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锦华
傅锦华(1938年12月29日-2013年2013年2月2日),国家一级演员[1],主演过《刘三姐》、《王三打鸟》、《李双双》等50多个彩调剧目。1960年《刘三姐》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引起轰动。主演电影舞台艺术片《刘三姐》,为苏里导演的经典电影音乐故事片《刘三姐》中刘三姐配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2]。 2013年2月2日因病去世。
傅锦华 | |
---|---|
国家一级演员 | |
出生 | 1938年12月29日 |
逝世 | 2013年2月2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国家一级演员 |
知名作品 | 《刘三姐》、《王三打鸟》、《李双双》等 |
目录
人生经历
早期经历
1938年12月29日,傅锦华出生在融安常胜街的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小商贩,经常在街道的业余剧团唱戏,妈妈天生亮嗓子,从小就教傅锦华唱刘三姐的歌曲,傅锦华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常胜街业余剧团的演员们一起在街上演出。
参加演出
1955年,傅锦华和全国的许多业余剧团一起到北京演出。经过挑选,她参与演出的彩调戏《龙女与汉鹏》和全国其他戏剧一起到怀仁堂演出。由于有到北京演出这样"辉煌"的人生经历,她很快就过关斩将,一路绿灯地进入县、自治州的文工团。1955年4月10日,她进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正式学习彩调。
配音刘三姐
1960年5月是傅锦华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因为她的歌喉让中国的电影多了-部旷世经典。她和蔡秀英等人一起到长春为电影《刘三姐》配音。当时傅锦华一到现场看到七八十人的庞大的长影乐队阵容,真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当时已经起音了,指挥尹升山给了傅锦华几个示意动作,但是傅锦华丝毫没有反应。尹升山觉得奇怪就问怎么回事,傅锦华有点紧张地回答:"那么多人,我不知道跟谁啊。"全场人都乐了。雷振邦笑了:"你不早说啊。"他告诉傅锦华只要跟着二胡等三大件就可以了。
没想到傅锦华一开口就让大家吓了一跳,她的声音甜美婉转又带有山野的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对雷振邦的作曲增加了许多很有特色的装饰音,让歌曲更加美丽动听,富有旋律感。当时傅锦华很担心她的歌声太"野",雷振邦不以为然,他夸奖傅锦华:"刘三姐的歌经常是在山头田间唱的,你的野味就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我要是用我的乐团,他们还不敢喊呢。"就这样,傅锦华三班倒地不停忙碌,终于在一个月里把所有的唱段都录好了。
《刘三姐》四进怀仁堂
《刘三姐》作为一个剧目在同一年能够四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这在中国戏曲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事情。1960年6月到10月《刘三姐》进京演出。为了让毛主席能看上《刘三姐》,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前后共安排了四次演出。头三次演出,由于毛主席临时有事都未看成:第四次,也就是演出团要离开北京前往天津了,演出所需的道具布景都已装上了火车,正当演出团的同志们为不能给毛主席演出而感到遗憾之时,忽然,上面通知,叫演出团马上卸车立即进怀仁堂装台演出。第四次.毛主席终于来看戏了。毛主席在看戏的过程中几次为《刘三姐》演出团的精彩表演鼓掌欢笑,他高兴的时候不停地拍打着大腿。当演到刘三姐骂媒婆的时候,毛主席还伸手指着舞台和身边的同志说:"演得不错啊!"
因病逝世
2013年2月2日,为电影《刘三姐》配唱的傅锦华因病离世。4日上午,傅锦华的追悼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各地的傅锦华200多位亲朋好友以及粉丝一起,送别这位将生命奉献给彩调的"刘三姐"。除了众人,陪傅锦华走最后一程的还有那首《藤缠树》。
人物评价
"刘三姐"是提及广西绕不开的话题,然而直到今天,许多人知道电影《刘三姐》里刘三姐的扮演者是黄婉秋,却不知道为她配音的是广西彩调剧团的傅锦华。一晃45年过去了,历史在经过漫长的误读后,给了一次正确的提示。2005年6月,傅锦华获当代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对于这样一个迟到的奖,傅锦华感慨万千,但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却是"喜出望外"。
一般来说,一个人心里藏着多少爱,就有多少恨。傅锦华心里没有过多的仇怨,有的只是对彩调的一片痴情的追寻。抛开世事的复杂,她的心一如从前那么单纯。戏剧舞台耀眼的灯光、华美的服装离她越来越远,历史却越来越清晰地记住了她的名字。
徐峻泰是当年电影《刘三姐》里"李秀才"的扮演者。他说,由于自己在电影里有角色,因此对刘三姐的歌声是反复地听,但是刘三姐的歌总是百听不厌。它反映了壮乡人民丰富的文化特征,折射出广西人民深厚的情感,应该成为广西地域文化的象征。而不夸张地说,傅锦华应该是地域文化的一面旗帜,-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