管理局」。由於該賓館本來便是為會議接待而設計,故賓館內的會議室非常多。京西賓館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不對外營業的大型內部賓館。
1964年京西賓館建成時[2],其建築設備在北京市僅次於北京飯店、民族飯店、前門飯店和華僑大廈。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期間,京西賓館接待了阿爾及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巴基斯坦、緬甸等6個國家的黨政代表團以及來自其他34個國家的61個專業代表團。京西賓館還接待了1964年10月20日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東北代表團、中南代表團、解放軍代表團及大會的260餘名工作人員。此後40多年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幾乎所有代表團都曾入住京西賓館,包括台灣代表團在內。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四大」一度向軍隊蔓延,1967年1月19日中國黨內軍隊高層在京西賓館召開軍委擴大的碰頭會,反對在軍隊搞「四大」,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等軍隊高級領導幹部同中央文革小組的江青、陳伯達等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並且拍了桌子,這就是著名的「大鬧京西賓館事件」。
1967年1月26日,中央軍委對京西賓館文化大革命做了專門決定。決定說:「京西賓館同中南海、人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一樣,屬於保護單位。京西賓館的文化大革命,要按照軍以下部隊的辦法搞正面教育,不搞四大,不搞戰鬥組織,不搞串連,軍隊和地方戰鬥組織不許衝擊。」文化大革命初期,京西賓館成為一大批老幹部躲避衝擊的藏身之處。
有說法稱,1971年,林彪試圖逃出中國前數小時與吳法憲、邱會作在京西賓館裡進行密謀。這個說法被吳法憲否認,吳法憲回憶錄記述最後一次見林彪是1971年初周恩來帶他們去北戴河向林匯報批陳整風,離九一三事件還有半年多。1980年公審時,公訴方也沒有舉證京西賓館密謀一事。
有說法指1976年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人在此決定對「四人幫」及其領導者江青進行打擊。此說法並不完全成立,公開的關於逮捕四人幫的官方黨史上並無記載此事。
1978年,鄧小平和其他幾位革命元老擊敗了毛澤東選定的接班人華國鋒,使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不到三周後,中央委員會在京西賓館召開十三屆四中全會,稱中央已經取得了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決定性勝利,並確立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2016年該賓館的上級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被撤銷。該賓館轉隸中央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
視頻
京西賓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神秘的京西賓館,搜狐,2012-10-18
- ↑ 京西賓館:北京的一個政治地標(組圖),搜狐,201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