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佛法,是让人们认识思想、摆脱思想束缚、进行自由创造的教学观照体系

佛法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

(一)善说,如实而说。[1]

(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

(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

(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

(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2]

(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

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佛法1.jpg

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

故知,广义而言,'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上记之外,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乃至于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然狭义而言,则一般所说之佛法多指佛所说之教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法华经序品、金刚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

目录

佛法六名

尊重佛陀所说法门而立之六种别名。(一)善说,以诸法之实相说诸法。如以不善法说不善相,善法说善相。(二)现报,于现世得果报。如朝受

教,夕得道;或夕闻法,次晨得益。(三)无时,不待日月星辰之吉凶,随时即得修道。(四)能将,以正行故,能将众生引至解脱境界。(五)来尝,系应自身证悟,非随他物。(六)智者自知,有智慧之人自能信解。[成实论卷一]

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

[佛学大词典]

三阶佛法

【三阶佛法】

凡四卷。隋代信行(540~594)撰于开皇十二年(592)。又作三阶别集、三阶集录、三阶集、四卷三阶。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亦收录于日本学者矢吹庆辉之'三阶教の研究'别篇。本书为隋唐时代盛行一时的三阶教之根本教典,又为三阶教徒所最尊崇之根本圣典。由于隋唐之时曾多次敕禁三阶教,故本书及其余三阶教之典籍大多湮没不传。然近世于日本京都兴圣寺发现本书之全四卷。另于敦煌出土文物中,亦包含本书卷二、卷三之断片,卷二为史坦因(A. Stein)所收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卷三为伯希和(P. Pelliot)所得,现藏于巴黎国民图书馆。

另据敦煌出土之三阶佛法密记所载,本书之内容有'三大段、十子段、二十五子句'之说,其第一大段就过去之习气而阐明三阶根机之义;第二大段就现在之人而论三阶之邪正;第三大段先就所禀之经教揭示三阶之法有上中下轻重浅深之别,后就悲、敬之二田,阐明三阶之人依境而起行,其损益之情形及其缘由。[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大唐内典录卷十、开元释教录卷十八]

[佛学大词典]

四寸佛法

【四寸佛法】

禅林用语。指一知半解之佛法,盖因不及一尺之故。一般多用以批评暗证之禅者,此类人未能充分理解佛法,故禅林多以'四寸佛法'贬称之。

[佛学大词典]

佛法寿命

【佛法寿命】

即指戒律。戒律乃佛陀为防患佛弟子违犯身、口、意等三业之过失所设立之禁戒,佛弟子若能依之修行,可获得清净,开发智慧,入于各种禅定境界,故知戒律为佛教徒追求正顺解脱之根本。戒律若能久行于世,为代代所奉行,则佛法亦流传久远而不灭,故佛陀曾称戒律为佛法寿命。(参阅'戒律'2909)

[佛学大词典]

佛法真如

【佛法真如】

佛法,指佛所具足之五智、三十七智等智,此智系识大(第六大)之智德;真如,指佛所证之理,此理系地水火风空等前五大之理德。合此理、智二德,即为众生本来色心实相之体性。

[佛学大词典]

净土法门统摄律、教、禅、密之宗

【印光大师指归净土】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1],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2]。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衡量)。(《无量寿经颂》序)

[1]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印光大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

[2]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1],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权宜,变通)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致广慧和尚书)

[1]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

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1]矣。《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念佛恳辞》序)

[1] 兴起:因感动而奋起。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xùn不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更加)宜(应该)挹其高风[1]。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2]。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3]。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4],总(全部,皆)证真常[5]。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印施《极乐图》序)

[1]挹其高风:挹,这里同揖yī,作zuō揖。对它的高风作揖,即仰慕它的高妙。

[2]得预补处:预,参加,加入。补处,一生补处的简称,菩萨阶位的最高位,即等觉位。因经此生的系缚即可补佛位处,故称一生补处。得预补处,即获得加入到一生补处之位。

[3] 群萌:这里指众生。萌,民。

[4]三乘五性: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性,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无性(即一阐提,意译为信不具、断出世间善根之人)。

