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侯虞鈞 編輯 福建省福州市人,1941級校友。歷任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化工與工業化學學科組第一、二屆成員 ,國家科委化學工程學科組成員。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7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化工熱力學狀態方程與相平衡方面做了較系統的研究,五十年代與J.J.Martin 共同提出了一個氣體狀態方程,後被稱為馬丁--侯(MH)方程,為國內外許多專著和教科書所引用。並被國內外應用於大型合成氨裝置的設計及其他化工計算中。

中文名 侯虞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福州市 目錄 1 成就及榮譽 2 同名人物 3 附錄 4 生平 5 社會評價


成就及榮譽 編輯 回國後,繼續將MH方程從氣相發展到液相以至固相,並進行方程理論基礎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系統而有成效的成果。曾兩次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993年中國化工學會授予"中國化工學會榮譽理事"。


同名人物 編輯 侯虞鈞,1922年8月出生,化學工程學家。福建福州人。 1941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4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 1955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 浙江大學化工系教授。長期從事化學工程、化工熱力學研究。與J.J.Martin,共同提出氣體狀態方程(後被稱為MH方程),並繼續研究使之能同時適用於液相及固相,成為一個統一的狀態方程式,它已被有效地用於實際生產廠的設計和研究中。從化工到製冷工程、物理及軍工產品,它通用性強,準確度高,有預測性能及理論基礎。從事相平衡、對應態原理、製冷劑、超臨界流體性質、局部組成概念及傳遞性質的研究,都取得一定的成果。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附錄 編輯 侯虞鈞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杭州舉行 2001年04月17日 浙江日報 本報杭州4月15日訊 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專家、化工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馬丁-侯狀態方程的創始人之一、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侯虞鈞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1年4月8日在杭州不幸逝世,享年80歲。 昨日,浙江大學在杭州殯儀館舉行侯虞鈞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發來唁電。教育部發來唁函並送花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送了花圈。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發來唁電,並送了花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務院學位辦公室、中科院駐杭聯絡處也發來唁函。送花圈的還有中共杭州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福州市人民政府等。省政協副主席汪希萱和在杭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部分院士出席告別儀式。侯虞鈞同志的親屬及生前友好,浙江大學師生代表參加了告別儀式。中共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浚生致告別詞。


生平 編輯 侯虞鈞同志1922年8月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個化工世家。1941年,他考入浙江大學化工系學習。1945年畢業後進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院學習,並於1947年獲碩士學位,之後轉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49年獲化工實踐碩士學位。1950年進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1954年獲化學工程博士學位。1956年,他謝絕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盛情挽留,辭掉工作回到了祖國,在原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任職。1962年,他調入浙江大學化工系擔任教授。1981年,被批准為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原國家教委學科評議組成員,原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化工與工業化學學科組第一、二屆成員,原國家科委化學工程學科組成員,並先後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榮譽理事,浙江省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侯虞鈞同志50多年來主要從事化學工程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是我國化工熱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狀態方程、相平衡、溶液熱力學等研究領域卓有成就,為世界化學工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53年在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舊金山年會上,他與馬丁(J.J.Martin)共同提出的氣體狀態方程式,後來被稱為「馬丁-侯狀態方程」,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目前,這一方程已有效地用於實際生產的設計和研究中。馬丁-侯狀態方程通用性強、準確度高,是迄今國內外公認的精確的狀態方程之一,在我國民用工業和國防工業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此外,他還進行了電解質溶液、高分子溶液熱力學性質的研究和吸附平衡及物質傳遞性質關聯的研究,在化工熱力學領域作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


社會評價 編輯 他為國家培養了幾代化工人才,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40多人。他的學生許多已成長為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 侯虞鈞同志忠誠祖國的教育事業,並為之傾注了全部心血。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治學嚴謹、誨人不倦,作風民主、品德高尚。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無私奉獻的一生。他淡薄名利,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為中國化學工程學科,尤其是化工熱力學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上海化工研究院,以及在杭高校等單位也送了花圈。 參加告別儀式的還有:鄭樹、周春暉、薛艷莊等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