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韻大鼓
京韻大鼓,中國曲藝曲種之一。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形成於京津兩地。河北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稱京韻大鼓,屬於鼓詞類曲藝音樂。
京韻大鼓 | |
---|---|
中國曲藝曲種之一 |
京韻大鼓主要流行於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華北及東北地區,是中國北方說唱音樂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曲種,同時在全國的說唱音樂曲種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京韻大鼓傳統曲目有《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趙雲截江》、《草船借箭》、《鬧江州》、《大西廂》、《祭晴雯》、《黛玉悲秋》等。
有由劉寶全、白雲鵬等人根據子弟書作品整理的《長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罵城》等,還有一些寫景抒情的小段《醜末寅初》、《風雨歸舟》等。
解放後,京韻大鼓在推陳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進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現代生活的優秀曲目有《黃繼光》、《光榮的航行》、《韓英見娘》、《劉胡蘭》和新編歷史題材作品《愚公移山》、《滿江紅》、《臥薪嘗膽》等。[1]
目錄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叫過很多名稱:在北京曾稱"京調大鼓"、"小口大鼓"、"音韻大鼓"、"文明大鼓"、"平韻大鼓",在天津曾稱"衛調"、"衛調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北京成立曲藝公會後,遂正式統一名稱為"京韻大鼓"。
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旗籍出身的藝人金德貴,在長期演唱中將有板沒眼的木板大鼓,發展成一板一眼的板式,稱為雙板,字音也改成接近北京的語音。他曾命名為"京氣大鼓",但沒有流傳開,人們仍然稱他演唱的為怯大鼓。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住在北京石頭胡同的藝人胡金堂(胡十),為提高怯大鼓鼓詞的質量,適應城市聽眾的需要,開始移植子弟書詞《長坂坡》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嗓音脆亮,一氣呵成,被譽為"一條線",聲名漸起,代表曲目有《樊金定罵城》、《高懷德別女》等。
與胡同時享名的還有擅唱《三國》短段故事的霍明亮,他原是做生意的,下海賣藝以後,也移植一些子弟書詞如《單刀會》、《戰長沙》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底氣足,嗓子又沖又亮,最擅長唱武段子。後來,他們去天津行藝,和當地的瞽目藝人宋玉昆(宋五)一起,被譽為胡、宋、霍三家,統稱怯大鼓。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京韻大鼓發展的鼎盛時期,形成了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的三大流派。其中劉寶全的造詣最高,有"鼓王"之稱。以後有女藝人小彩舞(駱玉笙)崛起於鼓壇,她兼容劉、白等人之長,結合自身特點,創出自己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在低音方面吐字真切,聲腔清楚,為一般女藝人所不及。她因此成為曲壇女鼓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表現新生活,塑造新人物,表達新的思想感情,天津的京韻大鼓演員、樂師以及新音樂工作者投入了改革工作,如駱玉笙的《珠峰紅旗》、《光榮的航行》、《和氏璧》,小嵐雲的《逼上梁山》,閻秋霞的《愚公移山》等等,均在保持曲種原有特色及流派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建國後京韻大鼓得到了長足發展並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年輕演員,這些中、青年演員繼承傳統,大膽革新,使京韻大鼓藝術不斷向前發展。
藝術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樂器,伴奏結合唱腔托腔保調嚴謹自如;並將河間方言改為北京的方言,運用北京音系的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說京白、唱京韻,演唱短段曲目;吸取各種戲曲、雜曲的曲調,吸收了京劇的發音吐字與部分唱腔,借鑑京劇的表演程式,運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舉足的刀槍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並採用了大量"子弟書"的曲本。京韻大鼓有以下特點:雅俗共賞的形式,剛柔並濟的風格,說唱結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寫意傳神的表演。