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洞御所
歷史
京都御苑的仙洞御所
位在京都市京都御苑內京都御所東南,是1627年(寛永4年)由小堀遠州為後水尾上皇造營的仙洞御所,正式名稱是櫻町殿。
最初,在仙洞御所東北的大宮御所是為了後水尾天皇的中宮皇后——東福門院而營建的,後來大宮御所的御常御殿被整合進仙洞御所。大正年間,禦常御殿內部被改裝成了洋式的屋子,提升了實用性,同時外面也具有與仙洞御所整體匹配的樣子。如今整個御所只有大宮御所作為天皇、皇后、皇太子以及皇太子妃回京的行宮。
仙洞御所(指大宮禦的所部分)的地點,是在聚樂第之後作為豐臣家在京都的府邸。當時還被稱為太閣御所・太閣上京禦屋敷。豐臣秀吉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慶長4年9月,在大坂的秀吉正室・北政所夫人(高台院)搬入居住。寬永元年,北政所夫人死後,又由其甥木下利房居住。
寬永4年木下利房向後水尾天皇示意出讓,於是天皇授意幕府將這裡作為仙洞御所與大宮御所的建設用地。德川和子(東福門院)生下的皇子夭折後,木下又撤回了出讓的意向,因此建設工事進展緩慢。寬永6年11月,天皇突然決定讓位,於是建築工事再開。
寬永7年12月,上皇遷入新建的仙洞御所。其中許多的建築物都是寬永年間天皇在二條城中行幸時使用的建築物的再利用。阿古瀨淵也是豐臣家邸宅的庭院中遺留的景觀。
仙洞御所的建築群在1854年(安政元年)的火災後未曾再建,現在僅存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