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hereum)
以太坊(Ethereum) |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開源的有智慧型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2013年,由維塔利克·布特林提出。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創立,原生加密貨幣為以太幣(ETH 或 Ξ)。共計發行7200萬枚以太幣。是以太坊使用最多的區塊鏈。這是第一批將智能合約技術嵌入區塊鏈的加密貨幣之一。
2020年4月,截至占系統中代幣總量的65%。
2021年11月,已有8百萬以太幣加入權益證明的抵押,約佔總發行量的7%。
2021年1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2022年3月,以太幣將進行重大升級,未來耗電量可望驟降99%、發行量也會銳減90%。部份分析師預期,以太幣價格可能會翻倍、飆漲至6,000美元。以太幣升級後,將改採持有量證明(又稱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依照用戶貢獻的以太幣數量來認證交易。抵押越多以太幣的人,越有可能獲選來認證交易,並取得獎勵。改換新制後,外界預測以太幣的能源消耗量將大減99%。對環境衝擊降低,可以吸引更多機構投資人敲進以太幣、並使用以太坊。目前以太幣是規模第二大的虛幣,僅次於比特幣。以太幣升級後,可能會一舉登上虛幣龍頭。[1]
目錄
什麼是以太坊
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計算平台。您可以想成是筆記型電腦或個人電腦,但不會在單一裝置上運行。而是在全球數千部機器上同時運行,意味著並沒有所有者。
以太坊就像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讓您可以轉移數位貨幣。但其實功能不只這些 – 您可以部署專屬程式碼,並與其他用戶建立的應用程式互動。基於如此靈活的特性,每一種複雜的程式皆可在以太坊上推出。
簡而言之,以太坊背後的主要概念就是開發人員可以建立並推出程式碼,並在中心化伺服器以外的分散式網路之間運行。這意味著在理論上,這些應用程式無法關閉或受到審查。[2]
以太坊的三層技術
以太坊包含了不少比特幣技術,同時有大量的修改及創新。 以太坊底層的區塊鏈與比特幣相似,所謂的區塊鏈,可理解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一個全民管理的電子記帳本,用於記錄所有交易資料。
與傳統利用銀行體制不同,在這個去中心化記帳本內,所有訊息都是透明,記錄在世界各地的電腦,而不是存在於單一政府或機構。 因為記錄節點多,而且加上了時間戳,因此沒有人可以篡改或刪除記錄。 因此,去中化、透明、不可篡改就是區塊鏈的特色。 而以太坊的第二層是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智能合約是一些運行在區塊鏈上的代碼,或者是電腦計算邏輯。 可以把智能合約想像成「自動販賣機」,自動販賣機能接受並執行外部指令,顧客選定欲購商品並按下選擇鍵,隨後付款即可。 同樣,智能合約會自動執行合約上的指令。將資產與擬定的合約條款編碼,放入區塊鏈的區塊中,智能合約會在區塊鏈平台中的節點之間,多次複製與傳遞資訊。[3]
四個發展階段
以太坊程式是由一間位在瑞士的公司 Ethereum Switzerland GmbH 開發,之後轉移至一個非營利機構「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在平臺開始發展的最初,有人稱讚以太坊的科技創新,但也有人質疑其安全和可擴展性。[4]
邊境(2015年)
以太坊的公共區塊鏈在2015年7月30日啟動,最初的版本稱為「邊境」,用的是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的演算法,但未來預期會轉換成權益證明(proof-of-stake)。啟用後不久進行了第一次分叉,調整未來挖礦的難度,確保未來的使用者會有轉換至權益證明的動機。
發行初期,技術未成熟,處於試驗階段,僅供開發者開發程式使用,並允許開發者參與挖礦)
家園(2016年)
2016年春季進行了第二次分叉,釋出了第一個穩定版本,稱作「家園」(Homestead)。
2016年六月,以太坊上的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The DAO 被駭,造成市值五千萬美元的以太幣被移動到只有該駭客可以控制的「分身DAO」。因為程式不允許駭客立即提取這些以太幣,以太坊使用者有時間討論如何處理此事,考慮的方案包括取回以太幣和關閉DAO,而DAO去中心化的本質也表示沒有中央權力可以立即反應,而需要使用者的共識。最後在2016年7月20日,以太坊進行硬分叉,作出一個向後不相容的改變,讓所有的以太幣(包括被移動的)回歸原處,而不接受此改變的區塊鏈則成為以太坊經典。這是第一次有主流區塊鏈為了補償投資人,而透過分叉來更動交易記錄。
在分叉以前就持有以太幣的人會同時持有以太幣和以太幣經典(Classic Ether, ETC),存在交易所或線上錢包中的以太幣也不例外。這些線上服務大多選擇只支援其中一種以太幣,並讓使用者領回另一種以太幣。在這次分叉之後,造成了在兩個區塊鏈之間進行重放攻擊的可能,加上其他網路攻擊,讓以太坊和以太坊經典又各自進行了數次分叉來避免攻擊。其中2016年11月底的分叉因為溝通疏失,短暫造成以太坊的兩個主要使用者端程式 Parity 和 Geth 失去共識而產生意外的分叉,但問題在數小時內即被找出並修正。
大都會(2017年 - 2019年)
a.Byzantium:2017.10允許Revert、兼容ZK-Snarks演算法、延後難度炸彈一年(出塊獎勵從5ETH降為3ETH)
b.Constantinople:2019.1.14提供更有效的訊息處理方案、優化大規模代碼的執行、V神親自操刀的擴容解決方案、延後難度炸彈一年(出塊獎勵從3ETH降為2ETH)、手續費降低、引入PoW+PoS。
這些升級主要改善智慧型合約的編寫、提高安全性、加入難度炸彈以及一些核心架構的修改,以協助未來從工作量證明轉至權益證明。安全性升級包括讓以太坊可以使用零知識證明的zk-SNARKs和zk-STARKs,也能和Zcash鏈互通。
2017年,以太坊和比特幣首次進行了原子交換(atomic swap),用智慧型合約讓不同鏈上的加密貨幣互相交易。ERC-20也在2017年成為標準,成千上萬個專案透過以此進行集資,稱作「首次代幣發行」
2019年DeFi和MakerDAO等金融商品成為以太鏈上最大的產業。三星手機、Opera瀏覽器以及微軟都開發了以太坊的相關程式。
在以太幣的價格方面,2017年從年初的10美金開始暴漲,至2018年初漲到1400美元。然而在2018年,人們對區塊鏈的熱潮慢慢退卻,至年底價格又跌至85美元。
寧靜(2020年 - )
「寧靜」又稱為「以太坊2.0」,是計畫的最終階段,將轉至權益證明,並開發第二層擴容方案。目前預計分成三階段升級:柏林、倫敦、以及雙鏈合併。
完全的PoS共識機制名為Casper、採用Sharding與Side chain作為擴容解決方案、採用Starks機制增加隱匿性、商業應用的最終版本以太坊。
將以太坊的運作機制進行升級,從原先的工作量證明(PoW)轉向到權益證明(PoS),又名ETH2.0 或 Serenity。
這個升級動作稱為以太坊合併 (英文:The Merge),主要目的是在提高以太坊網絡的速度、效率,並解決原本以太坊可擴充性限制,讓它能夠處理更多的交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