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麥凱倫
伊恩·麥凱倫爵士,CH,CBE(Sir Ian McKellen,1939年5月25日-)是一位英國男演員,被譽為是英國最傑出的演員之一。
伊恩·麥凱倫 | |
---|---|
演員 | |
籍貫 | 紐約伊薩卡 |
出生 |
美國 | 1952年10月18日
職業 | 演員 |
語言 | 英語(美式) |
代表作品 | 《X戰警》,《指環王》,《霍比特人》 |
活躍年代 | 1961至今 |
伊恩·麥凱倫的戲路甚廣,包括在舞台上演出嚴肅的莎士比亞劇作、現代戲劇、到通俗的動作片電影,都有相當的表現。他在舞台劇和電影演出中多次獲獎,1998年以《眾神與魔鬼》(Gods and Monsters)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在舞台劇和電影中則同樣扮演理查三世一角並獲獎。近年,他參與了多部好萊塢高知名度的電影演出,著名角色包括於《指環王:護戒使者》中飾演甘道夫(Gandalf)、在《X戰警》中的萬磁王(Magneto)及在《[[達芬奇密碼[[》中飾演李伊爵士(Sir Leigh)。
伊恩·麥凱倫是公開的同性戀者,他也因為爭取同性戀的權益而知名,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同性戀組織「石牆」的發言人,並一直在為同性戀平等作努力。[1]。 1979年,他以傑出的戲劇貢獻榮獲英國CBE勛銜,1991年獲冊封下級勛位爵士。。
目錄
明星簡介
1961年,伊恩·麥克萊恩離開劍橋後,便投身演藝職業。1968年,他出演了他的銀幕處女作《諾言》。1971年,伊恩·麥克萊恩被選為英國演員公會委員。1973年,伊恩·麥克萊恩在愛丁堡戲劇節上因主演莎士比亞的《李爾王》而獲得傑出表演獎。1974年,他獲得了勞倫斯·奧立佛最佳演員獎。1981年,伊恩·麥克萊恩憑藉在《莫扎特》中的表演獲得了托尼獎。1991年,英國女王冊封他為爵士。
2000年,他在《X戰警》中飾演「萬磁王」。2001年,他開始在《指環王》三部曲中飾演巫師甘道夫,並獲得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12年他在彼得·傑克遜的《霍比特人》和2013年《霍比特人2》中繼續出演灰袍巫師甘道夫一角。2014年5月23日,他出演的《X戰警前傳2》上映。
早年經歷
1939年5月25日,伊恩出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小鎮伯恩利,伊恩對戲劇的喜愛得益於父母的鼓勵與支持。其父為土木工程師。父母對藝術的愛好使家庭經常縈繞在肖邦、李斯特和柴科夫斯基的美妙樂聲中。不久他的父親丹尼斯和母親馬格莉就帶着他和妹妹瓊一起移居到一個採煤小鎮威根。就是在這個小鎮上,年輕的伊恩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父母的鼓勵下,他就對表演和戲劇着了迷。父母經常帶他去看演出,特別是莎士比亞的舞台劇。當他到了上學的年齡,他想盡辦法去參加演出。學校里的業餘愛好者演出,更燃起了他對戲劇的熱情。母親的去世也促使麥凱倫在表演中喧泄自我。特別是他在博洛頓學校這段時間,充分鍛煉了他的演技。事實上,他第一次參加莎士比亞劇的演出就是在這個學校。當時13歲的他在莎士比亞劇《第十二夜》中飾演馬爾瓦里奧的角色。隨後,他開始參加莎士比亞故鄉的電影節夏令營,在那裡他整夜整夜地看奧列佛、希勒、吉爾古德、理查德遜和羅伯森等人的精彩表演。中學畢業以後,伊恩·麥克萊恩進入劍橋大學的聖-凱瑟琳學院學習英語語言文學。此時莎士比亞戲劇繼續在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年以後,他因忙於演出無暇顧及學業,而被勒令輟學。
演藝經歷
1961年,伊恩·麥克萊恩離開劍橋後,便投身演藝職業,開始了他的舞台表演生涯。一開始,他在考文垂的貝爾格雷夫戲劇院從事職業演員生涯。在哪裡他參加了《公正的人》的演出。三年後他搬到了倫敦,並繼續在舞台上發展。期間,他參加了許多場次戲劇表演,也因一些演出而獲獎。
1968年,他拍攝了他的銀幕處女作《諾言》,在片中飾演一個小角色。
1971年,伊恩·麥克萊恩被選為英國演員公會委員。
1972年,伊恩·麥克萊恩還與人一起創建了演員劇團,成員自主決定飾演角色,收入平分。
1973年,伊恩·麥克萊恩在愛丁堡戲劇節上因主演莎士比亞的《李爾王》而獲得傑出表演獎。
1974年,應導師的邀請,他加入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出演了《浮士德博士》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劇。在此期間,他獲得了英國戲劇界多項嘉獎,其中包括勞倫斯·奧立佛最佳演員獎。
1979年,伊恩·麥克萊恩獲得了英帝國統帥獎。除了繁忙的演出外,他還是許多劇團和藝術組織的成員,並長期擔任牛津大學當代戲劇學教授。
1981年,伊恩·麥克萊恩來到紐約百老匯,在彼得-謝費的舞台劇《莫扎特》中主演平庸無才而又妒賢嫉能的薩里利,並獲得了托尼獎。之後,他開始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電影表演上來,在《牧師的愛》一片中飾演D.H.勞倫斯。
1983年,他出演了邁克爾·曼執導的恐怖驚悚片《戰士魔鬼堡》,飾演猶太歷史學博士西奧多·卡扎。
1989年,在邁克爾·卡頓·瓊斯執導的《醜聞女神》中,飾演風流事不斷的內閣部長約翰·普羅夫莫。
