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以死谏言维护制度(王文元)

以死谏言维护制度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以死谏言维护制度》中国当代作家王文元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以死谏言维护制度

同治死后,大赦天下,吴可读得以重回京师,被授官为吏部稽勋司主事。不久因为立嗣的事情同慈禧发生严重冲突。1875年1月初,同治皇帝病死。由于同治帝没有子嗣,皇位继承便成了问题。按照清代的祖宗家法,皇帝死后无子,应从皇族近支中选出一男性晚辈继承帝位。同治皇帝载淳是“载”字辈,其下是“溥”字辈,按祖制,应从“溥”字辈中选一人继承帝位。但立“溥”字辈的人继承帝位,慈禧将因其孙辈为帝而被晋尊为太皇太后,位虽尊却不能再垂帘听政,所以慈禧不惜违反众意,破坏祖制,置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一再强调不能更改的“家法”于不顾,坚持一定仍要从“载”字辈中选择嗣帝。最终慈禧太后把她妹妹的孩子、醇亲王之子载(即后来的光绪皇帝)接进宫来,这样她就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吴可读认为,光绪之立,又悖祖规,将来在皇权的继承上可能出问题,决定以死谏铮。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是同治皇帝、孝哲皇后的大葬日。吴可读在此日以死劝谏,使“大统有归”。吴可读死前,怕祸及家人,给儿子的遗书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后把身上仅存的40多两银子存放枕下,怀揣遗折,在蓟州(今河北省蓟县)马申桥附近一座叫三义庙的废寺中上吊而死。    “欲识孤臣恋恩所,惠陵风雨蓟门东”。他是一心求死,自尽前恐庙宇经久失修,梁木衰朽,求死不成,又饮一碗毒药,才用白缯悬梁。    吴可读“死谏”,给腐败黑暗的清政府很大的刺激,所有的人都赞叹不已。有人作挽联一幅:“天意悯孤,三月长安忽飞雪;心完夙愿,五更萧寺尚吟诗。”兰州也曾立祠堂纪念其行,兰州金塔巷存有“吴柳堂先生故宅”。    今天看来,吴可读依然忠心可嘉。他维护的皇位承继程序、制度是当时社会的核心制度。但这时中国的问题不是皇帝的子嗣问题,而是体制、思想问题,尽管吴可读本身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维护制度,但可惜的是他在维护一个已经腐朽的制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朽制度,换了谁当皇帝其结果都一样,中国依旧面临落后挨打的局面。

[1]

作者简介

王文元,散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