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何建軍(教授)

何建軍
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何建軍,男,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目錄

人物簡歷

2001年獲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與核物理博士學位,2002-2006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做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JSPS)博士後研究工作,2006-2008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做博士後研究。2008-2016年受聘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做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核天體物理研究組組長。

研究方向

天體核過程決定了宇宙及恆星中能量產生元素合成,它不僅直接影響原初宇宙大爆炸及此後的宇宙元素演化、控制恆星的形成及演化,而且導致新星、[[[X射線暴]]、超新星伽瑪暴極端天體現象的發生。人類要探索宇宙的奧秘就離不開核物理知識和方法。微觀世界的核物理與宏觀世界的天體物理自然融合形成了前沿交叉學科-核天體物理。核天體物理的主要目標是應用核物理知識來闡釋:宇宙中元素起源及演化,恆星中核過程能量產生及其對恆星結構和演化進程的影響,以及天體物理現象的產生機制等科學問題。美國物理和天文學會將「從鐵到鈾的元素是如何產生的?」列為本世紀待解決的11個重大物理問題之一。由於相關核物理輸入和天體物理模型的不確定性,還有很多重要科學問題尚待解決。


依託國內外先進的大科學裝置,開展天體環境中的關鍵核過程研究。

1)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覆蓋岩層厚達2400多米,居世界之首。它能夠極大地降低宇宙射線造成的干擾,提供本底極低的測量環境。目前,本人是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項目「基於錦屏深地實驗室的核天體物理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的課題負責人。目前,我們計劃在錦屏深地開展一系列關鍵核天體物理反應的直接測量工作。

2)對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的2´1.7 MV串列加速器進行升級改造,建設相應的實驗裝置作為團隊的重要科研基地,並開展相關核天體物理實驗研究,提升該裝置的影響力。

3)擬在上海光源激光電子伽瑪光源研究裝置上開展關鍵天體物理光核反應研究。該類研究在我國尚屬空白。

4)擬利用東莞散裂中子源裝置以及中科院近物所惠州的HIAF大科學裝置開展關鍵天體核過程研究。

獲獎情況

領導科研團隊獲研究所年度最高獎—「年度突出成果獎」,個人獲中國科學院「王寬誠西部學者突出貢獻獎」,及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2016-2019年受聘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員,光學天文部/核天體物理研究團組負責人。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2019年4月以「領軍人才」身份受聘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二級)。[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