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仙橋鎮街道位於揭陽市區南部,背倚紫峰山,前環榕江水,區位優越,交通阡陌,人文蔚茂。全鎮現有區域面積45.77平方公里,總人口9.9145萬人,轄1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是廣東省中心辦事處和揭陽市科技實力強辦事處。[1]

目錄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特別是建市設區以來,仙橋辦事處委、辦事處政府立足現狀,順應天時,依託地利,注重人和,奮力拚搏,大打基礎設施和經濟建設總體仗,實現了階段性、突破性大跨越,使全辦事處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總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8年,全辦事處實現工業總產值24億元,湧現了榕泰、利陽、宏光等一大批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骨幹企業,使仙橋成為揭陽市工業明星辦事處。

投資環境

為推動工業立辦事處進程,仙橋辦事處先後創辦了金三角、紫東、紫暉等工業園區以及望兜村、籃兜、頂六、西岐等工業小區,營造了工業發展大環境。紫東工業園已初具規模,並有利陽、榕泰等大企業植根,且尚有可開發工業用地200畝;紫暉工業園作為區級園區,可供開發工業用地1610畝。投資優惠政策方面:仙橋辦事處除享受揭陽市投資各項優惠政策外,也享受了《仙橋南區優惠政策》。同時,還制訂出台了《關於加快仙橋工業發展若干優惠政策》、《仙橋辦事處招商引進獎勵辦法》以及《加快工業園區和專業市場規範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國內外客商在仙橋投資置業。此外,仙橋辦事處、辦事處政府竭誠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以期優化投資環境,確保提高投資效益。

教育概況

目前有古溪初級中學,紫賢初級中學、仙橋高級中學、籃兜小學、美宜小學、永東小學、槎橋小學、西歧小學,揭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十來所學校,教育資源相比其他地區非常有限,尤其身處潮汕工業區,教育觀念比較落後。

精神文明建設

仙橋古鎮,文化底蘊深厚,悠久的歷史遺留給仙橋豐厚的文化遺產,名勝古蹟星羅棋布,歷史文化名人輩出。紫陌山、桂竹園岩、大湖岩、華陽觀等10多處自然景觀;古溪祠堂、槎橋楊氏宗祠、鄭氏家廟、丁日昌墓、楊繪墓、黃煥國墓等10多處人文景觀,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修繕和開發,印證着仙橋文明前進的步伐。仙橋深厚的文化底蘊養育了眾多的歷史文化名人,如御史中丞楊繪、御史鄭一初、翰林鄭一統、楊宗端、楊鍾岳等。都彪炳史冊、光照千秋,給仙橋帶來了無比的榮耀。

為弘揚文化精髓,傳承先賢美德,近年來,仙橋黨政致力於文化建設,把人文薈萃,歷久彌新的文物資源很好地整合,並注入新文化內涵,加大投入,促進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

各社區還紛紛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境內共有省農家書屋6家、鄉村文化活動室12個,很好地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仙橋文化站被評為"廣東省特級文化站",並於2008年啟動《仙橋志》修編工作,為存史資政、教化育人積累寶貴的仙橋地情資源,從而為振興仙橋,再造輝煌獻計獻策、盡責盡力。目前,《仙橋志》的修編工作已全面完成並投入印刷,全書共計60萬字左右。[2]

民俗風情

麒麟到此

潮汕有個風俗,男婚女嫁之日,男方出入的門頂都要貼上一條寫着『麒麟到此』的紅紙條。這風俗是怎樣演變下來的呢?

