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史·許衡傳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目錄

原文

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日:「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言動必揆諸義而後發。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亂,此無主。」日:「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轉魯留魏,人見其有德,稍從之。居三年,聞亂且定,乃還懷。凡喪祭娶嫁,必征於禮,以倡其鄉人,學者浸盛。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財有餘,即以分諸族人及諸生之貧者。人有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姚樞嘗被召入京師,以其雪齋居衡,命守者館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為京兆提學。秦人新脫於兵,欲學無師,聞衡來,人人莫不喜幸來學。郡縣皆建學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還懷,學者攀留之不得,從送之臨潼而歸。

中統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師。未幾,衡謝病歸。至元二年,帝以安童為右丞相,欲衡輔之,復召至京師,命議事中書省。

阿合馬為中書平章政事,領尚書省六部事,因擅權,勢傾朝野,一時大臣多阿之,衡每與之議,必正言不少讓。俄除左丞,衡屢入辭免。

帝久欲開太學,會衡請罷益力,乃從其請。八年,以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為擇蒙古弟子俾教之。衡聞命,喜曰:「此吾事也。國人子大朴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善類中涵養數年,將必為國用。」時所選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愛之如子,出入進退,其嚴若君臣。課誦少暇,即習禮,或習書算。

以疾請還懷。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懷人無貴賤少長,皆哭於門。四方學士聞訃,皆聚哭。有數千里來祭哭墓下者。 (節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

譯文

許衡,字仲平,懷州河內人,世代務農。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七歲入學,老師交給學生剖章析句,許衡問他的老師說:「讀書是為了幹什麼?」老師說:「為了科舉考試中舉!」許衡說:「就為了這個嗎?」老師大為驚訝。每次叫他讀書,他都要問書文的旨義。時間長了,老師對他的父母說:「這個孩子聰明非凡,將來有一天肯定能遠遠超出常人,我不適合當他的老師。」於是告辭離去,許衡的父母極力挽留也沒能留住。像這樣共換了三任老師。逐漸長大之後,許衡嗜好讀書如饑似渴,可當時遭遇天下大亂,且家裡貧窮,沒有藏書。後來逃難到徂徠山,才開始得到王輔嗣對《易》的解說。

當時正處在戰亂時期,許衡晚上思考,白天誦讀,親身體驗,努力踐行,舉止言談一定要揣度書中的大義然後才實行。曾經在酷暑天路過河陽,渴得很厲害,道旁邊有棵梨樹,大家都爭着摘梨吃,唯獨許衡在樹下正身獨坐,神情自若。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摘梨吃,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而拿來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說:「世道混亂,這棵樹是沒有主人的。」許衡回答:「梨樹無主,我的內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

許衡後來遷移到山東,留在了魏州,人們見他道德高尚,逐漸的開始追隨他。許衡在魏州呆了三年,聽說戰亂將要平息,於是又回到了懷州。凡是婚喪娶嫁,他必定要根據禮法,並以此倡導同鄉的人如此做,學習的人逐漸多起來。因為家境貧窮,許衡親自下田耕作,穀物熟了就吃穀物,穀物不熟就吃糠咽菜,處之泰然自若,朗讀詩書的聲音傳到屋子外就如音樂一樣優美動聽。如果家裡財產有餘,許衡就把他分給同族人以及貧困的學生。人們如果有所饋贈,只要有一絲一毫不符合禮義,他就不會接受。姚樞曾經被召入京師,就把自己的雪齋讓許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許衡堅辭不受。

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許衡的小孩由此經過,不用睜眼看一下就離開,許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為王(受封秦中為王),想用來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於是徵召衡擔任京兆提學。秦地百姓剛剛脫離戰亂,想要學習沒有老師,聽說許衡前來主管教育,所有人沒有不高高興興前來學習的。所屬郡縣都建起了學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軍南征,許衡於是返回懷州,學生們紛紛挽留而沒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臨潼才回來。

中統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請許衡回到京師。過了不久,許衡稱病辭職還鄉。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擔任右丞相,要許衡輔佐他,就又將許衡召至京師,讓他在中書省參與議事。

阿合馬擔任中書平章政事,兼管尚書省六部事情,於是攬政專權,權勢遠超朝野其他人,一時之間大臣多對他阿諛奉承,許衡每次與他討論,必定直言不諱,一點也不讓步。不久調任左丞,許衡屢次請求辭職。

皇帝早就想要開設太學,正巧許衡一再盡力請辭,於是就先答應了他的請求。(至元)八年,命許衡擔任集賢大學士,兼任國子祭酒,親自為許衡選擇蒙古弟子讓他進行教育。許衡接到任命,高興的說:「這才是我應當做的事啊。國人子弟原始質樸的素質還沒有喪失,對所看到與聽到的都很專心學習,如果把他們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養幾年,一定會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當時所選的弟子都還幼小,許衡對待他們如同成人,愛護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進退的禮節,嚴格得就如同君臣關係。課餘吟誦的空餘時間,就讓他們學習禮儀,有時練習書法算術。

(後來)許衡因疾病請求返回家鄉懷州。(至元)十八年,許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懷州人無論富貴貧賤年輕年長,都哭拜於許衡靈前。四方學者聽到許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聲痛哭。有的人不遠數千里前來許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