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迪
简介
侯晓迪,2003年进入上海交大,并于大三发表了高引用论文;加州理工计算与神经系统博士,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领域专家。创立了基于频域的视觉注意机制理论。是近10年来在视觉注意机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华人博士中单篇学术文章被引用最多的作者,学术论文Saliency detection: A spectral residual approach(发表于CVPR)、Image signature: Highlighting sparse salient regions(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在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1]
人大附中校园黑客
《校园"黑客"侯晓迪》通过对侯晓迪成才之路的描写,展示了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兴趣的培养、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尊重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对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具备创新、探索精神的学生的重要作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超常教育的独特魅力。
年轻的华人AI学者
InfoQ:您在大三发表的论文使您成为华人年轻AI学者里单篇论文引用数最高的人,据说甚至超过很多名校教授,您如何做到的?能说说这里的故事吗?
侯晓迪:Paper第一次投就中,最大原因必须是运气好!学术会议的审稿的随机性太高,哪怕CVPR这样的顶级会议也是如此。审稿人一言不合就把paper据掉的血泪故事听过太多(当然,也亲身体验过)。
文章之所以高引,最大的原因是简单且有效。整个算法只有5行代码,大概是CVPR史上最短的代码实现了。我的5行代码直接写在了paper里,花一分钟抄下来就能获得很不错的效果(截止2012年,算法的准确率在公开benchmark上top 3),大家自然喜欢用。
至于说要想本科发顶会论文,拼的就是投入--全身心的极端的投入。从06年开始直到08年毕业,我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吃住在实验室;翘掉除体育之外的全部文化课;没有节假日,日均工作时间大于16小时;每天无论是自己吃饭走路还是和实验室同学讨论,我的世界就只有"视觉的计算原理"这一件事。
InfoQ:在加州理工读完博士后,是什么原因诱使您选择创业呢?
侯晓迪:对我而言,创业是早在读PhD之初就已经决定了的。我希望能够用更先进的生产关系,试着冲破玻璃天花板,解决一些学术圈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外人看来,Caltech是个标准的faculty的摇篮。但其实,沐浴在加州的资本阳光下,在校内跨领域跨学科合作浪潮的鼓动下,我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却高得吓人。比如我所在的Computation & Neural Systems系,上下三届20位同学中就有4个人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