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何玉林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何玉林,男,漢族,1945年12月6日生於四川遂寧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

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圖學學會常務理事兼數字化設計製造專業委員會主任;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理事長。

1964年9月考入重慶大學機械製造系冶金機械專業本科學習,1969年7月重慶大學機械製造系冶金機械專業畢業,並分配留重慶大學任教,一直從事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工程圖學、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教學及科學研究工作。1979年12月評為講師、1987年12月評為副教授、1993年12月評聘為教授,1995年6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1994年獲得首屆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99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2002年評為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3],2004年評為重慶市優秀教師,2005年評為重慶市名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部省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主編教材2本、專著1本,國內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被EI檢索12篇。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四川遂寧

出生日期----1945年11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畢業院校----重慶大學

專業方向----風力發電技術及裝備

目錄

1人物經歷 2研究領域 3講授課程 4主要成就 5最新論文 6主要論著 7教學改革 8研究課題 9科研簡況 10獲獎表彰 11名師心得 12名師寄語 13名師名言 14所屬學科

人物經歷

1969年7月重慶大學機械系本科畢業,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8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重慶大學機械製圖教研室主任、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主任、機械基礎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國家級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兼任中國圖學學會常務理事、數字化設計製造專業委員會主任、《圖學學報》編委,重慶市機械工程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

1964年9月考入重慶大學機械製造系冶金機械專業本科學習;

1969年7月重慶大學機械製造系冶金機械專業畢業,並分配留重慶大學任教,一直從事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工程圖學、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教學及科學研究工作;

1979年12月評為講師、1987年12月評為副教授、1993年12月評聘為教授;

1995年6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歷任重慶大學工程製圖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機械基礎系列課程負責人,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現任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及製造系統工程(CIMS)、計算機圖形學(CG);CAD/CAM應用軟件的研究和開發、製造系統的集成技術、計算機圖形處理算法研究和軟件開發。

講授課程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計算機圖形學》,《機械設計製圖》,《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化設計與製造》,《製造系統的網絡技術》。

主要成就

主持完成國家級教改項目7項,主編"機械製圖"、"機械設計製圖"、"計算機圖形學"、"機械CAD/CAE技術基礎"等教材4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承擔完成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和重慶市重點科技攻關等項目12項,企業科技攻關項目20餘項。獲部、省級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1994年獲得首屆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99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評為重慶市優秀教師,2005年評為重慶市名師,2006年6月評為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7年獲得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獲得重慶市師德師風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重慶大學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稱號。

最新論文

風力發電機組螺栓強度計算校核系統設計,《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 第3期;

風力發電機組主軸脹套聯接有限元分析,《機械與電子》2009年 第1期;

摩托車智能設計中知識庫系統的研究與實現,《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年 第1期;

風力發電機組系統建模與仿真,《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1期;

基於模糊綜合評價的企業知識管理水平研究,《價值工程》2008年 第11期;

壓緊彈簧座模具設計應用分析,《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 第10期;

摩托車智能設計的實例推理與規則推理集成應用研究,《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11期;

基於幾何圖像的三角網格分割,《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 第5期;

膜片聯軸器的膜片強度疲勞有限元分析,《機械與電子》2008年 第5期;

汽車變速器機械能封閉式負荷試驗台設計,《壓電與聲光》2008年 第3期

鑽具穩定器的失效分析及應對措施,《鑽采工藝》2008年 第3期;

摩托車概念設計動態仿真研究,《小型內燃機與摩托車》2008年 第2期;

風力發電機組輪轂有限元分析與優化,《機械與電子》2008年 第4期;

基於GDW理論的失速型風力機整機性能分析,《太陽能學報》2008年 第3期;

風電機組新型傳動系統協同控制仿真研究與分析,《機械設計》2008年 第3期;

加氣站地下儲氣井井底封頭有限元分析,《油氣田地面工程》2008年 第3期;

基於本體的分布式實例推理技術研究,《計算機仿真》2008年 第2期;

風力機結構耦合振動分析,《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 第1期;

主要論著

《機械設計製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機械CAD/CAE應用技術基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1

《工程圖學基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06月

《計算機圖形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機械基礎系列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02-01

