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不知而不慍

人不知而不慍漢語句子,釋義為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

該句出自孔子《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表達的是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需要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這種人生態度,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一種反求諸己、推己及人精神的典型寫照。[1]

[]

目錄

詞語出處

出自《論語·學而篇》

詞語釋義

讀音 r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字義 知:此處為「仕」之意;

慍:惱怒

亦:也

君子:這裡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釋義 沒有人舉薦做官,卻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知的釋義: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看起來三個不相關的話為什麼要聯成一個章節呢?這就需要我們結合語境來分析了。《史記·孔子世家》說過:「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據此,我們就能較好弄清三句話之間的關係了。這一章就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詩、書和制定禮、樂,教育學生的心情的。「學而時習之」是指「修訂詩、、禮、樂」說的。「有朋自遠方來」是指「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說的。先秦時代稱學生為「朋友」,如《孟子》中所說的「朋友」有的就是對學生的稱謂。「人不知而不慍」是指「不仕」說的。《論語》里常說「人知之」、「人不知」,是表示沒有人舉薦做官的意思。比如《先進篇》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意思是:「平常的時候,就說『沒有人舉薦我們做官。』假如有人舉薦你們,你們能拿出什麼本領呢?」由此,通過分析,上面三句話是有聯繫的,此處的「知」是為「不仕」之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