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

目錄

基本內容

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在全國很有名,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 重慶開縣、雲陽,四川達州的 達縣、宣漢、 萬源等地[1]。相傳,「余門拳」由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創造的「五禽戲」演變而來,經歷代相傳,不斷吸取各代名師的精華,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拳術。明朝中葉已成為 東鄉縣(現 宣漢縣)余氏家族世襲拳術,傳到余有福已是余氏第八代了。

乾隆四十年(1775年),余有福不但繼承了「五禽戲」中的絕妙功法,而且他還向其他門派名師求教,勤奮琢磨苦練,融會貫通,成為當地武藝卓絕的武林高手,聞名於宣漢。余有福既精於內、外兩科,又是東鄉縣武術開派人物,當地向他拜師求教者甚多。

歷史淵源

據了解,東漢末年,名醫華佗被曹操殺害後,弟子吳普、樊問逃離中原,赴雲南研考醫學。途經四川,路宿宣漢一餘姓農家,見主人之父臥病呻吟,便將師傳「五禽戲」中適宜治病功法悉心教授。當吳樊於七、八月後返回時,臥病者早已體健神爽,余萬分感激,請教「五禽戲」全部功法。從此,宣漢遂有餘家練「五禽戲」之說。這種功法歷代相傳,又吸取各家精華,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余氏世襲拳術。清乾隆40年,余氏後裔余有福成為武林高手,聞名縣內外,拜師求教者甚多。在南壩場下場口泡桐樹下設館授徒,世襲相傳的武功始傳外姓,人稱「余門拳」。

龍脈傳承

我們翻閱民國《宣漢縣誌》、1994版《宣漢縣誌》、《南壩鎮志》(1991版)、《四川武術大全》(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等不少文獻,都看到了余門拳的記載。從余門拳誕生到現在,余門拳一直傳承不斷,在世間留下了不少的名師高徒。

由於宣漢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與外省接觸頻繁,南壩鎮更是成了武林高手雲集之地,也造就了丁憲章、鄭道生、丁舉高、席明成、席明義、李志榮等一代又一代的武林高手。源於「五禽戲」的余門拳在這裡有上千年歷史,最終成就了向平、丁承壽、丁憲章、丁奉高、鄭道生、席明義、席明成、席明友等一代又一代的余門拳高手。余門拳因而享譽宣漢、開江、開縣、萬縣、雲陽、奉節、重慶、湖北等地。

余有福曾在東鄉縣南壩鎮下場口泡桐樹(現南昆大橋下邊)設館教徒,其中開江人熊學能和當地人向平、丁承壽、丁憲章成為「余門拳」的重要傳人,熊學能是他的得意門生。赤溪(今宣漢縣天台鄉)董坪向平前往習藝,董坪到南壩30里路,向平來去走河壩,常在河邊以手擊石,以腳踢卵石,苦練19年,腳趾剷平,指甲全無,人稱「九頭獅子鐵腳板」(《宣漢縣誌》民國版),以拳擊柱而瓦落地,平地縱躍而上屋樑。向再傳丁承壽,丁授其子先欽、先錫、先銓。先錫習練最好,先錫復傳其子榮朝、榮謙、榮芹。榮芹即丁憲章。丁憲章,1883年生,自幼酷愛武術,繼承嫡傳秘訣,三十年代任川陝邊防軍國術教官,四十年代常在宣漢、達縣、大竹、重慶等地傳藝授徒,1953年卒於天台。丁憲章之侄丁舉高12歲即隨叔習武,得其真傳,不僅將「余門拳」中各套路精華融為一體,而且有所創新,其套路發展為一馬三箭、火盤架子(翻沉子)、大燕青、小燕青、連掌(四箭)、鏟手、摻手、長錘、七星鏈、二路里虎鏈、馬步雙劈拳、支子、桅子拳、掛印封候等26路(《四川武林大全》載)。具有短手寸勁、借力打力、架勢低矮、發力剛脆、手法多變、攻防嚴密、短小精悍等特點。

解放後,丁舉高(原天台鄉衛生院醫生)系統地將「余門拳」傳於外侄孫顧慶龍(四元)、曾孫丁耀庭[2]。1984年,丁舉高參加四川武術挖掘會議,參如四川省體委傳統武術挖掘工作,1987年去世。與此同時,縣體委在業餘體校等開設武術訓練課程。1992年宣漢縣因余門拳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宣漢縣代表隊參加了歷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大賽等並獲獎。

視頻

余門拳 相關視頻

國術養身堂-南拳的一支-余門南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