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基本著作。阿·叔本华著。1814—1818年间用德文写成。1819年初在德国德累斯顿出版。1844年出版修订本,1859年出第3版。后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中译本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石冲白译,杨一之校。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第1、2、3版序言、正文和附录,中译本51万字。第1版序言主要说明书的特点、结构及读法。第2版序言表达了作者因本书问世后受到冷遇而产生的沮丧心情,攻击了当时在德国哲学讲台上占统治地位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家。第3版序言表达了作者晚年获得盛誉时的愉快心情。附录是一篇批判康德哲学的论文。正文分4篇,题目依次是:“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世界作为意志初论”、“世界作为表象再论”、“世界作为意志再论”。第1、2、3篇阐述了叔本华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他把世界分为现象和本质(自在之物)两部分。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客体)都是认识者(主体)的表象。它们以主体的存在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客体与主体密切相联,二者“存则共存,亡则俱亡”。它们有一条共同的界限,即“充分根据律”。它既是客体的基本形式,又是主体意识中产生表象的根据。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也叫“生存意志”。它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永无止境的欲求。万物是同一个不可分割的意志的表现或显现。意志直接客体化为事物的理念,间接地客体化为事物个体。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科学的认识,对象是表象世界中的诸客体,以认识客体的时空形式、因果性、必然性或根据律为目的。这种认识仅以表象世界为限,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种是直观的认识,主体通过“观审”和“自失”把握事物的本质。第4篇集中阐述作者的人生观(伦理学),认为人生是无意义、无价值的。因为人本质上是意志,而意志意味着欲求、挣扎,所以人生就是痛苦。艺术欣赏会使人暂时摆脱痛苦;永久摆脱痛苦的途径是实行禁欲主义,彻底否定生存意志。

本书全面地阐述了叔本华的基本思想,他以后的著作都是对本书思想的补充和进一步发挥。本书的思想对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和存在主义者都有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阿·叔本华(Auther Schopenhauer 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创始人。曾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柏林大学编外讲师。晚年曾拒绝担任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还有《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论自然的意志》、《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附录和补遗》等。

工具书的分类

工具书[1]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2]

视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相关视频

读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唐加文#
六言六弊第29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常见的工具书术语,新浪博客,2008-11-29
  2.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