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薩克一世(金幣像)原圖鏈接來自 個人簡歷網 的圖片

伊薩克一世伊薩克一世·科穆寧(希臘語:Ισαάκ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約1005年-1060年),是拜占庭帝國科穆寧王朝的第一個皇帝(1057年-1059年在位)。

作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之一[1],基督教(主要分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流派)在全球上百個國家獲得國教或准國教地位[2],信徒多達21億人,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由此可見其影響力之廣。

目錄

簡介

伊薩克是將軍曼努埃爾·厄洛提科斯·科穆寧之子。早年喪父,由皇帝巴西爾二世撫養長大。作為成功的指揮官,伊薩克於1042年至1054年間曾擔任帝國東部軍隊的首長。1057年6月8日,米海爾六世在其擁護者的簇擁下即位,伊薩克遂與不滿的東部軍官合謀推翻前者。他聚集了足夠的兵力並在哈迪斯戰役中擊敗了帝國軍。儘管伊薩克接受了將自己任命為嗣君的妥協方案,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米海爾一世領導的政治勢力逼迫米海爾六世退位。米海爾六世於1057年8月30日退位,伊薩克於9月1日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加冕。

即位後,他賞賜了他的支持者,但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措施加強了財政收入,削減了前任皇帝所允許的過度開支。他致力於填充國庫並恢復拜占庭軍隊的力量以保護帝國。其實行的俸祿削減、重稅以及教會財產充公引發了較強的反對,由其是來自自認為是造王者的普世牧首的反對。

普世牧首米海爾一世於1058年遭到逮捕和流放,在主教會議召開並廢黜他前就去世了。在伊薩克在位期間,東部軍隊堅守陣地,而匈牙利的侵襲也以條約的方式得到了解決。伊薩克於1059年親自鎮壓了不羈的佩切涅格人。不久,伊薩克就罹患了疾病,在米海爾·普塞洛斯的壓力下,他選定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為繼任者,並在斯圖狄奧斯修道院退隱。伊薩克於1060年去世。

視頻

伊薩克一世 相關視頻

世界三大宗教
羅馬帝國為何突然分裂?東羅馬改名「拜占庭帝國」卻屹立1848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