《機械製圖》,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2-06-30

《機械製圖圖習題集》,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年10月第1版

教學改革

作為製圖教研室和課程負責人主持《工程製圖》課程建設,改革傳統的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課程教學內容,在減少圖解法,加強投影製圖的基礎上,在國內是最早把計算機圖形學的理論和方法引入工程製圖,並且貫穿工程製圖教學全過程的大學之一。教學方法堅持機械製圖與機械設計緊密結合,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把研究成果引入教學中,聯繫生產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通過典型案例講清思路,引導啟發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工程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工程製圖》2003年評為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

作為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主任提出了以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導向,以教學基地建設支撐教學改革、課程建設和實驗室建設,把教學基地建成高水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的基礎教學平台的建設思路和規劃。實現了《工程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教研室和課程的整合,把重慶大學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建成了集教學、科研和實驗室建設於一體的實體,實現了教學基地的科學管理和高效運行,探索了國家工科教學基地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得到其他教學基地、國內專家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成為重慶大學機械基礎教學基地的一大特色。2004年重慶大學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通過教育部評估驗收,並評為優秀基地。

擔任機械基礎系列課程建設負責人,策劃組織了包括《工程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等系列課程的教學改革。通過研究和實踐,建立了課堂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工程實踐教學和工程訓練有機結合的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新體系,在培養學生工程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方面取得顯著效果。並且《工程製圖》、《機械原理》兩門課程已建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機械設計》成為重慶市精品課程。

擔任重慶大學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組織領導實驗教學中心的改革和建設。開出了包括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設計性實驗的分層次《機械基礎實驗》,18個實驗、46學時,既獨立設課,又與課堂理論教學緊密結合。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建立了包括機械認識實踐-機械基礎實驗-工程綜合實踐與研究創新實踐的機械基礎實驗教學新體系,在機械基礎實驗教學模式改革上有重大突破。重慶大學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評為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推薦申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長期從事本科基礎課程的教學和教學研究,具有高的學術造詣、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治學嚴謹,學風端正,堅持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學效果優秀,深受學生歡迎。

作為國家工科基地的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級教改項目6項。在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研究中,勇於探索,銳意改革,不斷創新,注重加強國際間的合作,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帶領教學基地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對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進行了極具成效的有機整合、改革與建設,構建出新的機械基礎教學平台和新的課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一整套運行有效的國家工科基地管理模式和機制,在基礎課程教學的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在國、內外60多所高校起到了很好的示範輻射作用。

研究課題

主持教學

1.教育部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項目"基礎課系列課程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 工程製圖CAI系列課件的研究開發"(全國12所高校參加),97 -2000年,第二項目負責人,已通過教育部鑑定。

2.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的研究和開發"的子項"製圖CAI系列軟件"(96-750-01-57)的研製,98- 2000年,項目負責人之一,已經完成,並通過96-750項目辦組織的驗收。

3.教育部面向 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項目 "工程製圖與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1997-2000年,本校項目負責人;

4.國家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項目:"機械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1282B07023,2001- 2003,項目負責人;

5.教育部國家工科教學基地項目"重慶大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機械基礎教學基地建設" ,1997-2003,項目負責人。

學術

1.國家863/CIMS主題 "基於'事件'的集成質量系統建模和原型技術研究", 863-511-9844-012, 15萬元,第一;

2."計算機輔助家具設計系統",黑龍江省CAD應用示範工程項目光明集團,75萬元,第一;

3. 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專項2級子項目 "摩托車產品智能化開發技術研究",7823-10,第一,20萬元;

4.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3級子項目"家具製造業產品網絡化設計中心",2001BA201A0605, 第一,32萬元;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集成產品模型的可重用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 ",第一,20萬元。

科研簡況

長期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在講授本科基礎課程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製造、網絡化協同設計分析技術及系統、車輛動力學。

作為主研完成了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重型機械基礎件CAD》75-52-03-14,並獲得1991年機電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微機模態分析系統研究開發》,並獲得1990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及主研承擔完成了貴州省"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圓錐滾子軸承CAD優化設計》,並獲得1994年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完成了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工程圖自動輸入與三維重建方法研究》,通過四川省科委鑑定,國內先進水平。

