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人参的鉴别方法

人参的鉴别方法

目录

【鉴定中药材名】

人参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阔叶混交林下。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现吉林、辽宁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湖北、安徽、山东等省也有引种。野生者称山参,栽培者称园参。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因该植物根如人形,故名。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药材历史考证】

人参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上党山谷及辽东。”《本草经集注》引《人参赞》云:“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本草图经》曰:“其根形如防风而润实,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未有花茎,至十年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

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并附有“潞州人参”图。李时珍曰:“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今皆属于朝鲜矣。其参犹来中国互市。亦可收子,于十月下种,如种菜法。秋冬采者坚实,春夏采者虚软,非地产有虚实也。辽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

去皮者坚白如粉。……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微带苦,自有余味,俗名金井玉阑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人参相符。人参原产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及黎城县的一部分)、辽东(今东北)和朝鲜等地。由于上党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破坏资源采尽挖绝,而导致该地人参绝迹。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块状;主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地上茎单生,高30~60cm,有纵纹,无毛。叶为掌状复叶,轮生于茎顶,通常一年生者生1片三出复叶,二年生者生1片五出复叶,三年生者生2片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达6片复叶;叶柄长3~8cm,无托叶;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薄膜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8~12cm,宽3~5cm,顶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而下延,边缘有锯齿,齿上有刺尖。上面散生长约1mm的刚毛,下面无毛,侧脉5~6对。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1.5cm,有花5~50朵;总花梗长15~35cm;花梗长8~15mm;萼有5齿;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雄蕊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果实扁球形,鲜红色,长4~5mm。种子肾形,乳白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鉴定】

1.生晒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3~15m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芋)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2.红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0cm,直径1~2cm,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有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2~条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带弯曲的须根或仅具须根残迹,根茎(芦头)长1~2cm,上有数个凹窝状茎痕(芦碗)。有的带有1~2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艼)。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

3.生晒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支根多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上部具密集的茎痕,不定根(艼)较粗,形似枣核。[1]

【药材显微鉴定】

生晒参与生晒山参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生晒参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μm。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多角形,直径4~2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红参粉末与生晒参不同之处在于淀粉粒糊化,轮廓模糊。

【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振摇5分钟,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显紫色。

【采集加工】

1.园参栽种5~6年后,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分别加工成不同规格的商品。主要有:①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支根,晒干。如不除去支根晒干,则称为全须生晒参。②红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根茎部的不定根及支根;或仅除去细支根及须根,蒸3小时左右,取出晒干或烘干。剪下的支根及须根,用此法加工者,则称红直须。③白参(糖参):取洗净的鲜参,置沸水中浸烫3~7分钟,取出,用针将参体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液中2~3次,每次10~12小时,取出干燥。

2.山参7月下旬至9月间果熟变红时易于发现,采挖。挖取时不使其支根及须根受伤,保持完整,洗净,晒干,称为生晒山参。

【性能功用】

甘、微苦,平(生晒参或生晒山参)或温(红参)。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红参兼可益气摄血,用于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内服:3~9g,水煎服;1~2g,研末吞服。如用于抢救虚脱者,可用15~30g,煎取浓汁分数次灌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不宜用。服用本品不宜饮茶或食萝卜。

【附注】

置阴凉干燥处贮藏,密闭保存,防蛀。[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