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佛樓鎮位於平昌縣南面,與三市(巴中達州南充)四縣(平昌、營山、渠縣、達縣)交界,古稱「四邑之地」,距縣城76公里,是平昌縣較為偏遠的鄉鎮之一,境內幅園面積4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55米,轄8個村、1個居委會、3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3788畝,3938戶,16565人,其中農業人口14988人,2003年人均純收入1350元。是典型的乾旱缺水之地,農業以玉米、水稻、高梁等為主,畜牧業以生豬、山羊等為主。[1]

目錄

簡介

佛樓,一寺廟名,相傳在清初康熙六年,農民辟山墾植,發現一廟宇,廟樓上塑僧佛像,名曰「佛樓寺」,民國建立政權以佛樓為名,1949年10月解放建制,1984年改設鄉,2002年1月改建鎮。

佛樓鎮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紛橫,彼此起伏。全鎮交通方便,公路里程123公里,香佛公路(佛樓至元山)、佛義公路(佛樓至義合)、佛六公路(佛樓至六合)分別可直通達州市、渠縣、營山縣,場鎮商業繁榮,古有「四邑之稱」。境內風景秀麗,古木參天,鐵頂寨、火雞冠、文昌官、覃家河電站、皂角埡(一腳踏三市四縣)等旅遊景點,每年接待遊客2萬多人次。以佛樓特色羊肉為代表的飲食文化,享譽周邊市縣。

勤勞善良的一萬六千佛樓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縣第十次黨代會精神,與時俱進謀發展,奮力實施「食品工業強縣、畜牧產業興縣,勞務經濟大縣」戰略,努力打造立鎮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環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是打造以玉米生豬為紐帶的立鎮產業,積極引導推動農業規模經營,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種植和養殖業;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為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以公路村通工程為重點,修通村社道路,整治出境路,加強場鎮建設和管理,擴大光纖電視、程控電話村通面;三是強化財務管理逐步化解鄉鎮債務,認真紮實落實稅改政策,切實減輕農發負擔;四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真正轉變幹部作風,建立一支廉潔奉公、求真務實的幹部隊伍,樹立好良好的政府形象,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