九五期間作為項目負責人及主研完成了國家863/CIMS主題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基於'事件'的集成質量系統建模及原型技術研究"( 863-511-9844-012),並通過了CIMS主題專家組驗收;完成了黑龍江省CAD應用工程項目《家具系列產品CAD》,並研究開發了"計算機輔助家具設計系統FCAD"軟件,2000年6月通過了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鑑定,結論是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軟件已在黑龍江光明家具集團公司等5家企業應用,取得了顯著效益;完成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基金項目:"計算機二維工程模型中零件特徵信息的提取"(98060629),2000年獲得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國防預研基金成果獎二等獎。作為技術依託的負責人、工程副總設計師先後承擔了國家863/CIMS應用工程項目:重慶機床廠CIMS應用示範工程項目(863-511-9502-6121)和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CIMS應用示範工程項目(863-511-810-221)的技術支持服務工作,完成了企業CIMS應用工程總體規劃、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和實施中的技術服務及應用軟件開發,通過了CIMS主題專家組驗收。

作為項目負責人及主研承擔完成了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高等教育重點課程課件的研製與開發-"製圖CAI系列軟件"(96-75-01-01-57)的研究開發和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網絡化製造平台"(2001BA20106)子項目"家具製造企業產品網絡化設計中心"(2001BA2010605)的研究開發。

獲獎表彰

1994年獲得首屆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199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機械基礎系列課程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獲重慶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2年評為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

2004年評為重慶市優秀教師;

2005年評為重慶市名師;

2006年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0年"計算機二維工程模型中零件特徵信息的提取"獲國防預研基金成果二等獎。

1991年《重型機械基礎件CAD》75-52-03-14獲機電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0年《微機模態分析系統研究開發》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4年《圓錐滾子軸承CAD優化設計》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名師心得

我認為作為一個人民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把自己滿腔的熱情和畢生的精力傾注於人才的培養。怎樣培養社會需要的知識、素質和能力協調發展的人才,不僅是學校,而且是每個教師要經常思考的問題。知識是基礎、是形成人的素質和能力的階梯,能力和素質是在認識與實踐活動中形成與發展的。紮實的知識功底、廣博的知識視野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教育目標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還必須教會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並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高綜合素質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從教學方法上我們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作為主體,採用研究性教學方法,讓學生除課堂教學以外,還能參與更多的實驗和實踐,以提高他們應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素質。我們教師對所講授的課程要精益求精,講課要有激情,不僅是表達清楚,還要提高講課的學術深度,要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將案例融入到教學中去,通過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我們教師不能僅僅局限於教學,只有將教學與科研和工程實踐緊密結合,把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成果加以總結、提煉,上升為理論和案例,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內容生動,充滿生機和活力,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名師寄語

人們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人格的讚美。我想我們教師不僅要以此為自豪,更應該以此鞭策自己。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說,"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創造者,而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決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我們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兢兢業業作好教學工作,為國家和人民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教師的成功和快樂也就在此。

名師名言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天才出於勤奮,要想獲得成功,惟有努力學習、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的發展很快,只有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落後。

所屬學科

所屬一級學科機械工程,二級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工程製圖課程是重慶市重點建設課程,2003年評為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在國內有重要影響。

重慶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擁有研究生院,本科專業涵蓋了理、工、文、經、管、法、教育等學科門類的全國著名綜合性重點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50000餘人,其中博、碩及專業學位研究生12000餘人,本專科學生28000餘人,其餘為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學生。在職教職工5776人,其中專任教師26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及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含外聘兩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1人,教授和副教授1400餘人。學校現有本科專業76個,博士後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82個,以及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等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國家重點學科及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4個;建有國家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5個,其它各類專業實驗室93個;建有遠程教育中心、規模較大的多媒體教室和多媒體交互式語音教室、外國知名企業在學校設立的實驗室或培訓中心。學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九五"攻關項目、863項目、國防科研項目等100餘項,先後獲得國家發明獎13項,科技進步獎40項,自然科學獎4項,部省級獎1000多項,國家教學成果獎4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33項。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重慶大學評為優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