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森文
余森文,園林專家。早年從事革命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期擔任浙江省、杭州市城市建設與園林綠化的領導工作,對杭州與西湖建設做出了顯著的成績。並結合實踐,在園林建設規劃的指導、園林建築藝術的繼承與創新、城市綠化與生態環境、園林植物的配置藝術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取得了成果。
目錄
人物簡介
余森文,1904年11月20日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一個農村貧苦家庭。幼受「五四」運動及新思潮的薰陶,嚮往「民主救國,科學救國,自強自立」的進步主張。1922年,入南京金陵大學本科習農林。因參與進步活動,受到北洋政府南京警察廳的通緝,後赴廣東中山大學農學院讀書。1930年8月,經副校長朱家驊介紹任上海同濟大學註冊部主任。其間得識隱居上海的何思敬教授,參加他創立的時事座談會,為其主辦的《世界大事》刊物任校對出版等事務性工作。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日戰爭爆發,余森文隨朱家驊歷任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交通部職工事務委員會主任。出資創辦由張天翼等負責的思潮出版社。
1934年,余森文曾任中國交通部國際電信局駐倫敦專員,並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行政管理學文官管理專業(研究生)。出國兩年中,利用假期及往返行途從太平洋、大西洋橫繞地球一周,遊覽了印度、埃及、意、法、英、比、德、奧、匈、蘇聯、加拿大、美國、日本等19個國家的部分城市與名勝古蹟,看到了眾多不同風俗,流派各異和各種有民族特色的藝術珍品、園林風貌,如英國公園的大面積草坪、巴黎的雕塑、意大利的油畫、倫敦的邱園和植物園等,並拍攝了大量風光照片,在日後建設杭州西湖得到借鑑和運用。 1936年1月,回國重返同濟大學任教導長兼附中主任。從1937年七七抗戰起,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餘年中,余森文在他主管的機關中,長期進行革命活動。1949年1月,被中國共產黨批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派他從事浙江省(主要是杭州市)的城市建設與園林綠化工作。他奉派參加國家的考察團出國考察了歐美各國的市政園林建設,開闊了視野。數十年如一日,在為治理和擴大我國風景旅遊重點——西湖嘔心瀝血,成績斐然。
革命活動
抗日勝利後的1946年5月,黃紹竑調離,沈鴻烈接任浙江省主席,調余森文去溫州地區當專員。當時余森文猶豫未決,正在考慮去還是不去,地下黨組織派人來和他聯繫:「應該去。」這有利於浙南特委在該地區的地下工作。於是當年6月,余森文就帶了一批隨員前往。剛上任,就遇上溫州糧荒——糧商儲備的商品糧不足十天銷售,促成米荒風潮。余森文剛上任,首先要解決這個大問題。他立刻召來糧商大戶翁來料、王純侯、邱白川等人商量,並請他們將現有的儲備全部拿來應付,按戶口定量定價劃區售糧。為避免奸商乘機倒賣,特成立糧食調劑委員會,請當地士農工商兵各界派代表參加,還特請溫州市的歐海中學派代表參加,以監督購糧、售糧及核定戶籍人口等。另再組織人馬,主要是糧商去上海市場採購,和去瑞安、平陽縣等農村向富戶購買儲存的餘糧以保證供應。這些措施一經落實,十天後,糧食市場平穩,一個月過後,新谷陸續上市,糧荒風潮基本解決了。