傳說,唐朝時候,羅成之子羅通出征北番,與竇儂公主交戰,戰陣上公主一見鍾情,但羅通因竇儂公主打死了弟弟羅仁,怨恨未消。而竇儂公主一片痴情,設法求程咬金撮合,程咬金為使兩國和好,平息干戈,大力說合,可是,羅通卻苦苦不從。後來唐王李世民出面主婚,羅通只好勉強答應。洞房之夜,卻把竇儂公主羞辱得自刎身亡,唐王大怒之下下旨不准羅通再娶,隨將竇儂公主葬於麒麟山下。

及後,程咬金不忍坐視羅家絕後,便向唐太宗求情,將史大奈的傻女配給他,為羅通生兒育女,繼承香丁。唐太宗念着羅家大功,也就答應了。

迎娶那天,當花轎經過麒麟山下竇儂公主的墳前時,竇儂公主人雖已死,但她的陰魂對羅通仍一片痴情。在閻羅王的幫助下,讓竇儂公主的陰魂藏進史女身上並使其擁有竇儂生前之容貌與聰慧。

花轎抬進羅府時,羅家正在為娶一個痴女而後悔,不想迎出轎來的竟是像竇儂公主模樣的新娘。羅家的人見了人人歡喜,程咬金見了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後來,人們為了求得媳婦變成一個像竇儂公主一樣美麗的新娘,便都寫上『麒麟到此』的紅條貼於門頂和轎前。

元宵插榕

在潮州的一些地區,特別是饒平縣的農村,每年的元宵節,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要插上榕樹葉、竹筅、"毛車"、"杜必"之類的植物,以保平安。

相傳唐朝時候義軍首領黃巢異常勇猛,刀劍一出鞘,劍影所及便頭斷人倒,人們聞之驚恐萬分。一次,聽說黃巢來了,村民紛紛出走。一個婦人背着一個孤兒,兩手攜着兩個小兒子,跟着大家一起逃命。路上,迎面正遇上一位彪悍大漢,原來這位大漢就是黃巢的部下。他細觀那婦人,知道是個善良之人。便對她說:"黃巢是個好人。帶孩子們回去到了元宵節,取上榕樹葉插於門楣上,自然會保平安的。"婦人回家後便照着辦了。果然那年平安無事,以後這事便傳開去了。

此後,每年的元宵佳節,婦人們和孩子們都很早地采來了榕葉、竹筅、"毛車"、"杜必"之類的植物插於門楣兩邊,說是"插榕健過龍"、"插竹筅養肥雞"、"插'毛車'飼大豬"、"插'杜必'穀倉相疊"。有些婦女還特意把兩片榕葉插在頭上,孩子們則取一片夾在耳朵邊。所有這些均表示人們嚮往吉祥之意。

其他風俗

氤氳茶香嘆功夫 、行彩橋、人日節 七樣羹 、講古 、送花粉 、潮汕婚俗"六禮"、祭祖、接"番客"、生老習俗、賀榮歸 、送順風 、九月放"風琴" 。[3]

著名景點

桂竹園

位於榕城區仙橋鎮紫峰山南,池揭公路之北,紫峰蒼鬱、綠蔭掩映,清幽別致。拾級半山,東側為"仙湖古寺",西邊有室,一巨石天然成頂,中可容百餘人,即桂竹園岩(傳說迷離的"仙腳跡"便在此)。由此岩北行百餘米,可見丁日昌墓,墓西為水流河水庫,三面屏山,清可鑑人。水庫半山有蓮花亭,沿亭上向天螺峰,即到已三墓地(已三姓陳,名首,號光烈,元代清官,死於任上,後人以其袍靴葬於此地)。距水流河北千米便是龍珠馬寺,寺內之龍泉洞泉水長流不息,曲繞岩前,山後松茂竹修,風傳雅韻,令遊人駐足忘返。

電視塔

揭陽廣播電視發射塔,位於榕城南區仙橋鎮桂林村北面的紫陌山上。造型為"艾菲爾"式鐵塔。塔重270噸,高108米,是粵東廣播電視第一高塔。登上塔頂,市區榕城"水上蓮花"之風貌,盡收眼底。塔四周林木蔥鬱,自然風光美麗如畫,是遊覽觀光,俯瞰榕城的絕佳去處。[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