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準,一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其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緊慢板。京韻大鼓是唱說相互兼顧,韻白講究語氣韻味。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解放後推出雙唱形式),自擊鼓板;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操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時佐以低胡。
京韻大鼓的唱腔屬於板腔體,可分為慢板、快板、垛板、住板。基本腔調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長腔、悲腔等。平腔適於敘事,高腔表現激昂的情緒,落腔則表現平緩輕鬆的情緒。
京韻大鼓具有半說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所以,唱詞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為上下句的反覆,並且比較講究語氣韻味,與唱腔銜接自然。主要伴奏樂器為大三弦與四胡,有時也有琵琶。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
京韻大鼓的伴奏音樂可分為"過板音樂"和"唱腔伴奏音樂"。
(1)過板音樂:是單純的樂器音樂段落,用在唱段開頭和段落之音的"過板"句與句中音或樂逗之間"小過門"比小過門還小的叫"墊點"。
(2)唱腔伴奏,可隨腔伴奏,又可用"基本伴奏點"。伴奏旋律一是同唱腔旋律的加花伸長,連結樂逗自由,對唱腔陪襯,此外還運用一些烘托氣氛,表現特定情節的伴奏段落,如"擊鼓罵曹"中的"夜深沉"曲牌。
流派名家
京韻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譽為"鼓界大王"的劉寶全,與劉寶全齊名的還有白雲鵬和張小軒(張筱軒),並形成劉派、白派、張派三大流派。劉寶全的學生白鳳鳴,早期師承劉寶全的唱法。其長兄白鳳岩曾任劉寶全的弦師,他根據白鳳鳴嗓音較寬、較低的特點,吸收借鑑了白雲鵬的演唱藝術,與白鳳鳴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共同創造了蒼涼悲壯"凡字腔"見長的"少白派",並對後來天津"駱派"(駱玉笙)的形成產生了影響。[2]
民國初年,專門教唱京韻大鼓的名教師王文瑞等培養了一批女演員,民國三年(1914)後,北京天橋建立有女演員演唱大鼓的書館,又名落子館。民國五年(1916)後發展有環翠軒、藕香榭、振華園等近十家。最著名的演員(當時稱鼓姬)有馮鳳喜、於瑞鳳、良小樓、白銀寶、何金桂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在天橋德意軒、西城桃李園演唱的有李蘭舫、吳大平、汪淑貞等。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北京培養成長的女演員小黑姑娘、小嵐雲、小映霞、閻秋霞等紛紛去天津演出,有的成名後在當地落戶。
在天津以唱大鼓而出名的女藝人,還有更姑娘、富貴卿、汪金蘭、林紅玉、趙寶翠、張金環、桑鴻林、小彩舞等。
傳承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北京建立的中央廣播說唱團、北京曲藝團等專業曲藝表演團體,先後在京韻大鼓推陳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第一個在唱詞、唱腔、表演上進行革新的曲目是孫書筠演唱的《黃繼光》,其中插入的配樂朗誦等獲得了成功,短期內推廣到京津兩地,並灌制唱片向全國發行。緊接着又產生了一批反映現代生活的優秀曲目,有《羅盛教》、《黨的好女兒徐學惠》、《海上漁歌》、《黨的好女兒向秀麗》、《激浪丹心》、《韓英見娘》和新編歷史題材作品《野豬林》、《桃花莊》、《英台哭墳》等。演員孫書筠、良小樓和弦師白鳳岩、韓德福等都參加了整舊創新的藝術實踐。演出形式也由一人擊節打鼓演唱,再次推出了雙唱形式。這一時期除一批老演員如良小樓、孫書筠、馬書麟、新嵐雲登台演出之外,還培養了一批中青年演員如馬靜宜、孟昭宜、莫岐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有種玉傑、王玉蘭等接班人。[3]
2008年,京韻大鼓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駱派京韻大鼓的優秀傳人陸倚琴、劉春愛被認定為該遺產的傳承人。
瀕危狀態
京韻大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它的傳承主要是口傳心授,用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京韻大鼓形成發展過程中不少傳統曲目,因傳人稀少,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與保護。 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演出形式的多樣化,京韻大鼓人才的流失與轉行情況十分嚴重,用師傅帶徒弟的古老方法,人才培養緩慢不敷需要也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