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迪丝.华顿

来自 中国作家网 的图片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四月里的阵雨》《马恩河》《战地英雄》等。 1862年,出生于纽约一名望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私人教育,童年大部分时间在欧洲度过。1885年,回到美国。1905年,出版长篇小说《欢乐之家》,获得广泛读者。1911年,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发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致力于人道主义活动,为难民分发物资,筹集捐款。1920年,出版长篇小说《纯真年代》,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2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37年,在法国巴黎逝世。

目录

人物经历

1862年1月24日,生于纽约市一个名望家庭,生活安逸。父亲喜欢藏书,她从小在美国和欧洲接受私人教育,爱好文学艺术,特别爱读亨利·詹姆斯的小说。 1885年,与波士顿银行家爱德华·华顿结婚,两人同游欧洲,回国后移居纽约市。1899年,她发表《更大的爱好》等短篇小说,并结识了作家亨利·詹姆斯。 1902年,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决定的山谷》,反响不大。1905年,《欢乐之家》问世,一举成名。 1907年,移居巴黎,偶尔返美,继续专心写作。1911年,以新英格兰为背景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出版,受到好评。 1913年,与华顿离婚,为一些妇女杂志写了许多应景小说,但质量较差。也写了不少短篇小说、诗歌和游记,反映她对建筑、园林和风景的爱好和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法国参加了救护工作,为法国红十字会服务,协助收容难民,曾获法国荣誉十字勋章,并写了相关的小说。 1923年,获得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了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女性。1924年,获得美国文学艺术院颁发的金质奖章。1927年,出版反映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长篇小说《黄昏眠》。 1925年,发表了《小说创作》,总结了她的创作思想和实践。像亨利·詹姆斯一样,强调“每一部伟大的小说首先必须以道德价值的深刻意识为基础”。 伊迪丝·华顿一直笔耕不辍,后期又出版了多部小说,如比较美国中西部与纽约社会的长篇小说《被围困的哈德逊河》(1929)和它的续集、对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观的《神明到了》(1932),她还出了一些短篇小说集和一部自传《回头望》(1934),留下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海盗》(1938)。 20世纪20年代后,她的作品质量大不如前,但1930年她仍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理事。 1937年8月11日,突发中风,病逝于法国圣布里斯福列市,终年七十五岁,安葬于凡尔赛。

个人生活

伊迪丝・华顿于出身于纽约的名门望族,在1866年到1872年间随父母先后旅居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1885年,华顿和比她年长13岁的波士顿银行家爱德华・华顿结婚。他们的婚姻并不美满,婚后无嗣也进一步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后来爱德华又患了精神病。1913年伊迪丝与丈夫离婚,定居巴黎,直到1937年8月11日去世。 伊迪丝的好友有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这段友情对华顿的创作风格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她没有盲目模仿詹姆斯的风格,而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对詹姆斯晚年过于注重纯粹的艺术技巧表示了不同看法。

个人作品

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四月里的阵雨》、《马恩河》、《战地英雄》等书。 伊迪丝华顿作品集包括有作品《译序》、《假曙光》、《老处女》、《火花》、《元旦》、《小女孩》、《石榴籽》、《一瓶毕雷矿泉水》和《亨利詹姆斯》。 《乡土风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 《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华顿十分注重文学传统在个人作品中的作用。她相信文化文学传统具有前后相继的连续性,作家作品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实践中,她从前辈作家的理论实践中受益匪浅。她对美学的敏感直接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国际题材的运用是受詹姆斯的影响;她对自然主义决定论的兴趣不亚于任何一个自然主义作家。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