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债券保险

债券保险是指债券发行人向第三方的专业保险机构支付一笔保费,保险公司承诺当债券发行人无法偿还合约中约定的债券时,代为偿还本金和利息。债券保险是一项由债券保险商为债券的发行方提供的金融保险服务,一旦债券发行方无法履行偿还义务,债券保险商负责偿清剩余债务。保险服务的目的是令债券具有同债券保险商一样的超高信用评级,从而降低债券的实际利率,降低融资成本。

目录

债券、保险和期货

年金的概念

持续多期的收入称之为“年金” 一份年金就是多期的收入,它的现值--也就是今天的价值之和,跟两个因素有关: A.期数,有多少期 B.贴现率,也就是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价值的转化率 贴现率越高,对未来看得越轻/淡,未来越不确定;贴现率越低,人的耐心更足,看未来更清楚明确 一份10期的年金。贴现率是1%,现值是9块4毛7;贴现率是5%,现值是七块七毛二;贴现率是10%,现值只有6块1毛4 一份期数固定的年金,现值受到贴现率影响,贴现率越高它的现值越不值钱 注:这是假定每天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永续年金:期数无限,价值有限

一份年金期数不是有限的,而是永久的,叫做“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的现值等于一期年金金额除以贴现率

比如一期年金金额是1元,贴现率是1%,现值就等于100元;贴现率是5%,就等于20元;贴现率是10%,等于10元

年金价值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

这是一份每期一块钱的永续年金 离今天越近的收入,占比越高;离今天越远的收入,占比越低。贴现率上升的,这种情况会加剧 70年和999年的土地使用价值有区别,但是区别不大 驳:这没考虑土地价值的升值,而且假定的是每年土地收入不变,每年土地收入都是上涨的,和房租类似

知识产权保护期限不宜过长

专利和版权是政府对知识产权实施的保护,目的是要刺激发明创造的人能够做更多的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的人能够从中受益--最早的几十年,他已经得到了这份年金收入的大部分 驳:产权或版权的收益也许是随着社会发展爆炸性增加

加长版权保护期限,米奇老鼠“功不可没”

由于米奇老鼠的推动,美国对版权的保护期限,从14年到28年、到56年、到75年、到95年,还会继续增加吗?

经济学家为什么反对米奇老鼠版权延期

美国很多经济学家,如弗里德曼、阿罗、科斯、布坎南、范里安等签署公开请愿书,要求政府不要再给米奇老鼠延期了 这些经济学家赞同保护知识产权,给出这个知识产权不能延期的理由是 A.再延期的垄断租不能再奖励原来的发明创造者,现在得益的是“啃老族” B.继续实施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费用太高 C.促进海外盗版,美国消费者却承担不必要的版权费用

小结

一份年金的现值,大部分现值集中在它前面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面

思考

没有知识产权,人类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是更差,因为没有人再愿意去做发明创造的事情,成本大,收益少。开源软件是要建设一个生态才有价值 债券后回报率上升就是亏钱 从利息理论的角度解释债券

债券的含义

投资者角度:凭债券定期获取利息,到了到期日还能获取本金的证书 发债人角度:一种期票,答应投资人债券到期日,还本还息,对未来付款的承诺 未来的钱根据利息率或贴现率折算成今天的现值,这就是整个债券的概念

利息率决定债券面值(期值)

举债人答应到期日支付固定金额,你今天给他多少钱,就是他接到的债 债券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转让,现值多少钱取决于当前市场利息率的变化 举债人答应归还的钱是固定的!且这份债券的利息率也是固定的!这很重要也是前提! 利息率是期货跟现货之间进行折算的比率,利息率越高现值越低

市场利率越高债券越不值钱

市场利息率下降,你手上的期货更值钱了!市场利息率上升,意味着你亏钱了! 4.政府举债与李嘉图等价理论 李嘉图提出“李嘉图等价理论”,政府需要开销有两个办法:征税和借钱 政府发债和政府征税唯一的不同,是政府强迫以后的人纳税还是强迫今天的人纳税而已

政府是否应该高额举债

<纽约证券>专栏作家克鲁格曼这一派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举债没问题 布坎南发表著作<公共债务的公共原理>驳斥"李嘉图等价理论“,宏观上政府举债是对的,具体是是不对的! 今天借钱的人和今天用钱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明天纳税和收钱的又是另一批人!没人觉得这是一件事情! 经济学家应该争论的核心是政府借债做的是到底值不值得 借债本身不一定是坏事,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政府高额举债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大量转移

