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作霖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19年5月2日) |
何作霖 編輯 何作霖(1900.5.5-1967.11.17)字雨民,河北省蠡縣人,礦物學家。 [1-2] 民國十五年(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發現白雲鄂博大鐵礦中的稀土元素,並論證它是一個巨大的稀土礦床,他的這一貢獻被記入包鋼的史冊中, [3]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十月獲奧地利茵城大學岩石礦物系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 何作霖專長光性礦物學、岩組學、X射線結晶學、稀有元素礦物學、工藝岩石學等研究,是中國最早的光性礦物學家。最先應用X光進行岩組學研究。20世紀30年代首次發現白雲鄂博鐵礦含有稀有金屬和稀土礦物。從事鎂質及耐火材料平爐底磚的技術和理論研究,對鞍鋼的生產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晚年曾設計變溫盒,利用弗氏旋轉台進行礦物折光率的雙變法測定,並進行X光岩組學研究。 [2]
中文名 何作霖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省蠡縣 出生日期 1900年5月5日 逝世日期 1967年11月17日 職 業 礦物學家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 近代礦物學和岩石學奠基人之一 研究白雲鄂博鐵礦中的稀土礦物 發明了X射線岩組學照相機 代表作品 《費氏旋轉台使用說明》、《光性礦物學》、《薄片下礦物監定指南》 [1] 祖 籍 廣東東莞 目錄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 科研成就 ▪ 人才培養 3 社會任職 4 人物評價 5 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編輯
何作霖(4張)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五日,何作霖出生於河北省蠡縣的一個書香門弟家庭,父何諸昌是前清秀才,曾在保定天津一帶教書。何作霖的童年時代是在蠡縣小汪村度過的,受的是私塾教育。 [1] [4]
民國三年(1914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 [4-5]
民國七年(1918年),畢業於保定育德中學,同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 [1] 從師於李四光、丁西林。大學期間,因肺病休學兩年。 [4]
民國十五年(1926年),畢業在保定河北大學農學系任教授,講授測量學和地質學。 [4]
民國十七年(1928年),應李四光之邀,赴上海到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工作。此後的幾年中,他先後在上海、北京的前地質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在此期間,他在岩石礦物學的各個領域展開了深入細緻的科研工作並撰寫專著。 [1] [4]
民國十九年(1930年),因工作勞累,肺病復發,上海氣候不宜,奉派赴北平研究院的地質調查所工作(編制仍在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 [4]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晉升為研究員,任北京大學地質系兼職講師,並在岩石礦物學的各個領域展開了深入細緻的科研工作並撰寫專著。 [4-5]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丁道衡深知何作霖在偏光顯微鏡方面有深厚的功底,便委託他研究白雲鄂博的礦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他撰寫了「綏遠白雲鄂博稀土類礦物的初步研究」一又。文中說,他發現了,「兩種目前設想是稀土元素來源的極細的、異常的礦物」這兩種礦物建議分別以「白雲礦」和「鄂博礦」暫時予以命名。 [1]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撰寫了中國第一本《光性礦物學》,並被審定為大學教科書。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北京大學遷校,他得到中華文化基金會補助留學的機會,於1938年5月赴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在著名岩石組構學家B.桑德爾(Sander)指導下攻讀岩組學。 [4] [6]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獲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隨即到德國萊比錫大學任研究員,從事X射線結晶學的研究, [4] 同年6月返國。 [4]
1940-1941年,回國在上海前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工作。 [4]
民國二十九年(1941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孤島」不復存在,鐳學研究所關閉,他潛回北平,閉門寫作。 [4]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在北京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任地質學教授。 [5-6]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日偽時期的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整編為北平臨時大學,他任地質系系主任。 [4-5]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經李四光推薦,到山東大學(在青島)籌建地礦系,任系主任、教授,並參加「世界科學社」,任該社《科學時報》的特約編輯。 [5-6]
1946—1951年,任山東大學地礦系系主任。 [7]
1949年7月,華東軍政委員會函請山東大學地礦系進行地質勘探,何先生接受任務,親自率師生對淄博—萊蕪—泰安一線實地勘察。經過3個月的辛苦奔波,何先生一行在萊蕪發現了9條鐵礦脈,一個大型煤礦。 [7]
1950年,何先生有帶領師生對萊陽盆地進行地質調查,發現了恐龍及恐龍蛋化石。 [7]
