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亭前引水名曰墨池

亭前引水名曰墨池》明代大臣、文學家楊慎作品,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學家,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1]

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面極廣。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雲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志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只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亭前引水名曰墨池

目錄

文學特色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干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衝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古風氣較為流行的時候,能別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2] ,深具初唐風範。《於役江鄉歸經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抒發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別出新境。楊慎又廣為采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余學官歸羅江》,全用綿州民歌,後綴四句送行語,構思新穎,別致清新。

視頻

亭前引水名曰墨池 相關視頻

楊慎作了一首詞,開頭第一句至今無法超越!他的故事歷史上鮮有人知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 鐵石朗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