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侯晓,1963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中国工程院院士[1]、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

候晓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63年11月
陕西省岐山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副院长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5月11日,侯晓在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被选举为陕西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侯晓长期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主持了国防关键军用新材料芳纶Ⅲ系列纤维研制和应用研究,为中国战略导弹发动机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5日11日,侯晓受聘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3]

目录

个人简介

侯晓(1963.10.08-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宇航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是我国培养的第一名固体发动机专业的工学博士,固体火箭推进技术专家。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型号高能固体发动机、第一个水下复合材料壳体发动机、第一个大型Ⅰ级高压强发动机,主持了国防关键军用新材料芳纶Ⅲ系列纤维研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战略导弹发动机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职期间,发表论文七十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及以上11项,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

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同年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98年被聘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1年晋升为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0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和2003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5] ,同时被授予省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2003年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6]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90年,作为中国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博士,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

2000年至今,任航天四院科技委常委、某型号副总设计师兼固体发动机设计师,现任航天四院副院长。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5日11日,侯晓受聘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侯晓长期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是我国培养的第一名固体发动机专业的工学博士,固体火箭推进技术专家。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型号高能固体发动机、第一个水下复合材料壳体发动机、第一个大型Ⅰ级高压强发动机,主持了国防关键军用新材料芳纶Ⅲ系列纤维研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战略导弹发动机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获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及以上11项[7]

荣誉表彰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同年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98年被聘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1年晋升为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0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和2003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同时被授予省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2003年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西安交大"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固体火箭技术》 编委会主任 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专家咨询委 委员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西北工业大学、二炮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 常委/专业组组长 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事迹

谁持彩练当空舞,呕心沥血铸坚盾

2003年的一天,某火箭发射基地。"1分钟准备!""10、9、8、7……""发射!"顷刻间,一团耀眼的光芒从山脚下升腾而起,漆黑的夜空骤然亮如白昼,神剑喷出炫目的烈焰直冲苍穹,如利剑出鞘,似蛟龙出海,扶摇直插茫茫云霄,挟雷裹电般向千里之外大漠腹地的靶区飞去。"一级工作正常","飞行正常","遥测正常"……20多分钟后,指挥大厅传来消息,神剑准确插入预定区域,发射圆满成功!此时,掌声和欢呼声响彻大厅。

现场指挥大厅里,在欢呼胜利的人群中,该型号发动机总设计师--正值不惑之年的侯晓,更是激动地情不自禁,眼眶里热泪涌出。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他为能把自己的人生与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为能把青春献给强国威、壮军威的神圣使命而感到无比幸福和豪迈!

崭露头角 施展才华

1990年,风华正茂的侯晓作为中国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的博士,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了。有"全国第一"的头衔戴在头上,他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可选择,那些职位中不乏都市的诱惑和高薪的吸引。但他毅然舍弃了繁华的都市,舍弃了令人称羡的高薪,来到地处三线的航天四院,选择了科技兴国、以武御侮的航天固体事业,一干就是13个春秋。

四院41所是侯晓走入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他深知,社会实践是人生最为丰富的课堂。在41所工作的近10年中,侯晓涉足了众多领域:从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到民品市场的艰难摸索,从喷管设计研究到质量管理,信奉干什么就要像一回事的侯晓,凭着自身广博的学识和善学肯钻的作风,每到一岗位,都能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做得扎实而又出色。

候晓
候晓院士

侯晓说话纤声细语,举止文质彬彬,眼镜后面总是闪烁着智慧之光。就是这位文弱书生样子的火箭专家,在科研上却敢与外强争高下,敢向世界先进水平奋起直追。在41所担任研究室主任时,他在主持喷管设计的同时,自己分析、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主动,弥补了因新老交替而出现的断层。他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结合型号研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分离流动、斜切喷管流动计算等问题。对高空喷管地面试验中的分离部位进行了预示并计算了出口参数,解决了研制的急需。作为某课题的负责人,侯晓始终将目光瞄准技术前沿,以赶超先进的勇气,组织解决了可抛式延伸喷管、轻质小力矩柔性接头、喷管设计规范等多个子项目的关键问题,为大幅度降低我国大型喷管的自身重量,提高我国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深厚的理论知识底蕴加之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侯晓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1997年,侯晓被任命为41所副所长。他以前瞻性的目光和思路,在所内组织论证了某固体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制订了三年攻关计划,并加以组织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同样,在超前思路引领下,他还组织开展了某型号预先研究工作。以后的实践证明,该预研项目的开展为四院在该型号市场竞争中占居主动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身先士卒 志存高远

1999年底,面对新型号的上马,四院将侯晓调到院科技委任新型号副总设计师兼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

侯晓是一个谦和、严谨、敏捷、睿智的青年专家。"人应当有远大理想",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走马上任后,身为总师的侯晓立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忘我地工作着。他从设计源头抓起,拟定、审核研制大纲,参与重大技术决策,夜以继日地奔波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和大型地面试验的现场,解决研制、生产、试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组织产品验收、复查、归零,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那是2000年冬日的一个夜晚,窗外寒风呼啸,当侯晓得知固体推进剂当晚要浇铸时,立即和科研生产部有关人员冒着刺骨的寒风驱车赶往现场。为了能随时掌握情况、攻克难关,当晚他和工人们一起,一直坚守在充满危险而又弥漫着刺鼻药味的浇铸现场,坚守在发动机旁,直到凌晨两点确认一切正常后才放心地离去。正是凭着这种视事业重于生命的精神,凭着严谨务实、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侯晓在重点新型号研制的路途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关隘口。

