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蛋龙
偷蛋龙科(Oviraptoridae)又名窃蛋龙科,是群类似鸟类的手盗龙类恐龙,具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嘴部没有牙齿,某些物种具有纤细的头冠。偷蛋龙科的化石主要被发现于蒙古与中国的戈壁沙漠,但是单足龙亚科、更原始的小猎龙可能属于偷蛋龙科,它们多生存于北美洲。偷蛋龙科的体型小,经测量后,大部分个体的身长介于1到2米;某些可能属于偷蛋龙科的化石,体型更为大型。偷蛋龙科首次出现于晚白垩纪的森诺曼阶,约8400万年前,这是最可靠的资料;而可能是偷蛋龙科的小猎龙被发现于早白垩纪的阿普第阶。偷蛋龙科在马斯特里赫特阶末期灭绝。
目录
形体特征
偷蛋龙科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颅骨的结构。偷蛋龙科恐龙拥有短口鼻部,与非常纵深的颌部。偷蛋龙、葬火龙、与瑞钦龙的头顶中线有个冠饰,类似食火鸡的头顶冠饰。其他的明显特征包括:从下颌孔延伸出的骨质尖刺、鼻孔位于口鼻部后方的非常高位置、眼睛下方的非常细骨棒、以及有许多气腔的头颅骨。如同它们的近亲近颌龙科,偷蛋龙科的颌部缺乏牙齿,而是用上颌的两个小型骨质突起物取代。
古生物学
栖息地
目前大部分的偷蛋龙科化石,是发现于戈壁沙漠的沙漠沉积层[1]。在白垩纪晚期,这个地层已是沙漠环境、或是干燥地区。在其中许多挖掘地点,偷蛋龙科化石是相当常见的化石,数量仅次于甲龙类、原角龙科。如果环境许可,草食性动物的数量通常会远超过肉食性动物。干燥地区较多小型动物,而偷蛋龙科比较繁盛,例如西戈约特组(Barun Goyot Formation)与德加多克塔组(Djadochta Formation);气候湿润地区的动物体型较大,而偷蛋龙科比较少见,例如耐梅盖特组(Nemegt Formation)。原角龙科也有类似的地里分布,主要生存于干燥、沙漠环境,可能以质地坚硬、低矮的植被为食。
食性
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偷蛋龙科的食性,它们被认为是草食性动物,某些物种可能偶尔会以其他动物为食。
偷蛋龙科恐龙起初被认为是以恐龙蛋为食,因为曾在蒙古发现一只偷蛋龙正位于原角龙蛋巢之上。90年代的研究显示,这只偷蛋龙其实是位于自己的蛋巢之上,可能是在孵化自己的蛋。另外,曾发现一只葬火龙正位于蛋巢之上,并使用前肢孵蛋。除此之外,还有发现少数偷蛋龙科标本正位于蛋巢之上,而在其中一个蛋巢中发现了一个葬火龙的胚胎。某些研究人员提出,偷蛋龙科会以蛋、具硬壳的软体动物为食[2]。专门以坚硬外壳动物为食的现代动物,常具有宽广、坚硬的喙状嘴、牙齿,以敲碎动物的外壳。偷蛋龙科的颌部边缘薄而锐利,显示它们生前可能有锐利喙状嘴,适合敲开坚硬外壳。偷蛋龙科的喙状嘴,外形最类似合弓纲二齿兽类,二齿兽类是群草食性动物;偷蛋龙科的喙状嘴,也类似草食性的鹦鹉、陆龟。
视频
偷蛋龙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偷蛋龙的秘密!偷蛋龙真会偷蛋吗?,新浪网,2019-05-09
- ↑ 小偷窃蛋龙不是偷蛋而是孵蛋,从此将背上偷蛋的黑锅,世界之最网,201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