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傻子张杰(金梅)

傻子张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傻子张杰》中国当代作家金梅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傻子张杰

傻子叫张杰,一个老光棍,今年该有四十多岁了吧。

他的父母都是非常精明的人,不知为何生了个智障儿子。也许是基因变异吧。

张杰还有一个妹妹,很机灵,找了个男人入赘到她家里。男人对张杰很刻薄,嫌他吃得多,还常常责骂他。妹妹也常帮腔,在她心之深处,大约以有这样一个哥哥为耻。只是当着父母亲的面不好发作而已。张杰的父母年纪都大了,重活干不了,也只有受气的份,哪里还能替儿子挣理?对妹夫妹妹的辱骂,张杰如同是个聋子,仍是默默地干活,默默地劳作,不分昼夜。装车,推粪,浇地,带水,给全家人洗衣服,帮妹妹带孩子。在我们村里人看来,张杰的地位就跟古代的奴隶差不了多少。但既是傻子,就过傻子的生活。人,不认命又能怎样?

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有时碰到张杰一个人在埋头干活,我们便一窝蜂似的凑上去寻他开心。最常问的是他的名字,他并不恼,停下手里的活,喃喃自语:“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李刚?不对。王二?也不是?我叫什么来?”看来他的傻是真的。寻思半天,终于想起来:“啊,我姓张,叫张杰。”有伙伴逗他:“张杰?这两个字怎么写呢?你不是会写吗?教教我们。”他便找根小枯树枝,在地下一笔一划地写给我们看。不过,他写得挺对的,字也很清秀工整。有时字没写完,他的母亲见我们寻他儿子开心,就拿把扫帚直冲我们而来,嘴里骂着:“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再寻我儿子开心,我揍死你们!”又骂张杰:“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别跟这帮坏小子瞎胡闹,你就是不听。可真是傻到家了!”趁她骂儿子的空,我们一哄而散。现在想来,张杰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只可惜那时的我们太不懂得尊重弱者,不知道维护一个人的自尊心。

有一年的夏天,张杰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小外孙被疾驰而来的车撞倒,没到医院就咽了气。父亲也相继去世了。但这些,似乎并没有给张杰带来什么影响,他的日子一如从前,如老牛一样,有干不完的活;如同一只驴子,有拉不完的磨。

偶尔不忙的时候,张杰会蹲在墙跟的一个角落里,叉着手晒太阳。嘴里嘟哝着什么,念佛一般。身上的衣服油乎乎的,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大概有几个月不换洗了。也不知道他一天吃几顿饭。有时家里包了饺子母亲会差我送一碗给他。那时候,我会注意到有晶亮的东西从他满是尘土的眼眶中掉下来。

有一年麦收的时候,父亲不小心扭伤了腰,即使动用联合收割机,也得有个人在一旁照看啊。而母亲却一直是体弱多病的。看着别人家热火朝天地往自己家里拉着粮食,两个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是一筹莫展,要知道,这个季节,上哪能找到个劳力?一个晚上,张杰来了我家,罗嗦了半天,母亲总算听明白了,他要帮我们家收麦子。父母好似遇到了救命稻草,对张杰感激不迭。张杰仍是傻头傻脑的样子。我家十余亩地,张杰一个人跟在联合收割机后面,跑了够几十里路。整袋,扛袋,晒干,入仓,没容父母插一点手。干完活的最后一天,母亲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还预备了老白干。刚开始,张杰固执地不肯入座,经不住母亲再三劝说,才扭捏地坐下了。吃了几口菜,喝了两盅酒,好像就有醉意了。临走时,他结结巴巴地对母亲说:“婶——婶子,我还没老婆呢。麻烦——麻烦你看有没有合适的?”我觉得真可笑,傻瓜难道也想女人么?刚要奚落他,看到母亲的眼神,我吐了吐舌头。母亲答应了,很认真,很郑重。

其后,母亲确实一直在为张杰留意着,好的姑娘自然不可能。但有点残疾的,譬如瘸腿的,驼背的,但人家一听说张杰傻得不透气便一口回绝了。任母亲百般说张杰怎么能干,怎么善良,毫不改口,母亲有时便会常常叹气。我劝她,一个傻瓜,值得为他操那么多心!母亲便训我,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做人要凭自己的良心。

但一些事情却是由不得人做主的。那次回家,母亲告诉我,张杰死了。我一惊,随即释然——一个有着严重智力缺陷的人,早晚会出事。母亲却又在那里叹气,说张杰本不该死的。我问为啥。母亲说,哎,都是命!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村外不远有一条铁路,时常有火车经过。孩子们放学后常常走在枕木上练平衡。那次,有两个孩子又走在上面。突然,一个小孩的脚被枕木旁的铁轨夹住,怎么也拿不出来,急地大哭,而火车此时正从几百米处呼啸而来。同伴见状,更吓得手足无措。当时,张杰正在铁路旁装土,因为妹夫要修猪圈。听到孩子的哭声,张杰好像也不傻了,一个箭步奔到小孩身边,硬硬地把他的脚拽出来,推到铁路外围。回头一看,他的同伴还在原地,又回去救他,小孩脱离了危险,而张杰却再也没有

五七丧那天,村里有好多人都去了,他的妹妹妹夫好像也挺悲伤的,大约因为从此以后家里的活得两个人干了。那两个小孩的父母,更是失声痛哭。母亲特意从扎彩店买了个纸做的花花绿绿的女人送了去,活着没有享受过女人的滋味,去了那边,总该有个做伴的吧。

天堂里的张杰,你还好吗?[1]

作者简介

金梅,笔名我的张爱玲,一个有着少女情怀的教书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