1991年,為了表彰伊恩·麥克萊恩對英國戲劇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王冊封他為爵士。當年他還參加了《小情歌》和澳大利亞導演弗雷德·謝皮西執導的喜劇片《六度分離》的拍攝。
1995年,他參加了《凍土》和《戀戀情緣》的演出。不久他又在理查德·隆克萊因執導的戰爭片《理查德三世》中,既作為演員上陣,又擔任了編劇和製片。並因此獲得1996年第9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這一年,他還因在電視片《拉斯布汀》中的表演而再次獲得了艾美獎提名。
1998年,他主演了恐怖片《諸神與野獸》,在片中飾演英國同性戀導演詹姆斯·威爾。他因在影片中的表演獲得當年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24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演員獎、美國家影評協會最佳男主角獎,並獲1999年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接着,他又參加了布賴恩·辛格的驚悚片《納粹追兇》的拍攝,在劇中飾演納粹戰犯庫爾特,定期向一個好學生講述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的邪惡恐怖故事。第二年,他與丹尼爾·雷德克里弗一起出現在電視劇《大衛·科波菲爾》中。
2000年,他出演了科幻片《X戰警》,在片中飾演邪惡變種人首領「萬磁王」。
2001年,他出演了彼得·傑克遜執導的《指環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指環王:友誼之戒》。片中,他飾演與強大魔王對抗的擁有強大魔法的巫師甘道夫。他還因在本片中的表演再次獲得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6年,伊恩·麥凱倫在轟動全球的電影《達芬奇密碼》中扮演同他一樣身為爵士的雷·提彬,一個風趣而陰險,為自身目標不擇手段的頭號反角。
2012年,他在彼得·傑克遜的《霍比特人》中繼續出演灰袍巫師甘道夫一角。
2014年5月,他出演的《X戰警:逆轉未來》在中國大陸上映。
2017年3月17日,其出演的《美女與野獸》在美國、中國同步上映 。
獎項紀錄
- 1981: 紐約東尼獎(Tony Award)最佳舞台劇男演員,《Amadeus》
- 1983: 倫敦 Olivier Award最佳續演男演員,《Wild Honey》
- 1984: 倫敦 Evening Standard Award 最佳男演員,《科里奧拉努斯》
- 1989: 倫敦 Evening Standard Award 最佳男演員,《奧賽羅》(舞台劇)
- 1990: 倫敦 Olivier Award 最佳男演員,《理查三世》(舞台劇)
- 1996: 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男演員,《理查三世》(電影)
- 1997: 金球獎 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最佳男配角《Rasputin》
- 1998: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最佳男演員,《眾神與野獸》
- 1999: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最佳男演員,《眾神與野獸》
- 2002: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 最佳男配角,《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 2004: 菲律賓馬尼拉 Prid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終生成就榮譽獎
- 2007: Annie Award 最佳動畫配音,《鼠國流浪記》
人物評價
'伊恩·麥克萊恩清瘦、怪異,有着豐富的面部表情。他是縱橫影視和舞台幾十餘年的老牌演員,贏得四十餘個各類演技獎項。在戲劇界,麥凱倫是個出色的莎士比亞劇演員,大膽、感情強烈地刻畫了從理查德二世、拿破崙到哈姆雷特等一系列角色而享有盛譽。在電影界,他又因《理查德三世》、《諸神與野獸》、《魔戒》和《X戰警》和《霍比特人》而受到世人喜愛。
電影作品列表
年份 | 電影 | 角色 | 注 | |
---|---|---|---|---|
譯名 | 原名 | |||
1969 | The Promise | Leonidik | ||
Alfred the Great | Roger | |||
A Touch of Love | George Matthews | |||
1981 | Priest of Love | Lawrence | ||
1982 | The Scarlet Pimpernel | Paul Chauvelin | ||
1983 | The Keep | Dr. Theodore Cuza | ||
1985 | Plenty | Sir Andrew Charleson | ||
Zina | Kronfeld | |||
1989 | Scandal | John Profumo | ||