發生糧荒的同時,又發生了甌海中學學生搗毀《浙甌日報》館的事件。原因是《浙甌日報》、《溫州日報》刊出了「溫州市民夾道歡送」離任的反動專員張寶琛的不實報道。因為張寶琛的許多政策十分反動,背離民心民意,加之向來以糧食出口或轉銷外地的溫州,也因張寶琛縱容奸商大戶囤糧居奇,抬高售價,民眾早已憤忿不滿。張寶琛離溫之日,只有幾個奸商污吏去湊熱鬧,而報館卻登出「夾道歡送」。學生前去報館問訊,而報社人員又仗勢欺人,無禮斥責學生,因而大批學生蜂擁而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竟將《浙甌日報》館的全部印刷機和排字房搗毀。社長徐世康、《溫州日報》社負責人方又圓及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邱鳴和等不明事理,也來專署向新上任的余森文專員投訴,造成和學生雙方互不相讓,劍拔弩張。余森文針對這一觸即發之勢,先向雙方言明:「作為上級領導,我認為雙方必須先按下『敵對』態勢,各自進行檢討,切不能動刀、動槍,應該和氣相處為好。他先批評了作為社會輿論的報刊,「要以民為本,真實報道事件本身,不能利用媒體來邀寵。事實真相最能說明問題,最能感動別人,不能欺騙民眾。這是本次『搗報事件』的起因。」接着他也批評了學生:「你們有意見,代表民意反映事實真相,要求該報第二三天登出『道歉』文章,不就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去搗毀報社的印刷機和排字房呢?這不就把小事鬧成大事了嗎?看來雙方都有錯,但不是『敵對』,盡可以談判,相互道歉。《浙甌日報》是縣黨部邱書記長的下屬,而甌海中學的董事長也是邱書記長兼任,作為兩個下屬的領導,內部的事內部解決,何必鬧得滿城風雨呢?搗毀的物件由縣黨部出錢買回來,搗毀東西的學生年幼無知,不知道這種行為的嚴重性,學校給予記過、警告或最嚴厲也只能給予轉校讀書,開除則誤了年輕人的一生,而失去了改過的機會。」
經余森文這麼一勸解,沖天怨氣基本平息了。《浙甌日報》社長徐世康有了余專員的「由縣黨部出錢買回」被搗毀的印刷機器和排字房,基本上滿足了要求,也就不再提什麼要求了,而甌海中學領導人也真的怕事鬧大了,別說安心教書,恐怕要居無寧日了,所以同意警告或記過來處分鬧事的學生,不再堅持「開除」學生了。《溫州日報》的方又圓自知有幸未波及本報館,但也怕事態發展後,災禍怕亦難免,既然專員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不再堅持嚴辦學生了。學生對余專員的處理方案也表示同意,同時對《浙甌日報》社長徐世康表示了道歉。
搗報風潮後不久,學校放暑假,有不少進步學生要去浙南的暑期青訓班?中共浙南特委開辦?學習,溫州市學生會主席陳道明和王增榮有意將此事請示他。余森文為了團結青年學生,不但不制止,反而給予鼓勵,說:「青年人應多向社會學習,放眼四方,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裡,鼓勵他們走向社會去多學習,多看看,可以增強自己的判斷、分析能力。即使吃了虧,也是吃一塹,長一智。」這樣一來,這些學生更親近余森文了,有許多新鮮事都願意向余森文反映,或提出問題來切磋交談。相互間的距離拉近了,感情也一天天融洽起來了,這為余森文與中共浙南特委的聯繫鋪了一條穩妥的通道。
1946年7月,蔣介石撕毀協議,發出了向解放區進攻的命令,皖浙兩省根據地是國民黨重點進攻的目標之一。省主席沈鴻烈於1946年11月帶着省保安副司令竺鳴濤到溫州召開綏靖會議,部署清剿浙南根據地。面對此事,余森文深感壓力沉重。他是國民黨的左派,反對骨肉相殘的內戰,主張抗日勝利後民主建國,幫助流離失所的抗戰難民回鄉重振家園,過上和平的日子,因此對「剿共」的計劃最為反感。再說與他相識的所有共產黨員個個都是愛國為民的精英,而國民黨的政客,絕大部分是貪污腐敗分子,現在卻要去「清剿」愛國為民的精英,這讓他非常反感,毫不猶豫地站到了共產黨一邊。於是他將在綏靖會議知道的「清剿計劃」、省保安隊、地區和各縣的兵力部署、槍枝彈藥、甚至會議記錄,全部交給何興邦?共產黨員?拿給陳道生、王增榮連夜趕抄立即送交中共浙南特委書記龍躍和胡景針同志。讓他們接訊後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討對策,作出相應的部署。結果使省保安四團團長陳祖康和溫州專署副司令陳志堅的清剿部隊全部撲了空,又不敢深入解放區根據地。他們轉了20多天,先後撤回,毫無收穫。
