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寺鎮
代寺鎮地處富順縣東大門,北緯29°09′-29°16′,東經105°06′-105°11′之間,距縣城13公里。面積72.3平方千米,轄農業行政村18個,社區居委會一個,居民小組21個,村民小組277個,總人口40924人(2017)。該鎮土地富饒,氣候溫和。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展較快。2008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5.3億元,增長17.5%。2013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10712萬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6.8%,預計2013年全年代寺鎮地區生產總產出428645.26萬元。
東鄰隆昌縣,西靠騎龍鎮、龍萬鄉,南接中石鎮、童寺鎮,北抵隆昌市響石鎮。鎮政府駐地代寺場鎮解放街,距縣城13千米。2015年末,轄區面積7230公頃
2019年10月,代寺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目錄
鄉鎮概況
代寺鎮面積72.3平方千米,有村18個,社區居委會一個,居民小組21個,村民小組277個,人口40924人(2017)。全鎮有16個民族。土地面積38600畝,田30000畝,土8600畝,小一型水庫9座。
代寺鎮主要地形屬中丘,土地富饒,氣候溫和又稱為富順「烏克蘭」。農業經濟是代寺鎮的傳統產業,近年來,利用農業基礎建設項目,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化發展。全鎮建成無公害優質稻——再生稻生產加工基地,除此之外,稻稻魚、筍竹、生豬、肉鴨、蛋鴨、肉鵝、土雞均建立生產基地,外加竹編加工貿易基地。鎮區常住人口已過1.8萬人,建成區面積已超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26%。
富順紡織服裝產業園坐落在代寺鎮,該鎮依託這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紡織服裝設計、生產、加工、批發等服裝加工業。[2]
歷史沿革
代寺鎮始建於1934年,因有廟宇「戴家寺」而得名。代寺鎮原為戴寺鎮,因長期簡寫為「代寺鎮」,約定俗成,1982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地名普查的有關規定,改為「代寺鎮」沿用至今。1950年12月廢除舊建制屬代寺鄉;1951年2月至1955年10月屬十六區(代寺區);1958年10月鎮屬代寺公社;1961年分設代寺鎮屬代寺區;1995年10月合併代寺鄉、石農鄉、福堂鄉,首次擴鎮,仍屬代寺區;2001年4月撤區並鎮,合併李子鋪鄉,再次擴鎮,駐地代家寺社區。1995年被確定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2003年被列為全國首批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2007被縣確定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改革試點鎮。
地理氣候
代寺鎮位於富順縣東部,距縣城13公里。東臨隆昌縣胡家鎮,西靠騎龍鎮,南接中石、童寺鎮,北連隆昌縣響石鎮。雖無舟楫之利,而有車馬之便。省道S305線穿境而過與成渝、內宜高速路相連,是宜賓、樂山到重慶、瀘州的必經之路。省道福代路在此開始與隆納高速路相連。2014年建成通車的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從境內橫穿而過。自古商賈雲集,素有「旱碼頭」之稱。代寺鎮平均海拔在300—347米之間,最高海拔346.3米。主要地形中丘。土地富饒,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又稱為富順「烏克蘭」。[3]
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憑藉區位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加快代寺發展。引進順麒新材料公司,意科碳素公司,西南煙草複合肥廠等工業企業。改制成立巧媳婦米業公司,成立貴鑫米業,四珍珠米業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現有企業28戶,個體工商戶1350戶,經濟勢頭髮展強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具規模,全鎮建成無公害優質稻——再生稻生產加工基地,稻稻魚生產基地,筍竹、生豬、肉鴨、蛋鴨、肉鵝、土雞生產,竹編加工貿易基地。
2008年代寺鎮黨委、政府全面貫徹中央「兩會」精神,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改革試點鎮為突破口,全面規劃,分步實施。村道建設熱火朝天,已硬化23公里。場鎮住宅小區建設穩步發展。路燈安裝照亮圩鎮,城鎮衛生條件大力改善,人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代寺鎮是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全國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2003年,大力實施「追趕型、跨越式」發展戰略,狠抓農業富鎮、工業強鎮、教育興鎮、小城鎮建設擴陣,轄區面積擴展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1萬人,全面實現水、電、氣、路、閉路電視、光纖通訊「六通」和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四化」工程。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2.02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30萬元,財政收入實現14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96元。2003年被評為自貢市「十強」鄉鎮。
