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仁义

来自 网络网 的图片

仁义汉语词汇。拼音:rén yì 释义:仁爱正义

是儒家的重要伦理 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仁义[1]

拼音 rén yì

释义

1、宽厚 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性情 温顺通达 事理

出处

《礼记·曲礼上》

引证解释

1. 亦作"仁谊 。仁爱和正义。

《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孔颖达 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史记·秦始皇本纪》:圣智仁义,显白道理。

《汉书·食货志上》:"陵夷至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

唐 韩愈《寄三学士》诗: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且王师以仁义为本,岂宜以多杀敛怨耶?"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方旦(朱方旦)书示云,正心诚意,道德仁义,方可看长安春色。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2. 方言。性情善良。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仁义。"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倘若有人肯将我收留,让我改邪归正,咱从此以后,准要做个仁义之人。

其它含义

儒家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战国时的孟轲曾着重提出,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原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资治通鉴》

孟轲拜孔伋为师, 曾经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 孔伋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轲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 只谈仁义就够了, 何必要说利益? 孔伋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 上不仁, 则下无法安分; 上不义, 则下也尔虞我诈, 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 所以《易经》中说:'利, 就是义的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心, 以弘扬道德。'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司马光曰: 孔伋, 孟子的话, 都是一个道理。 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 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 闭口不谈利, 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

道家《道德经》

仁义的解释与定位,最早应属老子。《道德经》:上德无为(读卫),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又以为也。

道、德、仁、义、礼。

仁者非慈。道为原始,德配太初,仁括阴阳。而至于慈,多为(读卫),多顾,多柔,多偏。是以自古先贤乃有"仁者无敌",仁义之师,慈不掌兵之论。

仁,道德之下,亲近、亲和。人伦孝悌,自然无为(读卫)。正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仁义非慈,非虚,非名;无为而无畏。

真正仁义不仅包括"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类大仁大义。也包括亲善、亲和,孝悌。等等这类的,融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人情、礼节。

我们是华夏后裔,那什么叫华夏--华服衮冕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亲善、亲和,孝悌,和德。皆道,皆理,皆礼

围三缺一是仁;穷寇莫追是仁;有理让三分,凡事留一线,共和、共赢,一样是仁。

人敬还情,礼敬还礼;惩恶扬善,扶弱祛恶是义;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盗亦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