1947年初,沈鴻烈又在文成綏靖區的大岩和括蒼的楓林各設一個指揮部,大岩由黃雲山負責,楓林由吳萬玉負責,各率一個連,還要溫州專區和各縣保安部隊,由省保安司令部統一指揮,避開余森文?兼專署保安司令?,去進行清剿。但專署和各縣保安部隊都有餘森文的親信,隨時將清剿行動和計劃密告余森文。所以,國民黨的清剿行動往往徒勞無功,使解放區根據地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不過,那些清剿的國民黨部隊往往拿老百姓出氣,以「通匪」的罪名殘害了不少老百姓,也使余森文深感內疚。為了替老百姓的生存着想,浙南武裝也開始反擊,對較弱的敵自衛隊進行突襲,收繳他們的槍支彈藥,對俘虜實行教育後釋放,或爭取他們起義、投誠,收到不少實效,使他們不敢隨便騷擾老百姓。
1947年10月,沈鴻烈第三次來到溫州,要余森文陪同他去楓林視察。他們坐船沿楠溪江直抵楓林鎮,浙省保安部派了一個連去保衛安全。看到這一帶山高林密,形勢險要,出去視察的人員還感到自己不安全,還談什麼清剿?回到溫州後,沈鴻烈說:「地形如此複雜,這麼一個指揮部,起不了什麼作用;抑制解放武裝力量向城裡滲透,作用也不大。」後來,沈把文成和楓林這兩個綏靖指揮部也撤掉了,改用分工負責的方法由地方自己去保衛。沈決定由省保安四團集中力量專門對付浙南遊擊隊,以圍困的辦法使游擊隊難以向城裡滲透。沈的這些計劃和行動,余森文又及時通知了浙南特委。龍躍書記和胡景針知道後也採取了相應對策,使得敵人無法施展力量而相持下去。
1947年5月,全國「反迫害、反飢餓、反內戰」出現高潮。溫州學生也於6月3日舉行大遊行。事前學生通過陳道生通知了余森文。余要求學生們不要打報館、打機關和打商店,儘量避免與軍警衝突,以免自身受到傷害,爭取報館和商家對學生予以支持,並派專署警衛隊暗中保護學生。這時溫州中學校長金嶸軒,甌海中學谷寅侯也來找余森文。余對他們說:「你們不要管,裝作不知道。南京都管不了、制止不了,何況是我們溫州。」結果學生遊行示威從上午到下午,還開了大會,但未出事故。事後,地方士紳和商家劉景晨、柯逢春、楊雨農等反映:「余森文有辦法,各地的『三反』遊行都出了事,而溫州卻沒有。」甚至說:「學生聽余專員的話,有餘專員在,市內出不了亂子。」學生和家長也很滿意。但國民黨部有議論:「余森文軟弱。」軍統和中統特工則說:「放縱。」 余森文在溫州專員任上,通過學生與浙南特委取得了聯繫。上海局也特派史林峰和唐為平前來協助余森文工作。余把史林峰委任為專署視察員,住署內,唐為平任溫州工業學校教務長,住校內。這樣,余森文和浙南特委的聯繫不斷,使得反清剿工作順利進行。1947年夏,余森文去省府杭州開完會後,借去上海訪友為名,專門去拜訪中共上海局統戰部長張執一,得到對時局的分析指示和對從事地下工作的指導:隱蔽自己,密切聯絡,隨時行動。利用原有朱家驊的政治背景和敵人相互間的矛盾來開展對敵鬥爭,才能萬無一失。當時確實由於國民黨省府及其下屬官員,都知道余森文的背景有朱家驊,從未懷疑他與浙南特委地下黨有聯繫,加上余森文本人的幹練、明智及公共關係,所以開展地下鬥爭比較順利。
余森文在溫州專員任內是國共內戰激烈的時候,不比在麗水專員任內。麗水時是抗日戰爭期間,可以國共兩黨合作名義進行地下工作,掩護和營救地下黨同志。可是在溫州專員任內,在激烈內戰中,要進行地下工作,特別是掩護、營救被捕的地下同志,如設法營救專署報務員湯家傑、夏文俊等人,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這時朱家驊對他已不信任了,黃紹竑離開了,新任省主席沈鴻烈對他又不信任,可以說在溫州的地下工作難度是很大的。 余森文是英國留學生,會說英語,又有水利知識。浙江省擬在新安江建水電站,就委派余森文去浙西淳安任專員,兼水利發電站的指揮,以便能經常與美國水利專家商討建水電站的問題。而這時中共上海局為打通皖南到上海的秘密交通線,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員會書記張執一特約他去上海面談。確定安插史近愚?林峰?任專署秘書,以便掌握國民黨特務活動的情況;安插唐為平去威坪區當區長,負責打通皖南到上海的秘密交通線。