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寺
伏虎寺,又稱伏虎禪院、神龍堂、虎溪精舍,位於四川峨眉山山麓,與報國寺相鄰,晉代為一小廟,唐代雲安禪師重建,旁有龍神堂、藥師殿;宋朝時為「神龍堂」;明朝被毀,清朝順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後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勝幢以鎮壓,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為伏虎寺題寫的「離垢園」;該寺為典型漢傳佛教建築風格,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彌勒殿、菩提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御書樓以及禪房、僧舍等。
中文名 伏虎寺
位 置 峨眉山市峨眉山麓報國寺2華里
景 點 彌勒殿
重 建 唐雲安禪師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四川省樂山市
建議遊玩時間 1-2小時
門 票 6元,齋飯10元/人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目錄
基本簡介
伏虎寺,位於四川省峨眉山,晉時為一小廟,唐雲安禪師重建,旁有龍神堂、藥師殿。南宋紹興年間行僧心庵再建,僧士性建尊勝幢以鎮虎患,改名伏虎寺,一說寺後山狀如伏虎而得名。又名虎溪禪林。伏虎寺名也沿用至今。清順治年間,貫之和尚重建,歷時二十載,為全山最大寺廟之一[1] 。進入寺門便是彌勒殿,殿內供金身泥塑彌勒坐像,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彌勒殿後系韋陀殿,內有韋陀像。普賢殿內塑有普賢金身塑像,背龕供奉阿彌陀佛像。大雄寶殿內正龕上供三身佛,即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按佛教的信仰,三身佛是釋迦牟尼的三種不同化身。殿內左龕塑文殊像,右龕塑普賢像,左右兩側塑十八羅漢像,後龕塑觀音渡海像。大雄寶殿右側後院內有華嚴塔亭,中置明代鑄造的紫銅華嚴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層,塔身鑄有4700餘尊小佛像,塔體鐫刻《華嚴經》全文——華嚴銅塔以其時代久遠、體形高大和鑄造精良而居中國銅塔之最。
建築特點
- 伏虎寺字境內,擁有三橋(虎浴、虎溪、虎嘯)流水潺潺,二坊(伏虎寺、布金林)林木蔥籠,背倚海拔630米的伏虎嶺,斜面有飛鳳山為綠色屏障,寺宅地基又處於狹窄的盤谷之中,四季氣流動勢涌勁,致使寺宇屋頂終年沒有枯枝殘葉塵積,康熙贈書"離垢園",為精闢立論。
- 古剎殿宇重疊,巧奪天工地構成一個個四合大院的特大天井,四周綠山秀水盤抱,四季氣流反覆迴旋,形似"龍捲風"風捲殘雲,就是動物鳥蟲也難有在屋頂立腳之地,何況林木枝葉也難留跡。康熙玄燁得知這一神奇怪事,贈書千年古剎"離垢園"封號,是對峨眉山佛教聖地的敬仰之筆。
- 地理學氣象學分析,該寺地處山窪,座西南面向東北,而東北風勢強勁遠勝於西南風勢。寺院森林密布,山環水繞,建築物造型特異環境構成了一幅幅"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畫面。信佛的康熙帝賜書"離垢園",恰到好處。
- 寺院地形、環山臨水,百畝建築均系縱橫交錯與散點布局構成的四合院,軸線上從低到高,序列殿宇三重布局,隱沒於十萬株密林森森之中。這是當年建寺設計者按佛家意境,"清淨無為"的構造意圖構建的古剎禪林。"離垢園"佛學玄奧。
人文歷史
峨眉山伏虎寺,據《峨眉山志》說,為晉時心庵和尚初建。以山形如臥虎的伏虎嶺下為基地,定名伏虎寺,至唐代雲安禪師重建,規模漸大[2] 。明代胡世安撰《峨眉山道理紀》云:"再上古柏森森,飾徑高峙,隔虎溪即伏虎寺。"說明由唐至宋、至明代中葉,寺名均未更改。明代末葉,更名藥師殿,為金頂楞嚴閣下院。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有虎為患,士性和尚擴建時,特建"尊勝幢"(形制如塔,上刻梵咒)於無量佛殿前溪邊以鎮之,虎患乃絕。明末清初,毀於戰亂。清順治八年(1651年),貫之和尚率徒可聞禪師與其弟子寂玩,相繼募化竭力重修舊址面積一萬平方米,歷二十年始落成。寺宇宏敞,橋亭一新,並更名"虎溪精舍"。當年,為昭示入山最大寺宇勝境,清康熙太史蔣超虎臣定居羅峰庵,撰書《峨眉山志》十八卷之際,特意在虎溪河畔豎一座簡樸高大、飛角重檐的牌坊,並親書"伏虎寺"三個行楷大字。今之坊為清代遺物,上額伏虎寺(行楷書)為近代書法家童詠樵所書。寺內建築有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客堂、齋堂等。1983年,洗象池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涉及寺院離垢環境的中國唯一的一座"布金林",為當年寂頑和尚以《大乘經》字數為據,特在寺周廣植楨楠杉柏十萬九千餘株,綠蔭蔽日。至今的"布金林"行書牌坊,前後為當代書法家沈鵬、李長路書寫,如意拱木結構,掩映在蒼楠翠柏叢中,雅逸宜人,納涼勝境。伏虎寺整座寺院掩映在密林之中,因而有"密林藏伏虎"之稱。然而神奇的是,寺院的屋頂上終年無敗葉堆積。伏虎寺距報國寺1公里,位於瑜伽河與虎溪匯流處,海拔630米,為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峨眉山三大園林之一"布金林"、中國銅塔之最"華嚴塔"和全山最大的"羅漢堂"。"華嚴塔"塔身呈八方形,通高5.8米,為十三級樓閣式鋼塔。
視頻
伏虎寺的一個園子,上百年來不染塵土,康熙皇帝還專門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