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壺
僧帽壺:中國元代創製的瓷器造型的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明清兩代繼續燒造。有青花、紅釉、白釉器等。
目錄
描述
元代創製的瓷器造型。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
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明清兩代繼續燒造。有青花、紅釉、白釉器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永樂紅釉僧帽壺,高20厘米,口沿作成僧帽形,上配一圓形蓋,口部有槽狀流,腹部圓鼓,曲柄。明永樂、宣德紅釉及甜白製品最為珍貴。清康熙朝多仿永樂、宣德器,亦很精美。[1]
特色
僧帽壺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元代,最早出現時的載體為瓷器。明以後隨着大量瓷器工匠轉移到紫砂器方面的製作後也將此器形移植了過來。並且根據以上原因來看,紫砂圓形僧帽壺的出現時間要早於李茂林,更早於時大彬款,時款應為紫砂工藝成熟後,由製作紫砂器皿的工匠根據紫砂壺成型特點加以改良後出現的結果。李茂林款僧帽壺應和其它兩種是沒有傳承關係的,其出現的理由可以做以下兩點考慮:一,李根據漢地佛寺內僧人實際使用後產生靈感設計而來;二、李根據當時出現的瓷器僧帽壺款式所啟發,進而獨立創作的。[2]
通過從歷史的角度,證明了僧帽壺在歷史上有着並且也應該有它獨特的地位:其一,解釋了壺名的由來,揭示了其與少數民族器用品有着直接聯繫,並且反映出一段各民間交流的歷史。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僧帽壺製作工藝,設計思路轉變的過程。通過它能夠比較清晰的反映紫砂在中國歷史大環境中不斷變化的歷程,說明了「飛把」工藝設計的出處。其三、也展現了佛教傳統中從無帽到有帽,以至於到帽子成為法器的一種演變過程。通過這次對僧帽壺的研究後更發現僧帽壺與傳統文化分不開,它是折射出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的一面鏡子。
僧帽壺是元代創製的瓷器造型。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明清兩代繼續燒造。有青花、紅釉、白釉器等。
溯源
「僧帽」,出家僧人頭上帶的帽子。《佛教大詞典》「帽子」條目記載如下:頭巾、禪巾、菩薩巾,冬季僧侶頭上所戴布制之物。《釋氏要覽》卷下送終篇頭巾條載帽的形制「全長五尺三寸,前面長二尺八寸,背後長二尺五寸。」然而,除南傳佛教僧眾因為天氣的原因基本上未見着帽外,佛教各宗派的帽子又有着不同的形制。
如在大乘佛教裡面有天台、真言、淨土和禪宗的區別,有漢傳佛教和密宗的區別,以國籍論又有中國佛教與日本佛教帽子的區別。早期佛教對帶帽的要求比較規範,《四分律》記載,佛言:「比丘不得裹頭,是白衣法,若裹頭如法治,時諸比丘頭冷痛白佛。佛言:聽以毳若劫貝作帽裹頭。」這段文字記敘的是早期有家僧人不許帶帽子的規定,但是後來因比丘無頭髮,天氣寒冷所以佛祖慈悲允許用毳或劫貝作帽裹頭。即便如此,《大比丘三千威儀經》還規定了「着帽之時,不得對佛作禮。」
佛教典籍中,佛祖雖然規定了是否可以佩帶帽子,但是卻沒有為它規定具體形制。因而流傳到後世佛教中帽子的形狀不單有宗派之分還有國籍之別。中國僧帽壺根據傳器型制主要分三種,其一為明代李茂林款式,其二為時大彬款式,其三為最早出現在紫砂器中的僧帽壺——「高」僧帽壺。經比較以上三款都叫僧帽壺,同一名稱的器形差別卻很大。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從上古陶器、青銅器的使用,漢之後由漆器到瓷器,至紫砂的興起和進步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種影響並隨着社會的發展變的更加複雜。從作品的角度來說每個朝代都會根據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風格而有着自己的特點和變化,比較同一時期的器物是無法找出它們的傳承點和變化原因的時候,轉移到歷史文化的角度上來,而不能僅僅從工藝設計這一點來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