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倪象愷(1684年-1745年)字贊衡,號方山,四川榮縣人,清朝官員。

目錄

生平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雍正三年(1725年)任福建羅源縣知縣。雍正六年(1728年)改任台灣府知府,雍正八年(1730年)再升任分巡台廈兵備道。任內提倡灌溉水力修大目降莊舊埤。雍正 9年(1731),以淡水同知張宏章激變大甲西番,巡臺御史高山檄委員代理。 象愷執以應,俟督、撫兩院兩司行知到日,始轉飭遵照;且揭參彰化試用知縣路以周。高山俱指為專擅,以疏上聞。十年乃解任以去。[1]

淡水同知張宏章激變大甲西番

雍正 9年(1731)大甲西社叛反也是如此,因不堪淡水同知張弘章,指派沉重勞役而起事。番變後,當時總兵呂瑞麟立刻駐兵彰化準備作戰,無乃大甲西社民引已遁入山中,使戰事雖無擴大,但也無法平息。 雍正 10年(1732)臺灣道倪象愷表親為搶功勞,竟殺死前來協助運糧的大肚社民,冒充作亂番眾。這件事引起大肚社強烈不滿,要求懲罰元兇,但清兵敷衍結果,引起大肚附近諸社,像阿束社(彰化)、大肚東社、沙轆社(沙鹿)、牛罵社(清水)、水裏社(龍井)、樸仔籬社(豐原)、阿里史社(潭子)等的不滿,相約起事圍攻彰化縣城。

這件番亂後來因清廷從中國徵調6千名官兵來台,加上岸裏社協助,才得平息。這件極為嚴重的番亂,最後卻在雍正「以番制漢」政策下,被寬容處理。甚至雍正 11年(1733)福建總督郝玉麟等人,奏請建議將主謀叛番三社,大甲社、沙轆社、牛罵社等,約2、3千甲田園土地,歸奪有功漢人。郝玉麟奏稱: 「招墾一事實為有益。除已剿滅之大甲西、牛罵、沙轆三社成熟及未墾之田,約有 2、3萬畝,其餘逼近大路,並毗連民居之荒地,容臣等查明共有若干,作何料理之處,另行給旨。」而《福建通志》則記載,當時雍正的見解:「先是彰化縣剿滅之牛罵等三社田畝,奉旨仍歸番民,部議漢人耕番界田者盡還之,以杜爭擾。」 不僅將田歸還,甚至還將被漢人侵耕的土地奉還。 而對叛亂結果,僅將起事的番社易名了事,將大甲西社易名為德化社,牛罵社為感恩社,而沙轆社則為遷善社,意思是說「以德報怨」。[2]

台灣巡道倪象愷在山上建了「鎮番亭」

八卦山首次出現在史料中是在1717年時所編纂的《諸羅縣志》中,當時稱作「寮望山」或「望寮山」,由於此地緊鄰濁水溪沖積平原,可綜觀彰化邑城,故《台灣府志》曾有道:「寮望山,廣漠平沙孤峰秀出」。1731年,巴布拉族大甲西社原住民聯合了吞霄、沙轆等十餘社在此地發起了大甲西社番亂,為台灣史上最大的平埔族民變,在清廷成功鎮壓後,台灣巡道倪象愷在山上建了「鎮番亭」。[3][5]。1836年,官府在地方士紳的建議下建了「定軍山寨」,並改山名為「定軍山」作為彰化縣城之守軍扼要,而有「定寨望洋」之稱<ref>[https://sites.google.com/a/mail.clps.ntpc.edu.tw/fu-zhi-tai-wan-de-shan/ba-gua-shan


參考文獻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九人物誌,頁121。

《臺灣通志》列傳政績,頁482。 《台南市志》人物誌。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 071636-001號
官銜
前任:
劉藩長
福建分巡台灣道
1731年
繼任:
張嗣昌
前任:
俞存仁
台灣府知府
1729年上任
繼任:
沈起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