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余永富 (1932年9月30日 - ) 河南南陽人,中共黨員,中國選礦工程專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1956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選礦系,1956年分配到長沙礦冶院工作,現任長沙礦冶院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余永富院士長期從事難選紅鐵礦、大型多金屬共生礦及稀有金屬選礦研究,在武鋼大冶混合型鐵礦(磁鐵礦、赤鐵礦、菱鐵礦)鐵礦石選礦新工藝新設備研究,包頭白雲鄂博大型多金屬礦弱磁―強磁―浮選回收鐵、稀土礦物選礦新工藝研究,河南舞陽鐵礦及首鋼秘魯鐵礦選礦研究等工作中,創造性地解決了選礦生產關鍵技術難題。

余永富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9月30日
  河南南陽南召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人物經歷

1932年9月30日,余永富出生於河南省南召縣。

1952年10月—1956年9月,在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選礦系學習,畢業後獲學士學位。

1956年1月—1962年1月,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陶瓷研究所長沙分所工作。

1958年5月—1958年12月,在北京俄語學院學習俄語。

1962年1月—1978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長沙礦冶研究所工作。

1978年1月—1988年1月,擔任冶金工業部長沙礦冶研究所選礦室副主任。

1988年1月—1995年1月,擔任冶金工業部長沙礦冶研究院選礦室副主任。

1995年1月,在長沙礦冶研究院工作,同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2001年1月,擔任武漢理工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學習工作

1956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選礦系,1956年分配至長沙礦冶研究院工作。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稀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學會理事。歷任冶金部長沙礦冶研究院(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冶金部長沙礦冶研究所)選礦室助理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長沙礦冶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濟南大學等兼職教授;1986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3]

學術成就

余永富院士。先後取得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十餘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主持武鋼大冶鐵礦混合性(磁鐵礦、赤鐵礦、菱鐵礦)鐵礦石選礦工藝研究,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針對包頭白雲鄂博鐵、稀土、鈮、多金屬礦山進行了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研製完成弱磁-弱磁-浮選綜合回收鐵、稀土選礦工藝流程;使包鋼的選礦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被列為1992年全國十大科技成果之一,並在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包鋼現流程鈮的回收利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鞍山貧赤(磁)鐵礦選礦新工藝新藥劑新設備研究及工程應用"獲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 "鞍山貧赤(磁)鐵礦選礦新工藝新藥劑新設備研究及工程應用"獲2003年度冶金科技進步(冶金部)特等獎,並在200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產鐵精礦提鐵降硅系統研究及工業生產實踐"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論文近100篇。

科研成就

余永富為武鋼大冶鐵礦混合型鐵礦石磁選新設備、新工藝解決了無法生產的技術難題;研製成功中國國內外獨特的選礦新工藝,解決了長期制約包鋼鐵及稀土生產的白雲鄂博多金屬礦選礦難題;針對中國鐵礦山及煉鐵現狀,首次提出在中國鐵礦山開展「提鐵降硅」建議及研究,指出降低鐵精礦中硅含量的重要意義,對中國高爐實現「精料方針」有指導作用。

據2020年4月中南大學校友總會官網顯示,余永富主持武鋼大冶鐵礦混合性(磁鐵礦、赤鐵礦、菱鐵礦)鐵礦石選礦工藝研究,研製了弱磁選—強磁選新工藝及新型工業用強磁選機,並投入生產;並針對包頭白雲鄂博鐵礦難選特性,提出了「磨礦基本單位、磁選分組、浮選分選、鐵反浮連生體、稀土(鈮)逐一優先浮選分離」的獨特選礦方法,研製完成弱磁—弱磁—浮選綜合回收鐵、稀土選礦工藝流程;使包鋼的選礦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余永富曾從事過湖北大冶、河南舞陽、福建鐘山、包頭白雲鄂博等鐵礦選礦工藝流程的研究,在紅鐵礦、多金屬共生礦及稀有金屬礦等選礦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主持的武鋼大冶鐵礦混合性鐵礦石選礦工藝研究,研製了「弱磁選—強磁選新工藝」,按這個流程建成的生產線投入使用後,年處理混合鐵礦石能力達200萬噸。

余永富
余永富:礦石中取「真金」

2000年,針對中國鐵礦山鐵精礦質量差,影響高爐煉鐵效益的現狀,余永富研究提出中國鐵礦山選礦應以提高鐵精礦質量(提鐵降硅)為發展方向,使中國鐵礦山選礦出現了新局面,使國產鐵精礦質量普遍提高到一個新的標準,為中國煉鐵工業產生了經濟效益。 科研獲獎

獎項榮譽

余永富院士在1985-1997年間,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冶金部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獎6項,其中"包頭白雲鄂博大型多金屬礦弱磁-強磁-浮選回收鐵、稀土礦物選礦新工藝研究"1992年評為全國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86年被評為湖南省勞動模範,並獲全國總工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5],1989年被評為湖南省特等勞動模範[6],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7]

這位被我國冶金界稱為"選礦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在過去40多年中曾從事過湖北大冶、河南舞陽、福建鐘山、包頭白雲鄂博等鐵礦選礦工藝流程的研究,在紅鐵礦、多金屬共生礦及稀有金屬礦等選礦領域,取得了多項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成果。他主持的武鋼大冶鐵礦混合性鐵礦石選礦工藝研究,研製了"弱磁選-強磁選新工藝",按這個流程建成的生產線投入使用後,年處理混合鐵礦石能力達200萬噸,前4年就贏利2100多萬元。他參與主持研究的"包鋼鈮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及產品開發與應用"獲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還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6年獲"湖南科技之星"榮譽稱號。但是,他沒有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仍然堅守在選礦試驗現場,並在包鋼鈮資源選礦新工藝和雙提一降(進一步提高鐵精礦品位、回收率,降低雜質含量)的科研攻關取得新的突破,使白雲鄂博的選礦技術呈現出更光明的前景。並撰有《武鋼大冶鐵礦的提高鐵精礦品位提高回收率實驗研究報告》、《白雲鄂博氧化礦弱磁-強磁-浮選綜合回收鐵、稀土工業分流試驗》等論文、研究報告數10篇。

社會任職

余永富,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學會理事,中國礦業聯合會高級顧問,中國鋼鐵協會礦山技術委員會顧問。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濟南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礦業聯合會副主任,中國稀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稀土學會礦山選礦分會顧問(理事),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分會顧問(理事)等職務。

人物評價

余永富被中國冶金界稱為「選礦王「 。(中南大學校友總會評) 余永富積極樂觀、追求卓越的人生態度深深地影響着他的學生,他的同事,影響着他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影響着一代又一代武漢理工大人,他是武漢理工大學永遠的財富和驕傲。(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評)

視頻

黑白礦機與朱位秋、余永富院士簽約合作視頻

參考來源

  1. 選礦工程專家——余永富院士 ,考研秘籍網
  2. 余永富 ,中國工程院
  3. [html 余永富 ],中南校友網
  4. 余永富 ,天下湖南網
  5. 中國工程院院士余永富一行來公司參觀指導 ,新浪網, 2015-06-06
  6. 余永富院士 ,華特粉體網
  7. 余永富院士 ,華特粉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