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傅绥燕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国工作队成员,FGM合作科学家,欧空局CLUSTER卫星计划RAPID项目合作科学家[2],曾任亚太地球物理学会( AOGS)磁层组学术秘书职务等, 并担任《中国物理快报》等期刊特约编审 .

傅绥燕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
出生 1967 年
陕西省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现任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3]

目录

人物经历

1991 年获得北京大学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从事磁层顶磁重联的数值模拟以及非线性性态研究。1994年1月至6月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访问,建立研究核聚变中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程序。1996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7年赴德国马普高空大气所做访问研究并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1 月毕业于德国不伦瑞克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利用CRRES卫星资料研究内磁层中能量离子

在地磁活动期间的时空变化。目前从事CLUSTER-II卫星能量粒子资料分析工作。

1995 年和濮祖荫教授合作,提出不可压缩涡旋诱发重联是磁流体剪切流系统在互螺度近似守恒条件下的自组织过程的重要观点。近年来通过分析CRRES卫星数据,充分论证了氧离子在大磁暴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发现磁暴主相环电流的非对称性主要来源于氧离子。国际学者评价这些成果"为该领域研究带来了曙光"。

迄今发表论文50篇左右,其中 SCI 收录13 篇。曾获1996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 2000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序第四)。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1988年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学士)

1991年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硕士)

2001年 德国不伦瑞克技术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991.07--1993.04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助教

1994.01--1994.05 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访问研究

1993.04--1996.04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讲师

1996.04--1997.1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副教授

1997.12--2001.02 德国马普高空大气所(太阳系研究所),访问研究

2001.02--2003.04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3.04--至今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2001.10--2008.06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所长

2014.01--至今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党委书记

2015.01--至今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长江特聘教授

承担项目

等离子体片高速流的形成及在磁层活动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195万元 2011年至2014年

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磁层空间暴的能量传输与释放过程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 80万元 2011年至2015年

XXX项目------辐射带电子暴变化过程与机理 总装备部XX973项目 90万元 2010年至2013年

极区大气与空间环境长期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太阳风能量注入过程与模式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 81万元 2010年至2013年

等离子体片中高速流与磁结构的关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 46万元 2009年至2011年

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预报研究-空间灾害性天气的磁层物理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 60万元 2006年至2010年

傅绥燕
傅绥燕

"夸父计划"科学与应用系统论证 航天科技集团 150万 2007年至2010年

学术成果

[1]S.Y. Fu, Z.Y. Pu, and Z.X. Liu, Vortex-Induced Magnetic Reconnection and Single X Line Reconnection at the Magnetopause, J. Geophys. Res., 100, 5657-5663, 1995.

[2] S.Y. Fu, Z.Y. Pu, Z.X. Liu, and Q.G.Zong, Simulation Study on Stochastic Reconnection at the Magnetopause, J. Geophys. Res, 100, 12001-12009, 1995.

[3] S.Y. Fu, Q.G. Zong, B. Wilken, Z.Y. Pu,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ion composition in the ring current, Space Sci. Rev., 95, 539-554, 2001.

[4] S.Y. Fu, B. Wilken, Q.G. Zong, Z.Y. Pu, Ion composition variation in the inner magnetosphere-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torm effects in 1991, J. Geophys. Res. Vol. 106, No. A12, p. 29,683, 2001

[5] S.Y. Fu, Q.G. Zong, T.A. Fritz, Z.Y. Pu, B. Wilken, Composition signature in ion injections and its dependence on geomagnetic conditions J. Geophys. Res., 107(0), 10.1029/2001JA002006, 2002.

[6]S.Y. Fu, Q.G. Zong, Z.Y. Pu , C.J. Xiao, P. Daly, H.Reme,Energetic Particles in the Cusp Region during a storm recovery phase, Survey of Geophysics, DOI: 10.1007/s10712-005-1881-5 , Volume 26, January 2005, 241 - 254

[7] P.Ruan, S.Y. Fu*, Q.-G. Zong, Z. Y. Pu, X. Cao, W. L. Liu, X. Z. Zhou, and P. W. Daly, Ion composition variations in the plasma sheet observed by Cluster/RAPID, Geophys. Res. Lett., 32, L01105, doi:10.1029/2004GL021266, 2005.

[8]W. L. Liu, S.Y. Fu*, Q. G. Zong, Z. Y. Pu, J.Yang, P. Ruan, P. W. Daly, Variations of N+/O+ in the ring current during magnetic storms, Geophys. Res. Lett., Vol.32, doi:10.1029/2005GL023038, 2005

[9]H. Zheng, S.Y. Fu*, Q. G. Zong, Z.Y. Pu, and Y. F. Wang,G. K. Parks, Observations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Beams in the Plasma Sheet, Phys. Rev. Lett 109, 205001 (2012),doi:10.1103/PhysRevLett.109.205001

[10] W.J. Sun, S.Y. Fu*, G. K. Parks, J. Liu, Z. H. Yao, Q. Q. Shi, Q.-G. Zong, S. Y. Huang, Z. Y. Pu, and T. Xiao, Field-aligned currents associated with dipolarization fronts,Geophys. Res. Lett., VOL. 40, 1–6, doi:10.1002/grl.50902, 2013

邀请报告

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

1. Scientific Organizing Committee (SOC) for SCOSTEP's 13 Quandrennial Solar-Terrestial Physics Symposium, 2014

2.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Committee (SOC) for Geospace revisited: a Cluster/MAARBLE/Van Allen Probes Conference, 2014

国际会议邀请报告:

1. Fouth Earth-Sun System Exploration Conference, 2011 in Kona, Hawaii

2.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meeting, 2011 in Taipei, Taiwan

3. Fifth Earth-Sun System Exploration Conference,2013 in Kona, Hawaii

4.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meeting, 2013 in Bristban, Austria

5.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meeting, 2014 in Sapporo, Japan

国际科技期刊编委会委员:

Review Editorial Board of Frontiers in Space Physics, 2014

国际合作观测台站科学委员会委员: Steering Committee of the CIAO Science and Outreach Committee (SOC), 2014

组织与主持IAU(国际天文联合会)公众科学论坛:Public Forum during XXVIII IAU General Assembly, 2012

荣誉获奖

1992年 获光华安泰青年科研成果奖[4]

1993年 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参加者)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814264.html

1995年 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1996年 获得第四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5]

2000年 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加者)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6]

2006年获得由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全国十名之一)

2011年被评选为国际宇航学院通讯院士

2014受邀成为首届"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科学与科普委员会的委员(中方唯一一名)

学术及社会任职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学》、《Frontiers in Space Physics 》编委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3S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担任《JGR》《GRL》《中国物理快报》等审稿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

曾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所长

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党委书记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员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