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伯特氏锯鳞鱼

伯特氏锯鳞鱼

来自 360网 的图片

凸颌锯鳞鱼,Myripristis berndti (Jordan & Everman 1903),鳂科属的一种鱼类。栖息深度1-50米,非有毒鱼类。科中文名金鳞鱼科。经济性:是。科号科名:F282 Holocentridae。食用鱼类:是。中国大陆名:大鳞锯鳞鱼。最大体长30cm。观赏鱼类。其他中文名凸颌松球、球厚壳仔、金鳞甲、铁甲、铁甲兵、澜公妾、铁线婆、大目仔世界分布印度至泛太平洋[1]

目录

英文俗名

Squirr   elfish;Bigscalesoldier;Blotcheyesoldierfish;Bigscalesoldierfish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中等侧扁。头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纹。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颌骨前端外侧有1对颌联合齿;颌骨、锄骨及腭骨均有绒毛状群齿。前鳃盖骨后下角无强棘;鳃盖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强弱不一的硬棘。体被大型栉鳞;侧线完全,侧线鳞数29-30,侧线至背鳍硬棘中间点之鳞片数2.5;胸鳍腋部,披一大片的小鳞片。背鳍连续,单一,硬棘部及软条部间具深凹,具硬棘XI,软条14。臀鳍有硬棘IV,软条12;胸鳍软条15;尾鳍深叉形。各鳞片中央为银粉红色至淡黄色,周缘则为红色;鳃膜后缘具黑色带,可延伸至眼睛下缘的水平线上;胸鳍基部另具黑斑;背鳍硬棘部之上半部鲜黄色至橘黄色;背鳍软条部及臀、腹及尾鳍的前缘为白色,续接1条红色宽带,有时在红色区域内会出现黑色斑纹。栖所生态通常栖息在亚潮带珊瑚礁平台的礁岩下方、珊瑚礁斜坡外缘和水道等,深度最少可达50公尺深。夜行性的鱼种,白天通常呈松散的聚集在洞穴中或附近,晚上则出来捕食浮游生物,例如螃蟹幼生等。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及东太平洋区之温热带海域,西起非洲东部,延伸至南非的纳塔尔;东至克利珀顿岛,可可岛与加拉巴哥群岛,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洲大堡礁、诺福克岛与罗得豪岛。台湾的四周海域及离岛均可见。

渔业利用

一般以一支钓及延绳钓的方法捕获。鱼肉白,但质地较烂,煮汤时肉易散开且多溶解油质,因此适合抹盐油煎食用。唯须注意其内脏可能累积热带海鱼毒。而它的鳞片及棘刺尖利,需小心刺伤。在水族馆中也有人看上它鲜红的体色,将它饲养做为观赏鱼。

参考来源

  1. [1], 360网 ,

[[Category: 300 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