2013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10712萬元,比上年增長16.8% 。財政收入比上年增21.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6.7億元,比上年增長9.9 %,工業產銷率98%以上,利潤額增幅達到1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66128億元,比上年增 40%,農業增加值增長4.9%,服務業增加值增幅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9%,限上服務業增幅30%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14.2%,達到20188元。
工業企業初具規模,招商引資工作卓有成效。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流的優質服務,使四維、曄蘭等一批年產值超過千萬元的建材企業落戶代寺鎮;巧媳婦米業、意科碳素公司、複合肥廠等一批涉農、科技型企業產銷兩旺。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積極實施種植業「33133」布局和養殖業「123456」目標工程。同時,抓好勞務輸出及「回引」工程,年輸出人員1.9萬人,年創收入達5000萬元。
富順紡織服裝產業園項目自2010年9月開始建設以來,先後被確定為自貢市重點建設項目、富順縣「一城一樞紐三園三基地」的重要支撐項目、2012年成功申報省級小企業示範基地、第三批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園區總體規劃10平方公里,擬總投資200億元,已做控制性詳細規劃占地7.3平方公里,其中2017年規劃3平方公里,產值100億,是中國西部最大紡織服裝產業園之一。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的發展模式,將產業功能、城鎮功能、宜居宜業功能融為一體,形成「城中園,園中城,產城相融」的發展格局。2014年園區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8億元,占年計劃的100%,園區有入駐企業35家,總投資近2億元,年產值達2.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7家,部分企業產品遠銷美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成自瀘赤高速路代寺段全線貫通後,位於代寺鎮的紡織服裝產業園將輻射川南。
社會事業
鎮黨委、政府重視社會事業發展。場鎮設施投入逐年增加,有線電視入戶率95%;電話入戶率70%。重視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代寺中心衛生院是全縣最大的鎮級衛生院。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連創新高,2007年升入重點高中183人,2008年升入重點高中186人。
教育2015年,鎮境有初級中學1所、九年制學校2所、完全小學3所,村級小學12所,在校初中學生2042人、小學生5323人,在職公辦教職工360人。
醫療衛生有中心衛生院1所,開放病床80張,有衛生技術人員73人、萬元以上設備14台。2015年,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57萬人,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3475人。
社會保障2015年,有農村低保1608人、城鎮低保178人,供養「五保」人員420人。醫療救助生活困難群眾及優撫對象1152人(次),發放受災群眾生活救助金37萬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2.83萬人,發放1.03萬人基本養老金461萬元。
名勝古蹟
代寺因寺廟興市,名寺古蹟頗多,但大多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戴家寺」也早以不知所蹤,僅留下無盡的傳說和川主廟、寶旺寺兩處遺址。川主廟建於清代,舊址位於代寺場鎮十字街口旁,占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原建有正殿和左右兩殿,中間為天井,築有戲台,曾為縣境規模最大的川主廟宇。廟內塑有川主菩薩,高約3米,兩邊為其他神明塑像,雕塑精細、傳神。新中國成立後,廟宇荒廢,現僅存戲樓及左右廂房。
寶旺寺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舊址位於距場鎮東北2千米的鳳凰山上。寺廟占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建有觀音殿、東王殿、魁星殿、戲台等,其殿堂宏偉、塑像別致、生動,香火興旺,在川南享有盛譽。新中國成立後,曾做為小學校舍,後被拆除,現原址建有1小廟,供周圍群眾禮佛朝拜。[4]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代寺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