[5] 真常:真实常住,这里指不生不灭的佛果。

[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附佛法外道

【附佛法外道】

为摩诃止观所举三种外道之一。指依附于佛法而立错误思想者。如华严宗指小乘之犊子部为附佛法外道。摩诃止观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中):'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上引之中,佛法外外道指佛法以外之教,或其信奉者。又虽学佛之教,然其见解与佛法相违背者,称为学佛法成外道。

[佛学大词典]

【印光大师开示附佛外道大略之相】

外道之法,秘而不传,欲说而恐污我口,欲书而恐污我手,但以至诚念佛念观世音,为转彼之法,即不能转,岂为彼所转乎?外道之得以遍行全世界者,以秘密及发恶咒二种,使去此二种则冰消瓦散矣。光本欲略说,恐忌者降祸,姑说其大略而已,魔徒炽甚,无法可设。(复龚宗元居士书二)

今人多多崇尚外道,以外道皆有秘传,实则外道百千万种,但止炼丹运气一道而已。此系保养色身之法,非了生脱死之道。况其名词,多与欲事相似。妄人遂从此造无间业,可痛伤哉。(复金慧畅居士书)

外道均假借佛法之名, 然皆鄙劣不堪。若真遇佛法能了大意者, 彼岂能引诱哉?所引诱者, 皆无知无识之流也。汝父用心于经学多年,惜未遇佛法,仍被程朱所关闭。今既不以光言为谬,则已出关而可为儒释二圣作使者矣。外道通通以炼丹运气为道,其所立传道之章程,已将其道之鄙劣完全揭出。惜世人无知,反由此而争先趋入,如蝇赴膻(shān羊臊气),如蛾扑火,诚可哀悯(所言揭出鄙劣者,即彼各守秘传,及六耳[1]不传道,并欲入彼道,先发反道遭种种恶报之愿等)。 此等邪教,遍满世界。(复郑慧洪居士书三)

[1] 六耳:指有第三者。

彼诸外道,悉事秘密,虽父子、夫妇均不相传。以此秘密,固结愚人之心,任何善知识开导,均不信从。如狗以屎为美,非吃不可。常与人说:"吾师是某佛某祖师出世,吾是某佛某祖师出世。"瞎造谣言,以期得名闻利养。而不计坏乱佛法,疑误众生,生受国法,死堕恶道,从劫至劫,无有出期,其为流弊,可胜言乎?(复某某夫妇书二)

今之各外道,无不以秘传引动无知者入彼教中。将愿入时,必须发誓,以后若反其教,则得如何如何之恶报。实则多多都是骗人之法。而以发誓之故,纵有知其非者,亦不敢或有违背及与表章(明)。甚矣!外道秘传发誓之法之惑人深而羁(jī束缚)人固也。吾佛无秘传之法,一人如是说,万人亦如是说。(复福州佛学社书)

有私相传授之秘诀,即非佛法,即是魔王外道。彼魔王外道之徒,动则上千上万,皆由以私相传受之秘诀,及欲入其门,先发恶咒之术,以迷惑愚夫愚妇,同陷于邪知谬见之万丈深坑,而莫之能出也。(复蔡契诚居士书四)

佛法中绝无秘密不传,亦非要口传心授之事。外道邪徒,本无道理,以秘而不传,诱人入彼道中。若公开不秘,则人皆知其陋劣,便无人依从彼矣。(复唐陶镕居士书)

若真有口传密授之妙法,其人即是魔王外道,当远避之不暇,又何可欲向彼求此法乎哉?(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佛法大明录

【新编佛法大明录】

凡二十卷。南宋圭堂居士着。序文有三篇,即:(一)空隐道人于绍定二年(1229)作,(二)自序,(三)江州李居士于端平二年(1235)所写。后序为圭堂所作。至于跋文亦有二篇,一为三山东禅报恩光孝禅寺之道琳,另一为春澄庵之真照,皆于宝庆二年(1226)所作。根据本书之佛法大明纲目知其内容乃由浅至深,从凡入圣,以祖语为根本,以佛经为渊源,以贯穿诸集为发挥,且阐明前圣七百年不言之秘。[济北集卷十七、元亨释书卷七]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佛法生天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传说)佛在波罗捺国为四众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于罗,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于忉利天。见贤愚经十三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品,经律异相四十八。

