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信仰(英語:Faith),拉丁語作 fides and 舊法語作 feid,信仰,是人類特有的、最基本的、最深刻的精神現象,是人類精神領域的核心,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靈魂,是人對信仰目標穩定、持久、排他地追求的精神活動。

信仰,是人的靈魂的自我形象,是人的精神價值的投影,是人對自我本質的探詢,是人對未來生命的追求。

信仰,是人對終極價值的肯定、持有和關懷,是人對其認定的體現着最高價值的對象的堅定信賴和執著追求。

信仰,是價值觀念系統的核心,是對世界和人生應當怎樣的設問、追求與回答,是人對其生存根基的探索與尋求。它不僅關心這種「應當」的現狀,而且要努力超越這種「應當」。這種「應當」不是立足於現實,而是立足於將來,是信仰的獨一無二的價值立場。信仰問題,實質是立場問題,是世界觀問題。信仰主宰人的精神世界,決定人的理想追求,引導人的行為實踐。

信仰,是人類的自我超越。信仰的本質是人作為人的自我超越,是人作為人的獨特價值追求的最高層次表現。它的根本特性是超越當下,指向未來。人是一種有限性的存在,而人的本性卻追求無限,人正是藉助於信仰來實現自我超越。信仰也據此成為人區別於動物的特有的和最高的精神標誌[1]

信仰可以獲得,可以被塑造,也可以被拋棄。雖然有不少宗教對信徒的離開有嚴格限制,但根據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人是有選擇宗教,或選擇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與權利。

目錄

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信仰,是心靈的一盞指路明燈,讓我們在黑夜裡看到光亮,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不會迷失方向。跋涉於茫茫沙漠的駝隊,面臨千難萬險,為什麼能夠執著地負重前行?是因為他們不放棄找到一片綠洲的信仰。所以,沉浮於茫茫的人世,不能沒有信仰。信仰所在,便是感受生活的愛之所在,便是憧憬理想的幸福所在。作為現代人,又怎能不熱愛生活,又怎能沒有信仰?

信仰,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真理武器,是在困難、失敗、絕望的時候能夠帶給我們巨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我們願意快樂地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信仰是一種態度,有信仰代表心底存在着希望。只要我們虔誠地、執著地去追求自己的信仰,美好的希望便永存於心間;只要我們能夠時時想起心中的信仰,便會時刻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好,感覺到信仰的溫馨和神聖。沒有信仰的人,很容易被生活磨難所擊倒,很容易精神崩潰。

信仰,是心靈的坐標。心靈如果沒有坐標,必定會迷失方向。思維如果沒有地圖,必定茫然無措。心靈坐標,或稱心智地圖,是人類思維的參照系。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參考坐標系,思維越活躍,犯錯的可能性就越大。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是心靈的慰藉,是靈魂的歸宿,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礎。美國作家愛默生說:「信仰在於肯定靈魂[2]。」信仰給人類帶來光芒,帶來夢想,帶來尊嚴,同時,幫助人們抵禦心靈深處的黑暗、寒冷、孤獨與絕望。沒有信仰,就沒有關愛,就像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一樣。寧靜深邃與世俗的浮躁總是對立的。信仰缺失的人,生活在世俗的表層,往往執著於功利的精巧計算,常常被蠅頭小利蒙蔽雙眼,浮躁的情緒讓靈魂得不到安寧,急功近利讓心靈折斷了夢想的翅膀。

視頻

信仰 相關視頻

信仰的力量——黨課教育片
《信仰的力量》——最後的囑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