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樓鎮
僧樓鎮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地處河津市東北部,東與稷山縣化峪鎮毗鄰,南接趙家莊鄉,西靠樊村鎮,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鄉寧縣接壤,距河津市區約12.5千米,區域總面積75.42平方千米。
夏禹時,僧樓鎮一帶建有古冀國,稱冀邑;2002年4月,由僧樓鄉改為僧樓鎮。截至2018年末,僧樓鎮戶籍人口為53808人。截至2020年6月,僧樓鎮下轄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李家堡村。 2018年,僧樓鎮有工業企業69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個。[1]
目錄
建置沿革
夏禹時,僧樓鎮一帶建有古冀國,稱冀邑。 隋唐時期,廟宇林立,僧侶眾多,改為稱僧樓。 元明時期,稱樓里鎮。 1949年,歸河津縣第三區政府管轄。 1953年7月,分屬南午芹、張吳、北王、僧樓、方平五個鄉。 1956年3月,合併為南午芹、張吳、僧樓三個鄉。 1961年,設河津縣僧樓公社。 1984年9月,由僧樓公社改為僧樓鄉。 1994年,屬河津市。 2001年3月,張吳鄉併入僧樓鄉。 2002年4月,由僧樓鄉改為僧樓鎮。
區劃沿革
2002年4月,僧樓鎮下轄24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下轄李家堡、北午芹、人民、忠信、旭紅、尹村、侯家莊、馬家堡、劉家堡、北方平、南方平、艷掌、賀家巷、小張、北張、閆家洞、琵琶垣、張昊、史家窯、張家堡、賀家莊、郭莊、北王、北王堡24個行政村。 截至2012年,僧樓鎮下轄北午芹、旭紅、忠信、人民、李家堡、馬家堡、劉家堡、東侯家莊、尹村、北方平、南方平、張吳、北張吳、琵琶垣、閻家洞、賀家巷、艷掌、小張、北王、北王堡、郭莊、賀家莊、張家堡、史家夭24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僧樓鎮下轄19個行政村:李家堡村、北午芹村、人民村、忠信村、旭紅村、侯家莊村、馬家堡村、劉家堡村、尹村、北方平村、南方平村、張吳村、呂梁行政村、小張行政村、艷掌村、北王行政村、郭莊村、賀家莊村、鎮人民政府駐李家堡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僧樓鎮地處河津市東北部,介於東經110°32′—110°50′和北緯35°8′—35°17′之間,東與稷山縣化峪鎮毗鄰,南接趙家莊鄉,西靠樊村鎮,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鄉寧縣接壤,距河津市區約12.5千米, [1] 區域總面積75.42平方千米。
氣候
僧樓鎮屬暖溫帶大陸性黃土高原氣候,受季風和內蒙沙漠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多風,春季略長於秋季,冬季略長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3.5度,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12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28.2小時,年平均風速2.1米/秒。
自然災害
僧樓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0.7次,主要發生在6—9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8月19日北方平村,造成17家房屋倒塌,48家房屋進水,部分房屋出現裂縫。
自然資源
2011年,僧樓鎮有耕地32200畝。
人口
2010年,僧樓鎮總人口52176人,其中農業人口50200人,非農業人口1976人,人口主要以漢族為主。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總人口522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41人,城鎮化率4.29%;另有流動人口480人。總人口中,男性27103人,占51.92%;女性25097人,占48.08%;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僧樓鎮人口出生率9.84‰,人口死亡率3.64‰,人口自然增長率6.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4人。 截至2017年末,僧樓鎮常住人口為53823人。 截至2018年末,僧樓鎮戶籍人口為53808人。[3]
經濟
綜述
1949年,僧樓鎮生產總值為4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4元。 1978年,僧樓鎮生產總值為12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3元。 2010年,僧樓鎮生產總值達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743元。 2011年,僧樓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0194元。 2018年,僧樓鎮有工業企業69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僧樓鎮農業總產值5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9%。僧樓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子、薯類為主。2011年,僧樓鎮生產糧食25459噸。僧樓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等。僧樓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羊為主。2011年,僧樓鎮生產肉類1801噸。2011年,僧樓鎮水果種植面積815畝,產量1224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棗、桃。 2012年,僧樓鎮糧食總產量20090噸,有林木面積11400畝,養殖戶400餘家,其中有規模以上養殖戶77家,投資百萬元以上養殖戶9家,存欄豬11000餘頭,雞23萬隻,羊3100餘頭,牛100餘頭。
第二產業
2011年,僧樓鎮工業總產值為51億元,比2010年增長13%。2011年,僧樓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職工894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8億元,比2010年增長11.5%;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4家。 截至2014年,僧樓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8家,其中產值在10億元以上2家,億元以上6家。主要產業以洗煤、焦化、鋼鐵、新型化工、建材、耐火材料為主;年產焦炭180萬噸,鐵100萬噸,鋼100萬噸,線材80萬噸,水泥90萬噸,耐火材料100萬噸,石油催化劑3萬噸。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商業網點27個,職工51人。2011年,僧樓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億元,比2010年增長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億元,比2010年增長1%。