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儲建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儲建國 (1971年 - ) 男, 著名人物,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教授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研究重點為比較政治、政治變遷。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日期----1971年

出生地點----安徽潛山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人物經歷

1988-1992,武漢大學行政管理系,本科生;1992-1995,武漢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生,方向為比較政治制度,畢業論文:《加拿大聯邦制:起源,結構與運作》,1995-2003,於武漢大學任教,1999-2001,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訪問學者,中加學者交換項目:加拿大憲政變遷。

2000- 武漢大學 政治學博士生。2007年10月,被聘為教授,2008年6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6年被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生評為最受歡迎老師之一,是一位具有公共精神與社會責任心的公共知識分子。

主要貢獻

論文

1、《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的定量關係研究述評》,政治學研究,權 威,1996年。

2、《地方民主:可供選擇的反腐敗策略》,中國政治學會年會論文,1996年。

3、《市場經濟、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

4、《中國政治現代化的模式變遷》,江漢論壇,1999年。

5、《政治能量的動態均衡與政治系統的穩定性》,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

6、《有限集權、社會自治與地方民主:溫飽後社會的政治調適》,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

7、《政治能量:一個新的政治分析框架》,《政治學科論叢》(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

8、《全球化與中國的國家整合》,"全球化與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出版,武漢大學與中共中央編譯局主辦。

9、《政治現代化》,載《政治科學原理》,施雪華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

10、《一黨立憲:小康社會的治理體制》,政府高層諮詢論文,2003年。

11、《論馬克思主義的政體思想》,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

12、《托馬斯主義的君主混合政體思想》,政治發展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武漢大學與中國政治學會合辦,2004年。

13、《中國模式的政體之維》,政治思想與政治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吉林大學舉辦,2004年。

14、《中國古代的君主混合政體》,政治學研究,權 威,2004年第1期。

15、《盧梭的民主混合制思想》,法國研究,2004年第1期。

儲建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16、《自由與道德、能力和市場》,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

17、《民情上達的困難與地方人大的功能定位》,人大研究,2005年第6期。

18、《最大化還是相對優勢:社會衝突與和諧的一個原理》,學術前沿,2005年第8期。

19、《論民主的三個層次》,武漢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新華文摘》轉載,2006年第10期。

20、《論培養地方政治家》,學習與實踐,2006年第5期。

21、《從行政吸納到政治吸納:再論一黨立憲》,政治文明與政治體制創新研討會論文,2006年,武漢大學。

22、《政治科學之夢:評〈行為主義政治學〉》,武漢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23、《經濟共和主義:中國精 英應受的洗禮》,全國青年政治學者論壇論文集,中山大學,2006年12月。

27、《毛澤東的混合政體思想》,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28、《論黨內混合政體》,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評論,2007年第1期。

29、《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三層分析》,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1期。

30、《非對稱協商:中國的共和傳統》,當代中國民主路徑研討會論文集,復旦大學,2007年, 《復旦大學政治學評論》,第6輯,2008年9月。

31.《潘維的民主恐懼症》,湖北省政治學年會論文集,恩施,2007年。

32.《第二期現代化的共和主義視角》,政治文明與政治發展研討會,北京聯合大學,2007年8月

33.《第二期現代化與縣政發展》,中部崛起與縣市政府創新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2007年。

34.《先祖的呼喚:中國共和觀念的源頭》,改革三十年來中國政治發展研討會,武漢大學,2008年。

35.《中國憲政變革的一次機會》,《珞珈政治學評論》,2007年第一輯。

36.《西方混合政治思想的演變》,《中山大學政治學評論》,2008年,第3輯。

37.《大部制改革與現代國家構建》,《學習與實踐》,2008年第4期

38.《金融危機的政治學分析》,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會議發言,襄樊學院,2008年10月。

39.《地權改革的四項共和原則》,湖北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發言,孝感學院,2008年12月。

40.《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的社會公平研究》,《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第2期,第二作者。

