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
修煉,一般指修心煉身。使身體更堅韌、健康。"修煉"兩字合用,多見於道家典籍, 如《鬼谷子》卷下 : 聖人者以知之 內修錬謂假學而知之者也。
修煉 | |
---|---|
另有人用"修練"。"練"字本義為把生絲煮熟,亦指把麻或織品煮得柔而潔白,有加工、精練、練習之意,但通常無"煉"字高溫加熱使物質變化之意。
目錄
基本階段
綜觀修道歷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道源於對生命真理的渴望,是一種通過修正自己行為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精神或神識力量的目的。古代道家通過修道方式,實現超脫生死,斬斷痛苦不以物累,最終實現不老不死,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在,反璞歸真的境界。[1]
'修道' 【中庸章句】 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易經繫辭傳】(上)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太上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綜論) 陽:天、日、男、清、動、長、大、凸、明、外、善…。 陰:地、月、女、濁、靜、短、小、凹、暗、內、惡…。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則善惡亦是道,善惡源於人心當中。又'中庸雲:修道之謂教'。是故'修道'為'修心'矣。[2]
著作記載
修道,至春秋時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兩大派。以孔子為首的儒家繼承和發揚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入世之法。其門徒曾子所著的《大學》,子思所著的《中庸》,闡述儒家的養生修身心法。曾子謂:"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子思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曾子的"止於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調適性情,使之處於中和、至善之地,有益於心身的健康。又如孟子所說的:"人有雞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儒家養生之道要懂得"收放心","養吾浩然之氣"。修道是古人希望長生久視,通過對生命理解和平常對自己身體的觀察,總結出的修煉方法。道家修道之人要看的典籍一般有《道德經》、《列子》、《文子》、《黃帝四經》、《亢倉子》、《莊子》等。
道家以老子為首,其《道德經》已成為道教之祖書。列禦寇的《沖虛經》、莊子的《南華經》、文子《通玄經》,庚桑子《洞靈經》、《河上公老子章句》、《老子指歸》、《周易參同契》,以及後來的"丹經、道書",無不闡述發揚養生修道觀。老子之道其大則無所不包,其細則無所不入。生天地,育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道生"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提倡"虛無"或"無為",虛中有實,無中生有,認為萬物從虛無中來,在養生上則是虛其心而實其腹,從而強其身而壯其骨。"無為"實是無不為,指存無為之心,而行有為之法 (或存有為之心,而行無為之法),即存無守有:"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現在有很多的網站也都在傳播《道德經》等著作,如中國網《道德經》全文[2]、龍騰辟穀論壇道德經 第十五章
修行介紹
代表性體系有: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及蘇非派,基督教,印度瑜伽等。
摺疊編輯本段儒教修煉 經典:《大學》、《中庸》、《孟子》、《十三經注》、《正蒙》、《儒藏》、出土儒家簡帛
儒家功法以心性修養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下手在此,了手補在此。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 "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大學》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盡性",孟子除提 "存心養性"外,又提"盡心"。然此數者,以單提"存心養性"四字較為淺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養性"者,養其本性也,亦即養其天心天性也。人與天俱來之本來心性,無不純乎至善。故只須存養之勿失,勿為後天境地與乎物慾意念所轉,便自可入於聖地而與天合。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為盡心之本,養性為盡性之本。《中庸》除開宗明義標提"天命之謂之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以至誠盡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盡性工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養性,不但為盡心盡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煉心煉性,固須從存養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見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養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後,猶須存之;見之之後,猶須養之,久而彌光。不然,修證工夫,於證得明見之後,固可立地成佛,然於明見之後,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養,即於成聖成道成佛以後,仍不可有一時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動!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爾敗之。故必須守而勿失,死而後已方可。歷來儒家中人,好剽襲佛家明心見性之旨以為用,庶不知儒門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說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說,皆統於道。分於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天地與我同體,萬物與我為一"。言理如是,論工夫則尤然。由靜極定篤中,自家心上,自可證到。大程子曾雲:" 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又雲:"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雲:"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 不可得而聞。"蓋只能默而識之,契而會之也。又程子論及心性時亦云:"自理言之謂之天,自凜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又雲:"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凡此數者,一也。聖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靜、"性即理"說。其實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統歸之於一道;即天下萬事萬物,均無不可打成一片,而統之以道。故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又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修聖,以修道為第一。
夫修聖人之道,貴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說之後,力倡" 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道"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之說,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與"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等心佛一體、佛與眾生一體之說,實深為高遠矣!惟欲真能達到宇宙與吾心一體及天地萬物人我一體之無上境界,不能說以會得此理、說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工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我,無動靜;此則已至由太極而無極境界矣(按:非由無極而太極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務者,外求其道於天下萬事萬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於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故求其道於吾心,自可普萬事而無或遺。孔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足以為道。"《經》曰:"道在爾躬。""道在爾心。"豈遠乎哉?余故常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用佛家語意說則"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當體即得。是故與其倡"心即理"、"性即理",遠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備該萬理,萬理皆歸一道。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軻止,聖聖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除標新立異別開路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之說,宋儒意欲創"理統"以繼"道統",井求之於禪釋;且後分裂道術,各執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千古公案,紛爭不息,延及各家門人,亦復互相攻訐,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事,一經各立門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辯而理愈紛,理愈爭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謂"無事生事"、"無爭生爭"者也。
夫道,寂然無物、無形、無名、無體、無象,遠存於先天之上,近存於一心之內,廣被萬物而無或遺,中應萬事而無不當。故天下萬變萬化,要皆備於吾心,一心不動,肆應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於吾心也。舉心,則性自在其中矣;舉性,則道自在其中矣;舉道,則天地萬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統聖脈,一是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
或問:"心性存養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於物而動,緣於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違於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於靜而長於靜,失於動而亡於動。余故曰:'靜罔不吉,動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謂'一動不如一靜'也。《大易》所謂'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其性體也。所謂'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動,則湛然無物;湛然無物,則洞然虛明;洞然虛明,則有感即應,應而遂通矣。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