又調李家征、張友久、汪伍新、李長風等人同到淳安去共同開展工作。於是1947年冬余森文又走馬上任去了淳安。不到一年的時間,浙西的根據地和游擊隊活動有了很大的擴展,秘密交通線已建立和健全了。 余森文在淳安任專員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全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民黨在內戰中,被消滅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解放軍由相持階段轉入反攻的時機已經到來。江、浙、皖的國民黨反動部隊由清剿式的進攻轉入點線的守勢,處處挨打,已成了驚弓之鳥。 [1]
人物簡歷
1904年11月20日 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
1922年 考取南京金陵大學本科(農林科)。
1925年 轉入廣州中山大學農學院。
1927年 任汕頭第一中學高中部主任,理化教師。
1928年 任中山大學英文系助教,浙江省地方自治學校、浙江省警官學校教員。
1930年 任海同濟大學註冊部主任。
1932年 任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交通部職工事務委員會主任。
1934—1935年 任中國交通部國際電信局倫敦專員,並就讀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生)。
1936年 任同濟大學教導長兼附中主任。 1937年 任浙江省第九區(麗水)行政督察員。
1938年 創辦《民生日報》,任社長;創辦麗水地區林業學校,任校長。
1940年 任浙江省第四區(淳安)行政督察專員兼街口水力發電站指揮。任浙江省政府設計考核委員會委員。
1946年 任浙江省第八區(溫州)行政督察專員;兼永瑞平水利委員會主任;創辦溫州工業職業學校,任校長。
1949年 任杭州市工務局副局長。
1949年-1956年 任杭州市建設局局長。
1956—1959年 任杭州市園林管理局局長。
1962年 任杭州市副市長。
1978年 任浙江省建設委員會顧問。
1992年3月25日 逝世於浙江杭州市。
主要論著
1 余森文.關於城市園林綠化問題的探討.城市建設,1953,6.
2 余森文.森林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作用.浙江日報,1962,12月6日.
3 余森文.充分利用本省的野生植物資源.浙江日報,1965年9月7日.
4 余森文.關於造林工作的幾個問題.浙江日報,1966年3月17日.
5 余森文.杭州城市建設的幾個問題.杭州園林,1982,1.
6 余森文.淺談杭州的市樹、市花的評選與賞析.杭州日報,1983年6月.
7 余森文.把黃山與千島湖規劃建設成為國家風景旅遊中心的建議.建築學報,1982年,7.
8 余森文.普陀山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及其他,浙江省科技協會編印普陀山規劃建設考察報告,1983年7月.
9 余森文.園林植物的配置藝術.兼談古代園林植物配置藝術的繼承與創新.建築學報,1984,1.
10 余森文.從杭州城市景觀設計看西湖高層建築.建築學報,1986,10.
11 余森文.杭州西湖,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12 余森文.城市綠化與生態環境.中國園林,1986,3.
13 余森文.杭州園林建設的回顧.西湖風景園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4 余森文.談談植物園的性質、建園方針與任務.余森文園林綠化論文集.浙江省園林學會,1988,12.
15 余森文.園林建築藝術的繼承與創新.北京:中國園林,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