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
伏邪 |
目錄
伏氣學說的歷史起源
《內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醫學專著。它奠定了許多的理論基礎。許多中醫的基本理論都源於此。伏氣學說也是如此,最早即起源於《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云:「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也有同樣的論述。文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伏氣一詞,但卻明確地說明了四時所感風寒暑濕之邪可潛伏於體內,不即刻發病,過一季後方發病。後世發展的許多伏氣理論都以此為據。
據現存醫籍所載,最早明確提出伏氣病這一概念的是東漢的張仲景。他在《傷寒論·平脈法》中曰:「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仲景所言「伏氣之病」,是否與《內經》所指一致,縱觀本段論述之前後,甚至整篇《傷寒論》包括《金匱要略》也無片言相關解釋。一方面可能是仲景對伏氣病尚無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測,在仲景之前,《內經》成書之後,可能已經有人對伏氣一詞的概念作過解釋。因此,仲景在此無需詳述。無論如何,後人所用的伏氣病一詞與《內經》中對伏氣病的描述是相一致的。
《內經》和《傷寒論》均是中醫發展歷史上較早期的經典著作,因此,伏氣理論不僅是中醫發展史上較早期的,而且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基本理論之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伏氣溫病學說的形成
從東漢以後,中醫外感的臨床理論一直是由《傷寒論》占主導地位,醫學界將張仲景奉為至尊,許多醫學家認為《傷寒論》的每字每句都是真言不可違背。隨着對外感熱病的認識不斷深入,醫學家逐漸認識到在外感熱病中還存在着與傷寒完全不同的一種疾病,這就是溫病。但是在病因方面仍然擺脫不了傷寒的影響,認為溫病也是感受寒邪而發。但傷寒又如何引發溫病?於是有的醫學家便用伏氣理論來做解釋。晉代王叔和在《傷寒論序例》中曰:「冬令嚴寒……中而即病者,名為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者,皆由冬觸寒所至,非時行之氣也。」王叔和結合《內經》和《傷寒論》的理論,用伏氣學說既解釋了溫病的病因,又不違《傷寒論》的旨義,為伏氣溫病的形成打下基礎,因此,後人尊王叔和為伏氣溫病的創始人。伏氣溫病也就從此萌發,實質上這是在《傷寒論》理論統轄下的溫病。
到宋代,醫界對伏氣溫病有了新的認識。首先是對病因的認識。朱肱在《傷寒類證活人書》中指出:「伏寒化溫而發病,實必感受時令之氣。」開始認識到「時令之氣」在溫病中的作用。元代醫學家王安道在《醫經溯洄集》中較系統地描述了溫病與傷寒的不同。從概念、發病機理和治療原則上把溫病與傷寒區別開來。但在病因上仍認為是「伏熱」引起,仍屬伏氣溫病。
明清時期是伏氣溫病發展的鼎盛時期。明代醫學家戴思恭在其所著的《證治要訣》中,明確地把溫病分為三型,一是伏氣溫病,二是新感溫病,三是伏氣更兼新感。從此以後,便是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並存,相互彌補的時期。清代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中記載了許多伏氣溫病的醫案。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對伏氣溫病更是詳加論述。詳細地舉出發病的原因、病機、臨床特徵及其治療方法。王孟英在其所著的《溫熱經緯》中,專門有「三時伏氣外感篇」,對葉天士有關伏氣理論列專篇加以闡述。總之,在這一時期伏氣溫病已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並且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隨着伏氣溫病學說的發展,伏氣理論本身也有很大的發展。關於伏邪的性質,雖然《內經》中已有風寒暑濕均可內伏,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受《傷寒論》的影響仍以寒邪為主。正如王叔和所言之「寒毒」,後來王安道又提出「伏熱」、葉天士又提出「伏暑」等。關於伏邪的部位,王叔和提出「寒毒藏於肌膚」。吳又可在《溫疫論》中又提出「邪伏膜原」。關於伏氣溫病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風溫、溫熱、溫毒、伏暑等。在《臨證指南醫案》、《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書,對這些病的臨床特徵、病機及治療都有詳細的論述。自從朱肱提出「時令之氣」後,便漸漸認清了伏邪與時令之氣的相互作用。
總之,伏氣學說對於溫病學說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隨着伏氣溫病的發展,伏氣學說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測量一片未長成的樹葉,發現小嫩葉的氣場己經顯示未來整片的形狀。這就是中醫文化的氣聚成形。無形之氣先於有質之形。有形之質背後定隱藏着無形之氣。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明天將下雨,今天有些人就關節不舒服,因氣比雨先到。
同樣,有形的病菌背後定有無形的寒氣,此才是慢性疾病難以治癒的原因。有靜坐體驗的人對此深有體會。當入靜到一定程度,身上痛麻部位就是一股寒氣盤踞。
當寒氣潛伏體內時,身體沒啥感覺,中醫叫伏邪,西醫叫免疫耐受,就是身體免疫系統無法發現它。但當人的免疫力提高時,就能發現伏邪,身體會啟動功能來清除它,清除的過程就會產生炎症。在中醫角度叫正氣和邪氣相爭而化火。但很可惜,西醫的大部分治療都是針對炎症,消除炎症同時身體素質下降,寒邪繼續潛伏。
中醫方法就多了,你不是寒氣嗎?我用附子溫,你免疫力不足嗎?我用人參補,血運不過來,活血等等,把寒氣托出來,出來後發熱怎麼辦?用清熱解毒來清。溫補通托清,多種方法並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