1951年,經華崗校長推薦,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參與創辦了《山東大學學報》。 [7]
1952年,再次應李四光的邀請回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任特級研究員、礦物室主任, [4-5] [7] 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3] [6]
1955年,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 [4]
1958年,中國科學院與蘇聯科學院組成聯合考察隊,研究白雲鄂博礦的物質組成,何作霖被任命為中方隊長,在他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查明,這個礦山不僅僅是大型鐵礦,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稀土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80%。其礦物組成超過150種,可稱世界之最。 [4]
1959年,又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鈮和鉭,證明這個礦為一大型的鈮鉭礦床,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絕對的「稀土大國」,人民不會忘記何作霖的功績。 [4]
1967年11月15日早晨,何作霖突然劇烈咳血,經搶救無效,於16日夜晚去世,享年67歲。 [1]
主要成就 編輯
科研成就
1933年何作霖研究白雲鄂博的礦石。他詳細研究了丁道衡採集的十幾箱標本,用當時僅有的儀器偏光顯微鏡,發現了兩種細小的新奇礦物,當時定名為白雲礦和鄂博礦(後來證明是獨居石和氟碳鈣錦礦),並經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光譜分析,證明是稀土礦物。他大膽地預測該礦稀土元素儲量豐富。當時,丁道衡指出此礦是有希望的鐵礦,而有關部門卻認為是無稽之談,無足輕重。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要建設包鋼,白雲鄂博礦山的地質勘探工作大規模開展起來。 [4]
1935年撰寫了中國第一本《光性礦物學》,並被審定為大學教科書。他對大冶閃長岩、北京周口店花崗岩的研究與葉良輔對江蘇寧鎮山脈火成岩的研究標誌着中國現代岩石學的開始。幾十年裡,他一直致力於光性礦物學研究和教學。他在費德洛夫法、斜長石的測定、雙變法測定折射率技術、焦點屏蔽技術和岩石磨片術方面的貢獻,一直為後人稱頌。中蘇聯合考察隊的蘇聯專家無不對他十分佩服。 [4]
《岩石學報》 岩石組構,即岩石中礦物的排列形式,它反映了岩石形成時、形成後變形受力的情況,能給地質學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早在30年代初,何作霖就敏銳地抓住這一新方向。石英的組構類型中有兩種是他發現的。他最先研究硅化木的生長組構。他的著作已成為岩組學的經典著作。到奧地利深造後,既提高了學術水平,又大大開闊了眼界。決心將X射線引入岩組學中來。是他設計並製成世界上第一台X射線岩組相機,並發表了著名的論文。在中國科學家中,何作霖是第一個對X射線照相技術有發明創造的人,他還改進過德江—鮑門式單晶相機,並設計了解釋相片的規尺。在40年代,中國機械製造業非常落後的情況下,能有這樣創造發明,實屬難能可貴。研究岩組學的重要工具是「赤平極射投影」。他在這方面的造詣很深。他用此法,藉助航空相片可以計算出斷層面的產狀,與實地測量相符。他的名著《赤平極射投影及其在地質學中的應用》一書,是中國構造地質學和岩石礦物學工作者必讀的工具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這方面的專著。 [4] 《X射線岩石組構分析》(1947年發表的論文) 《赤平級射投影在地質當中的應用》(科學出版社1965年出版) 《湖北陽新大冶一帶火成岩之分類》(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專刊1930年3) 《岩石製片術》(地質出版社1954年7月) 《結晶體構造學》(地質出版社1955.年19月) 《中國綏遠省白雲鄂博的某些稀土元素》(1935年中國地質學學會會志) [1] 1 何作霖.地軸的變動.東方月報,商務印書館,1923. [4] 2 何作霖.湖北大冶陽新一帶火成岩分類.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專刊,1930. 3 何作霖.弗氏旋轉台用法說明.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專刊,1933. 4 Ho Tso-Lin.A Method of Locating Poles ofthe Stereographic Projec-tons without the Curved Ruler.Bull.Geol.Soc.China,1933,12:433—436. 5 Ho Tso-Lin.The Anorthoclase Perthite of Chu ChiaTsian,Chekiang.china,Bull.Geol.Soc.China,1934(13):1. 6 Ho Tso-Lin.Notes on Some Rare Earth Minerals from Beiyin Obo,Suiyan,China.Bull.Geol.Soc.China,1935,14(2):279—282. 7 Ho Tso-Lin.A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ofPlagioclase bythe Ferdorov Universal Stage.Am.Min.,1935(20):11. 8 何作霖.光性礦物學.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1935. 9 Ho Tso-Lin.The Granite Intrusions of the Western Hills of Peking.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叢刊,1936(5). 10 Ho Tso-Lin.An Unusual Porphyritic Texture of the Fang Shan Granodi-orite.Bull.Geol.Soc.China,1937,16:417—420. 11 何作霖.用弗氏旋轉台研究礦物岩石之方法.地質論評,1937(2):2. 12 Ho Tso-Lin.Gefuegeanalysen von Quartzfeldspatgesteinen des Tanern-westends.(博士論文,存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未發表) 13 何作霖.用X光研究岩組之方法.(偽)北京師範大學學刊,第二集,1943. 