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聲明 本詞條內容僅為傳承中醫藥文化,不做用藥和治療參考。

光明穴為中醫針炙用穴之一,屬於足少陽膽經洛穴,穴名意為「光徹明亮」,有緩解治療偏頭痛、近視、乳部脹痛、小腿酸痛、白內障等作用。光明穴的位置,相當於足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的位置[1]

光明穴
圖片來自img.baidu

目錄

光明穴位置

光明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穴名釋義

光明穴出自《靈樞.經脈》,屬足少陽膽經之絡穴,膽經氣血至此後變為純陽之氣。[2]

穴名解釋

(1)光明,光徹明亮也。本穴物質為陽輔穴傳來的濕熱風氣,上至本穴後,此氣吸熱而變為純陽之氣,天部的水濕盡散並變得光徹明亮,故名。
(2)足少陽絡穴。絡,聯絡也。本穴氣血所處為天之天部,足少陽膽經吸熱蒸升的陽氣皆匯合於此,本穴有聯絡膽經各部氣血的作用,故為膽經絡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純陽之氣。

運行規律

大部分吸濕後傳於外丘穴,小部分別走厥陰肝經。

功能作用

 
穴位光明穴 [1]

聯絡肝膽氣血。

解剖

在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腓淺神經。

主治

近視、目痛、夜盲、白內障、乳部脹痛、偏頭痛、頰腫、膝痛、小腿酸痛、下肢痿痹、癲癇等。

操作

  • 刺灸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 針法:光明穴,直刺0.5-0.8寸。
  • 艾法:光明穴,艾條灸10-15分鐘,光明穴,艾炷灸3-5。

臨床運用

近視

  • 主穴:承泣 攢竹 睛明 風池 翳明 光明
  • 配穴:肝腎陰虛者,配肝俞、腎俞;心脾兩虛者,配心俞、脾俞、足三里。
  • 義方:承泣、攢竹、睛明是治療眼疾的常用穴,能通經活絡、調整眼部氣血運行;風池為手足少陽與陽維脈之交會穴,以清頭明目;翳明和光明為治療眼病的經驗穴。

現代研究

臨床用於瞼緣炎,夜盲,膝關節痛,腰扭傷等的治療,配太沖,對青少年近視眼有效,可提高視力和改變屈光度。

配伍

  • 光明穴配睛明穴、目窗穴、風池穴、肝俞穴、腎俞穴、行間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內障。
  • 光明穴配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有疏風清熱瀉火的作用,主治目痛。
  • 光明穴配陽陵泉穴、崑崙穴,有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相關論述

  • 《備急千金要方》:主膝痛脛熱,不能行,手足偏小。
  • 《席弘賦》:睛明治眼未效時,合谷、光明安可缺。
  • 《醫宗金鑒》:婦人少腹胞中疼痛,大便難,小便淋,好怒色青。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