1993 | 《六度分離》 |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Geoffrey Miller | |
The Ballad of Little Jo | Percy Corcoran | |||
《幻影英雄》 | Last Action Hero | Death | ||
《世紀的哭泣》 | And the Band Played On | Bill Kraus | ||
1994 | 《不惜一切》 | To Die For | 'Quilt Documentary Narrator | (voice) |
The Shadow | Dr. Reinhardt Lane | |||
I'll Do Anything | John Earl McAlpine | |||
1995 | 《浮華暫借問》 | Restoration | Will Gates | |
《理查三世》 | Richard III | 理查三世 |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
Jack and Sarah | William | |||
1997 | Swept from the Sea | Dr. James Kennedy |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 Bent | Uncle Freddie | ||
1998 | 《誰在跟我玩遊戲》 | Apt Pupil | 古特·杜森達 | |
《眾神與野獸》 | Gods and Monsters | James Whale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 |
2000 | 《X戰警》 | X-Men | Erik Lehnsherr/萬磁王 | |
《太陽劇團:人生之旅》 | Cirque du Soleil: Journey of Man | 旁白 | 配音 | |
2001 |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 灰袍甘道夫 |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
2002 |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 灰袍甘道夫/白袍甘道夫 | |
2003 |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 白袍甘道夫 | 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
Emile | Emile | |||
《X戰警2》 | X-Men 2 | Erik Lehnsherr/萬磁王 | ||
2004 | Eighteen | Jason Anders | ||
2005 | 《幻想國度》 | Neverwas | Gabriel Finch | |
《愛慾痴狂》 | Asylum | Dr. Peter Cleave | ||
《神奇的旋轉木馬》 | The Magic Roundabout | Zebedee | 配音 | |
2006 | 《鼠國流浪記》 | Flushed Away | The Toad | 配音 |
《X戰警:最後戰役》 | X-Men: The Last Stand | Eric Lensherr/萬磁王 | ||
《達文西密碼》 | The Da Vinci Code | 李伊·提賓爵士 | ||
2007 | 《星塵傳奇》 | Stardust | 口白 | |
《黃金羅盤》 | The Golden Compass | Iorek Byrnison | 配音 | |
2008 | 《李爾王》 | King Lear | King Lear | 提名—黃金時段艾美獎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2009 | 《囚徒末路》 | The Prisoner | Number Two | 提名—黃金時段艾美獎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2012 | 《哈比人:意外旅程》 | T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 甘道夫 | |
2013 | 《哈比人:荒谷惡龍》 | T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 甘道夫 | |
《金鋼狼:武士之戰》 | The Wolverine | Eric Lensherr/萬磁王 | 客串 | |
2014 | 《X戰警:未來昔日》 | 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 Eric Lensherr/萬磁王 | |
《哈比人:五軍之戰》 |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 甘道夫 | ||
2015 | 《福爾摩斯先生》 | Mr. Holmes | 夏洛克·福爾摩斯 | |
2017 | 《美女與野獸 》 | Beauty and the Beast | Cogsworth/葛士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