著作

1、《當代各國政治體制:加拿大》,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彈劾總統》,第一作者,武漢文藝出版社,1999年。

3、《公共預算中的政治》,魯賓著,參譯,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福利》,巴里著,獨譯,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5、《調和與制衡:西方混和政體思想的演變》,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

儲建國
 

來自 騰訊 的圖片

6、《財政危機與代議制政府》,霍夫曼等著,獨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

7、《比較政治:理性、文化與結構》,利希巴赫等著,主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8、《聯邦制:起源、運作與意義》,賴克著,獨譯,內部教學參考。

9、《實證政治理論導論》,賴克著,獨譯,內部教學參考。

10、《發展中地區的政治》,阿爾蒙德等著,合譯,內部教學參考。

網絡發表文章

1、精 英模式的成功與失敗;

2、"實用理性"和"天道共和";

3、五一節紀念:買了馬克思的書;

4、抓民主,促發展;

5、政治改革心一誠,理自明;

6、精 英墮落,災難必至;

7、確定衝突解決的標準和程序;

8、地權改革的四項共和原則;

9、走向新的共和--奧巴馬當選的意義;

10、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共和國?;

11、共和主義是老子 自由主義是兒子;

12、這次思想解放的目標只能是民主;

13、如何走出"黑化"循環?;

14、改革不能讓勤奮本分的人充滿絕望;

15、住房問題應當問責主管部門;

16、高房價威脅和諧社會;

17、釋永信是在反向拯救佛教;

18、治國需要小智慧;

19、中國知識分子政治道德的三線標準;

20、中國人大應該實行記名投票;

21、物價上漲罪魁禍首是建設部2003年的文件;

22、先整黨,再政改;

23、房地產商綁架經濟,中國面臨大危機;

24、海歸到底該報答誰;

25、從新關懷主義到新公民主義;

26、潘維的"民主恐懼症";

27、黑磚窯、野蠻化與地方憲政;

28、房價高漲與政治危機;

29、一黨立憲:縣為關鍵;

30、閒話領導人財產公開制度;

31、我為什麼主張一黨立憲;

32、政治學者的尊嚴;

33、為三分天下做準備;

34、半總統/半議會制是最好的選擇。

課題

1、"經濟排斥與政治容納:和諧社會的平衡原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縱向課題,2005-2007年,本人為負責人。

2、縣級人大的表達功能研究,湖北省教育廳重大項目,縱向課題,2008-2009年,本人為負責人。

3、"加拿大聯邦制的新演變",中加合作項目,1999-2000年,本人為負責人。

4、"《當代西方政治學說》雙語教學",學校項目,2002-2003年,本人為負責人。

5、"英語國家議會比較研究",國家社科項目,縱向課題,1997-1998年,本人為參加人,譚君久教授為負責人。

6、"中國行政區劃研究",國家社科項目,縱向課題,2001-2003,本人為主要成員,譚君久教授為負責人。

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縱向課題,本人為子課題負責人,虞崇勝教授為總負責人,2004-2007年。編號:04&ZD016。

代表性觀點

1、主張以"政治能量"概念替代"權力"概念,將政治學理論從類力學語言中解脫出來。

2、主張以"競爭相對優勢"作為政治學的基本人性假定。

3、主張復興"混合政體"概念的活力,它不僅是西方政體發展中的主流觀念,也對非西方國家的政體發展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4、主張中國憲政民主發展的模式為"一黨立憲",此觀點已經引起較大反響。

主張挖掘並復興中國的共和傳統,推動中國走向第三次共和。

獲獎記錄

1、《市場經濟、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一文獲省級社科優秀論文三等獎,2002年。

2、《政治學原理》課程被評為武漢大學精品課程。

3、獲武漢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2005年。

4、博士論文《調和與制衡的二重變奏:西方混合政體思想的演變》入選武漢大學學術叢書,獲出版資助,2005年。

5、被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生評為最受歡迎老師之一,2006年[2]

參考來源

  1. 儲建國 ,湖北社會科學網
  2. 儲建國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