2011年,僧樓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0000元;電信業務收入為100萬元。 2012年,僧樓鎮運輸業年產值近4億元。 2013年,僧樓鎮僧樓供銷社更新改造完成,新建門面房130家。 2014年,僧樓鎮第三產業產值14億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幼兒園22所,在園幼兒1873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19所,在校生3635人,專任教師2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1906人,專任教師21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9所。 截至2014年,僧樓鎮有5所初中,24所小學,其中有4所寄宿制初中,2所有寄宿制小學。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0人。僧樓鎮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楹聯協會。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體育場地2處;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中央、省、市等37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91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0.4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8%。2011年,僧樓鎮投資35萬元的鎮文化站建成,村村都有基層組織活動中心及健身廣場,19個行政村有舞台,12個行政村建有圖書室。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8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張;專業衛生人員49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人、註冊護士0.05人。2011年,僧樓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萬人次,住院手術30台次,出院病人1235人次。2011年,僧樓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507人,參合率93%。
截至2012年,僧樓鎮有衛生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醫護人員40名,病床60張,設有急診、內科、外科、婦幼、化驗室、放射科,能開展骨科、普外、婦科的常規手術。截至2012年,僧樓鎮建設新農村衛生所26個,並已全部驗收合格,投入使用;共有醫護人員100餘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99.1%;計劃免疫兒童衛生保健普及率達95%。
社會保障
2011年,僧樓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2戶,人數15人,支出1.8萬元,比2010年增長2%;城市醫療救助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0人次,共支出7.3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98戶,人數1965人,支出237.49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人,支出2.2萬元,比2010年增長7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5人,支出26.4萬元,比2010年增長75%;農村醫療救助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5人次,共支出0.5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160人次,支出6.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2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35人。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3千米,投遞點24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800份、期刊1000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45個;有固定電話用戶15000戶,比2010年增加10戶,電話普及率70%,比2010年提高1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戶2萬戶,比2010年增加15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2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00千米,主幹電纜達2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6000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5500個,寬帶接入用戶6000戶,比2010年增加200戶。
基礎設施
截至2010年末,僧樓鎮13個行政村完成了新農村建設規劃,共完成街巷硬化235千米,3個行政村建設了新農村住宅樓,水、電、暖全部配套,可容納264戶群眾居住,24個行政村全部通水、通電、通公路、通有線電視、通自來水,互聯網用戶2500戶;綠化道路70餘千米,綠化校園25所,綠化企業15個,植樹80餘萬株,面積達8000餘畝,累計投資1600餘萬元。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擁有3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3座,有主變壓器20台。[5]
交通
截至2011年末,僧樓鎮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15千米。僧樓鎮有東張、稷西、張柴三條公路穿過,209國道從西而過,吉河高速、河運高速穿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僧樓鎮曾稱樓底;清朝時期,因僧法和尚遷居樓側,易名僧樓。
非物質文化遺產
僧樓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鑼鼓、干板腔、轉燈、剪紙等民間藝術。
文物古蹟
僧樓鎮古蹟有呂祖靜養壇、郭莊村遺址、賀家莊遺址、艷掌遺址等。
簡介
呂祖靜養壇
僧樓鎮政府門前有古樓閣一座,譽稱「呂祖靜養壇」,分為上下兩層,建於大明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七月重建,1958年8月修繕,2007年10月再次修繕。
郭莊村遺址
在距郭莊村委會200米處,發現動物化石一節;經1973年普查考證,為舊石器時代遺址。
賀家莊遺址
賀家莊遺址位於賀家莊村南,1956年文物普查時,在湖泊堆積物中發有不少哺乳動物化石,屬舊石器時代遺址。
艷掌遺址
艷掌遺址位於老村溝澗中,1973年中科院考察時,發現該村四周100米範圍內,在深度1米至2米的文化層中,有石斧、石鏟及陶片,系仰韶、龍山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