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果乡
仁果乡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地处甘孜县城西部,东连生康乡,南与来马镇交界,西接卡攻乡,北与贡隆乡隔江相望。海拔3420米,东距县城22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406千米,省会成都764千米。区域面积4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566人。
民国,属霍尔林冲土司。1960年,划归绒坝岔联合公社,改仁果分社。1962年,析置仁果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截至2020年,仁果乡下辖7个行政村。
2011年末,仁果乡有商业网点5个。[1]
目录
历史沿革
民国,属霍尔林冲土司。
1956年,设仁果、麻美2乡,属白日区。
1959年,麻美乡并入仁果乡,划归绒坝岔区。
1960年,划归绒坝岔联合公社,改仁果分社。
1962年,析置仁果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仁果乡辖仁果上、仁果下、桑都、列西、洛拉、拉尼、吾中、俄多8个村民委员会。[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仁果乡地处甘孜县城西部,东连生康乡,南与来马镇交界,西接卡攻乡,北与贡隆乡隔江相望。海拔3420米,东距县城22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406千米,省会成都764千米。 区域面积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仁果乡地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山原的过渡地带。
气候
仁果乡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特点明显。
水文
仁果乡境内河流属雅砻江水系,有雅砻江1条主河。雅砻江从扎科乡斜贯流入仁果乡,境内流长8千米,由北向东南经仁果乡后流入生康乡。天然落差70米。
自然灾害
仁果乡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冰雹、洪涝、泥石流等。
人口
2011年末,仁果乡辖区总人口1810人。总人口中,男性975人,占53.9%;女性835人,占46.1%;14岁以下220人,占12.2%;15~64岁1232人,占68.1%;65岁以上358人,占19.8%;人口均为藏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86‰,人口死亡率3.55‰,人口自然增长率5.31‰。
2017年,仁果乡常住人口1640人。
截至2019年末,仁果乡户籍人口1566人。[3]
经济
农业
仁果乡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2011年,年末存栏牛626头,马2776匹,羊156只。
商业
2011年末,仁果乡有商业网点5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仁果乡有乡中心学校1所,在校生98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仁果乡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6人。
社会保障
2011年,仁果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82人,支出50.2万元。
交通
截至2011年,仁果乡境内有317国道贯穿境内,境内长8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仁果乡因乡政府原驻仁果自然村而得名。"仁果"为藏语,意为山顶上。
文物古迹
仁果乡吉里龙石棺墓群,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城南约20公里雅砻江南岸山麓第二台阶地。墓群在一块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米的凹地西侧密集排列。墓间距约0.5~2米,呈东西排列。
1983年试掘6座墓葬,清理了2座残墓。墓葬为石棺,土坑用卵石镶砌,葬式均力仰身直肢,个别殉葬物有马、牛、羊等。出土器物有陶器、骨器、铜器、铁器和一些装饰晶,其中陶器有单耳罐7件,双耳罐6件,陶簋3件。除1件为夹砂黑陶外,其余均为泥制黑陶。鼓腹、平底,手工制作,表面打磨光滑,纹饰有凹弦纹、戳印纹、麻点纹、斜划平行线纹、锯齿纹、圆窝纹。一双耳罐还镶嵌有圆形铜泡和铜片。铜器、铁器中有铜刀2件、铜泡2件,铜柄铁刀1件、铁环l件。骨器有骨针4根、骨锥4件、骨帽管1根、笄5件。装饰品有骨珠22颗、绿松耳石珠19颗、玛瑙珠20颗、野猪牙4颗。这些随葬品与茂汶营盘山石棺葬早、中期的特征较为相似。其时代上限应和茂汶营盘山石棺葬早期相当或略晚,下限则相当茂汶营盘山石棺墓葬中期或略晚,即战国至秦,最晚不过汉初。
截止至2020年,仁果乡下辖7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原林冲土司林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