14 Ho Tso-Lin.The Petrofabric Analysis of Wutai Schist and its Bearingon the Tectonics.Bull.Geol.Soc.China,1946,26:109—120. 15 Ho Tso-Lin.The Petrofabric Analysis by Means of X-ray.Bull.Geol.Soc.China,1947(27):2,265. 16 Ho Tso-Lin.A Modified Schiebold Rotation Goniometer for the Cylin-drical Film and a Device for Aut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Photographs.Bull.Geol.Soc.China,1947,27:387. 17 何作霖.X光材料鑑定術.世界科學時報,1947(14):4. 18 何作霖.地質科學的新部門《地質力學之基礎》書評.科學,1948. 19 何作霖.斜方晶體的消光角之計算.地質論評,1947(12). 20 何作霖.瑪瑙及矽化木的生長型岩組.山東大學學報,1951(2):1. 21 何作霖.岩漿之單元平衡性狀與其共生火成岩生成上之意義.地質論評,1952(17):3. 22 何作霖.結晶體構造學.地質出版社,1955. 23 何作霖.岩石製片術.地質出版社,1954. 24 何作霖.斷層面的測算.地質學報,1953(32):4. 25 何作霖.赤平極射投影在地質科學上的應用.科學出版社,1958. 26 何作霖.X射線岩組學.地質科學,1964,1. 27 何作霖,郭金弟,何永年.白雲石大理岩的實驗岩組學研究.地質科學,1965,3:288. 28 何作霖.薄片內透明礦物鑑定指南.科學出版社,1973. [4]
人才培養
何作霖開設了普通地質學、普通礦物學、光性礦物學、火成岩石學、變質岩石學、構造地質學、費氏台及岩組學、X射線晶體學等課程,這些課程填補了多個學科設置的空白,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4] [7] 學生代表葉大年院士、原長春地質學院院長張貽俠教授。 [8]
社會任職 編輯 曾任青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3] 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1-2] 1928—1943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6] 1959年,以後歷任第三、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4] [6]
人物評價 編輯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吳德星:何作霖先生在地質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中所做出的開創性成就和突出貢獻。 [8]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日祥:何作霖先生為國家和人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他不僅是一位嚴謹求實的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發明家。何先生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發現了白雲鄂博稀土礦床,為中國的國防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撰寫的《光性礦物學》一書成為中國地質學教育的經典教材,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高層次專業人才;何先生自行成功設計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X射線岩石組構照相機和第一台單晶的X射線相機。 [8] 人民網:何作霖急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岩礦鑑定工作者,在岩石工藝學方面,他亦有獨到的貢獻。然而,何作霖一生中的重大貢獻之一,是他首次發現白雲鄂博礦物中含有兩種稀土元素。他是中華國最早的為數極少的稀有元素礦物學家之一。 [5]
後世紀念 編輯 1984年,包鋼建設30周年成就展覽,何作霖和丁道衡一起被記入包鋼史冊。對於一個礦物學家來說,這是人民最高的獎賞。 [4] 1985年,為紀念何作霖誕辰85周年,《岩石學報》出了紀念何作霖的專刊。緬懷他為祖國的地質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4] 2010年5月5日,何作霖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暨雕像落成揭幕儀式在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舉行。中科院地址地球地質地球所所長朱日祥院士、何作霖先生學生葉大年院士等專程參加了紀念活動,並與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吳德星、何作霖先生的女兒何稚潔女士共同為雕像揭幕。 [8]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2)
何作霖(4)
參考資料 1.
何作霖 .內蒙古達茂聯合旗政府[引用日期2016-09-28] 2.
何作霖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6-09-02] 3.
葉大年: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民盟的五代院士 .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委員會 [引用日期2016-09-28] 4.
何作霖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9-03] 5.
何作霖 白雲鄂博稀土元素首次確認者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09-28] 6.
何作霖——我國近代礦物學和岩石學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08-12] 7.
稀土之父何作霖 .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引用日期2016-09-28] 8.
何作霖院士雕像在中國海洋大學落成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