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會計要素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用於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會計要素分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

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具體包括:

1、歷史成本,指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

2、重置成本,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淨值,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銷售所必需的預計稅金、費用後的淨值。

4、現值,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等的一種計量屬性。

5、公允價值,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會計要素的內容

會計要素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1、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在會計核算時,為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準確評價資產的流動性,通常把資產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類。

(1)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能在一年(含一年)或者不超過一年的一個正常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及預付款等。

(2)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是指超過一年或超過一個營業周期才可以變現或耗用的資產,通常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和其他非流動資產。

2、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負債按照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含一年)或者不超過一年的一個正常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股利、應交稅費、應付利息、預收款項等。

非流動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3、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表明企業的產權關係,即企業歸誰所有。按照所有者權益的穩定程度,可分為:

(1)實收資本。它是企業收到的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金。

(2)資本公積。它是指企業采源以外的那部分積累,包括接受捐贈、股票發行溢價、撥款轉入等。

(3)盈餘公積。它是指企業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各種公積金,包括法定盈餘套積金和任意盈餘公積金。

(4)未分配利潤。它是指截至年度末累計來分配的利潤,包括企業以前年度累計的尚未分配的利潤以度本年度實現的未分配利潤。

4、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這種總流人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債務的清償,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投資淨收益等。主營業務收人是企業的基本營業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如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收入、施工企業的建築安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非經常性的、兼營的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5、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並取得收入,必須相應地發生一定的費用,如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耗費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要發生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用和修理費用,要支付職工的工資和其他各項生產費用。費用中能予以對象化、確定具體費用對象的,即為製造成本,如製造一件產品的直接材料費;費用中不能予以對象化的,就是期間費用,如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

6、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1)營業利潤。企業的利潤或虧損主要是通過銷售實現發生的。企業通過銷售產品而取得的銷售收入,在抵補營業成本和營業稅金及附加,減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資產減值損失後,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後的餘額,即為企業的營業利潤。

(2)利潤總額。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後的餘額,形成企業的利潤總額。

(3)淨利潤。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相應調整後,要依法繳納所得稅。當期的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餘額形成企業的淨利潤。

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側重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構成資產負債表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側重於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構成利潤表要素,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是會計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石,更是會計準則建設的核心。

會計對象,會計要素和會計科目的區別

1、一般來說,會計對象就是指會計工作所要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來說,會計對象是指企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資金運動,即資金運動構成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內容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

2、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

企業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

3、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係不同,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等科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