[中国百科全书]

佛教法宝

经典

《金刚经》

《心经》 《无量寿经》 《妙法莲华经》 《僧伽吒经》 《华严经》 《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称扬诸佛功德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楞严经》 《十万名忏》(藏传) 折叠咒语 《楞严咒》 《大悲咒》 《往生咒》 《六字大明咒》 《准提咒》 《 七佛灭罪真言》 《功德宝山神咒》 《药师灌顶真言》 《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谓初发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萨之行列。《发菩提心经论》说:"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而发菩提心。"

释迦牟尼佛于《华严经》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

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会才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无上梵乘的教法

佛陀的教法的实践,即为八圣道,趋向于烦恼灭尽的八圣道,即称之为无上梵乘。

在南传佛教的佛经中记载:

相应45相应4经/若奴索尼婆罗门经(道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那时,尊者阿难在午前时穿好衣服后,取钵与僧衣,为了托钵进入舍卫城。

尊者阿难看见若奴索尼婆罗门以全白的马车从舍卫城出发:马匹被套上白色的轭、白色的饰物、白色的车体、白色的随从、白色的缰绳、白色的鞭杖、白色的伞盖、白色的头巾、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鞋、用白色的马尾扇来扇风,人们见了后这么说:

“先生!确实是梵乘!先生!确实是梵乘的样子。”

那时,尊者阿难在舍卫城为了托钵而行后,食毕,从施食处返回,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尊者阿难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这里,我在午前时穿好衣服后,取钵与僧衣,为了托钵进入舍卫城。我看见若奴索尼婆罗门以全白的马车从舍卫城出发:马匹被套上白色的轭、白色的饰物、白色的车体、白色的随从、白色的缰绳、白色的鞭杖、白色的伞盖、白色的头巾、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鞋、用白色的马尾扇来扇风,人们见了后这么说:‘先生!确实是梵乘!先生!确实是梵乘的样子。’大德!在这法、律中有可能安立梵乘吗?”

世尊说:

“阿难!有可能!阿难!这是对于八支圣道的同义语:‘梵乘’、‘法乘’、‘战斗中无上的胜利’。

阿难!当正见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志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语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业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命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精进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念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阿难!当正定已修习、已多修习时,有贪之调伏为终结、有瞋之调伏为终结、有痴之调伏为终结。

阿难!以此法门,这能被体会:这是对于八支圣道的同义语:‘梵乘’、‘法乘’、‘战斗中无上的胜利’。”

这就是世尊所说,说了这个后,善逝、大师更进一步这么说:

“凡信与慧,成对的法常为责任,

惭为辕杆,意为绳索,念为守护的驾驶者。

戒为车的必需品,禅定为车轴,活力为车轮,

定为载物的平衡,无欲为帐幕。

无恶意、不加害、远离为其武器,

忍耐为皮甲胄,转到离轭安稳。

这无上的梵乘为自己所产生,

慧者从世间被导离,为必定胜利的胜利者。”

僧俗四众

佛教按照年龄、性别

以及遵守佛教戒律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把信徒们区分为四种人,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被称为"四众"或"僧俗四众"。

四众,全称为"佛弟子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

一、比丘,意思是乞士,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二、比丘尼,意思是乞士女,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后来女子出家为尼成为佛教中较普遍的现象。在古代的许多国家中,都有比丘尼僧团。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三、优婆塞,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这些信众虽然没有出家,但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教义加以约束,遵守"三皈五戒"。 四、优婆夷,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 比丘、比丘尼为出家众,优婆塞、优婆夷为在家众,总称之"四众"、"僧俗四众"、"佛弟子四众"。

佛法大明录

【佛法大明录】

凡二十卷。宋末圭堂居士撰。内容包括明心、净行、破迷、入理、工夫、入机、见师、大悟、的意、大用、真空、度人、入寂、化身、篇外杂记等十余项,皆为著者修行禅法之心得,书中引用八十余种禅录作傍证,以'圭堂曰'来阐明自己之立场、思想,并从禅宗立场来解说'三教合一'之思潮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