小结

债券就是举债人承诺的一种期票、一种期货 市场利息率上升是亏钱的

思考

花自己钱和花别人钱的社会,哪个更有发展潜力 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如果花别人钱是提供的一种基础的服务,那这个社会更稳定!花自己钱是为了享受或者创造价值,那这个社会更有潜力

未雨绸缪:储蓄还是买保险

未雨绸缪就是我们今天要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 储蓄和买保险,都是为了为未来不确定性做准备的办法,他们的异同呢? 1.人的三种风险偏好 三个概念:风险厌恶、风险偏好和风险中性 风险厌恶:不要任何风险 风险偏好:喜欢带有风险的选择,风险越高越喜欢 风险中性: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无所谓 2.储蓄的理由 用储蓄来未雨绸缪,未来可能就会发生两种不同的情况 A.没生病,存的钱还是我的 B.生病了,储蓄被用掉,财富减少 特点是未来的结局是可变的,带有风险的。要么保有这份储蓄,要么就被用掉 3.保险的原理 未来是不确定的,买保险的人知道自己未来面临不同的局面,会有不同的收入 他们是风险厌恶型的人,不喜欢变化;他们想要一种服务,希望自己未来的收入都是一样的 有人有这种需求,就有人提供这种服务,这种服务就是保险的服务 保险公司就是为了专门满足你的需求,向你提供”未来收入一致性“这种服务的机构,是一种商业机构 4.保险服务的三个前提条件 保险公司要提供你所需要的这种”收入一致性“的服务,要保的事情必须符合三个基本的标准:概率性、不相关性和独立性 A.概率性就是不能够是确定的 B.每个投保人所具有的风险是互不相关的 C.概率事件独立于投保人的意愿 保险公司理赔的事件,一定是具有概率性,互不相关,而且是独立的 5.小结 人们对待风险的三种态度:风险厌恶、风险偏好和风险中性;储蓄和买保险的区别 6.思考 商业保险公司能减少社会总的风险吗? 业保险不能减少社会总的风险,有人的动机上来说会增加一些风险,能够重新分摊社会上既有的风险

保险的运作原理

保险公司是一种向客户提供"未来收入一致性"服务的机构。如何提供服务?怎么竞争? 1.保险公司的运作和竞争 假设社会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假设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概率,生病的概率只跟年龄有关,年纪越大概率越高 接受所有人投保,年轻人被年老的人搭了顺风车 2.保险公司竞争招数之一:细分 另外一家保险公司说把人群分为年轻人和老年人,保险分开买;年轻人保费变低,老年人保费变高 第三家公司细分到同岁,直到同一天等等 分得越细,同组人的风险越接近,被别人占便宜的可能性越低,保费越低 提高保险公司产品质量一个重要的办法叫细分,把不同的人的风险做精确的细分 3.人群划分越细,搭顺风车情况越少 人生病不仅跟年龄有关,还跟好多因素有关 精算师就是来仔细区分不同因素造成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从而把复杂的人群进行比较准确的细分 保险公司把人群分得越细,组里被搭顺风车的机会就越少,交的保费就越低,这份保险的吸引力就越高 4.实施歧视符合保险运作原理 歧视就是区别对待,歧视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保险业实施歧视,把人做细分,是一种很正常,符合保险运作原理的做法 根据基因来把人做区分,在美国是非法的,认为人人都应该公平地享受保险的服务 5.保险公司竞争招数之二:加总 保险公司还做加总的事情,每个细分的组,增加每一个细分组成员的人数 根据大数定律,同样风险的人越多,产生风险的数学期望就越准确,离差就越小,保费越低 保险公司双管齐下,同时运用细分和加总。在风险越细越好,组参与人数越多越好之间取一个平衡,提高保险产品性价比,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它的竞争力 6.小结 保险基本的竞争原理就是细分和加总。保险是一种能够自我维持、适销对路、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产品

7.思考 既然买保险是个人的商业行为,为何美国这样的国家强制买保险? 保险是分摊社会的风险,强制买保险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倾向于公平更多,牺牲一部分效率[1]

参考文献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