2002年,某新型发动机在总装厂装药后,药柱尾部出现气孔缺陷,需进行人工挖药,灌浆修复。懂行的人都知道,这项任务工艺操作复杂,危险性大,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毁灭性的事故。因此,侯晓亲自坐镇现场,组织攻关。为了清楚了解发动机缺陷部位的情况,他钻到狭窄的发动机燃烧室里仔细观察、分析,随后当机立断采取了新工艺技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燃烧室关键技术,消除了安全隐患。

还有一次,侯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某发动机壳体在总装厂装芯模时,因操作失误把发动机内绝热层砸伤了。为了查看伤情,确定对策,他钻进狭小的仍挥发着刺鼻气味的壳体内观察,清楚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次次科研实践,不仅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天产品,也造就了侯晓等一批科研人员迎难而上、遇挫弥坚的秉性。正是不断的挑战增强了侯晓对新型发动机研制的能力和信心。

敢攻难关 不断跨越

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2001年4月的一天傍晚,某新型发动机与伺服系统联合冷试。当时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喷管技术,难度较大。试验时,摆动部件突然发生漏气,试验被迫中止。在试验现场众多来宾面前,这一失利使身为总师的侯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立即组织了一批设计、工艺和试验技术人员进行攻关。整整两个月时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与大家一起探索多种方案,他大胆决定采用新型黏结剂、新成型工装、新的成型工艺,经过几十件产品疲劳摆动试验,终于攻克了难题,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试制了20多件产品,进行了在最恶劣条件下的摆动试验。忘我的付出和全身心的投入,使原本就清瘦的侯晓又掉了几斤肉,但赢得了试验的最后成功。

侯晓喜欢"新方向"和"新技术",他说没有"新"就没有科学的生命力。新型发动机由于发射环境变化,对产品密封、载荷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且在国内属首次研制,无技术经验可借鉴。侯晓带领设计师系统制定新的设计方案,并采取措施,一个方案不行就上另一个方案,为解决密封问题,他们在模拟壳体上反复试验了几十台,终于突破了这项技术难题。

严格把关 创造一流

在侯晓身上,使命、责任、爱国心这些抽象深奥的字眼早已化成了具体而又实在的内容。在发射场,他经常说,每个设计师都要吃透技术,要自己放心,才能让领导放心、组织放心,才能确保飞行成功。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发射场进行分解再装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他对从发动机上分解下来的零部件,每一项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与设计人员展开图纸,进行对照产品复查、确认,一步一步、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不放过。如发动机装配的腻子用量和密封圈的压缩量,设计工艺人员对此进行计算后,他还要进行核算,确保发动机再装一次成功,确保产品的技术状态与设计图纸一致,确保发动机总装接口尺寸正确,最终零缺陷交付飞行。

侯晓严谨的工作态度,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深受人们敬佩。在发射场进行"双想"时,他发现在文件与实物的对照中,发动机性能数据上有偏差。虽然偏差只有千分之几,有的人认为这点问题对发动机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他认定这会影响正常飞行,要求试验队和后方核对出准确的数据,并将核对后的数据与试验队进行交流,确保了发动机提供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

人生追求无止境,事业拼搏苦亦甜

十几年的工作异常紧张而辛苦,除了繁重的技术和行政工作外,他承担的硕士、博士的教学也是满负荷。他培养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有五人。双肩满挑两副重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国家至上,争创一流"的四院精神是他永恒的信念和力量的源泉。因此,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差不多总是凌晨一两点后才休息。因而十多年来他始终是那么瘦削。但也有例外,当首飞试验成功之后,他紧绷的心才松弛了,轻松愉快地吃得香睡得好。不到一个月,他的体重竟然长了5斤,打破了十多年来体重未变的纪录。

候晓
候晓院士

效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才华。侯晓快人快语,步履匆匆,以忘我的工作节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在设计、研制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在侯晓为航天固体事业不懈追求、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情的同时,荣誉和掌声也悄然而至,1995年,侯晓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受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00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被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他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与耀眼的光环和骄人的业绩同时到来的,还有一些外省单位的高薪聘请,然而这些都被侯晓敛容婉拒了。

志存高远,满怀憧憬的他始终勉励自己:争分夺秒,再立新功。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他依然迈着那匆匆又匆匆的脚步,行走在科研生产的第一线。中国航天大军奋勇向前、人才济济,侯晓无疑是这个群体中的闪光人物。

掉几斤肉也值

一次联合试验失利,身为总师的侯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组织人员进行攻关,在恶劣条件下整整攻关了两个月,原本就清瘦的侯晓又掉了几斤肉,但最终赢得了试验的成功!

无奈嫁个工作狂

视侯晓为"工作狂"的妻儿,很少能与他同享天伦之乐。一年365天,妻子难有一两次与他上街。一次妻子生病,侯晓赶到病床前只坐了不到10分钟,就将病中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留给了年迈的岳父岳母,又去忙工作了。

差点漏掉的生日

2003年的一天,他在基地全身心投入型号飞行试验工作。发射成功举杯相庆时,家里人打来电话告知,今天是他40岁的生日,他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 当年为了固体事业,他告别都市,舍弃高薪,来到三线。很多人不知道,看似平常的他,竟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第一位博士。

■ 首飞试验至关重要。试验前,身为发动机总师的他说了几个词概括自己的心情:光荣、艰巨、信心、成功!

■ 前不久,一项飞行试验成功,做事从不张扬的他豪迈地赋诗一首:"雷霆滚过大地,神剑射入长空;今日雕弓满月,敢平寇蹄狼烟!

参考来源

  1. 侯晓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2016-01-12
  2. 侯晓 ,中国工程院
  3.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受聘为北理工宇航学院院长 ,北京理工大学, 2020-05-12
  4. 侯晓院士 ,中国院士管
  5. 侯晓-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介绍 ,MAIGOO人物
  6. 侯晓 ,中国工程院
  7.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受聘为北理工宇航学院院长 ,北京理工大学,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