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声明 本词条内容仅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不做用药和治疗参考。

光明穴为中医针炙用穴之一,属于足少阳胆经洛穴,穴名意为“光彻明亮”,有缓解治疗偏头痛、近视、乳部胀痛、小腿酸痛、白内障等作用。光明穴的位置,相当于足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的位置[1]

光明穴
图片来自img.baidu

目录

光明穴位置

光明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穴名释义

光明穴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之络穴,胆经气血至此后变为纯阳之气。[2]

穴名解释

(1)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的湿热风气,上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而变为纯阳之气,天部的水湿尽散并变得光彻明亮,故名。
(2)足少阳络穴。络,联络也。本穴气血所处为天之天部,足少阳胆经吸热蒸升的阳气皆汇合于此,本穴有联络胆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吸湿后传于外丘穴,小部分别走厥阴肝经。

功能作用

 
穴位光明穴 [1]

联络肝胆气血。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近视、目痛、夜盲、白内障、乳部胀痛、偏头痛、颊肿、膝痛、小腿酸痛、下肢痿痹、癫痫等。

操作

  • 刺灸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 针法:光明穴,直刺0.5-0.8寸。
  • 艾法:光明穴,艾条灸10-15分钟,光明穴,艾炷灸3-5。

临床运用

近视

  • 主穴:承泣 攒竹 睛明 风池 翳明 光明
  • 配穴:肝肾阴虚者,配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足三里。
  • 义方:承泣、攒竹、睛明是治疗眼疾的常用穴,能通经活络、调整眼部气血运行;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以清头明目;翳明和光明为治疗眼病的经验穴。

现代研究

临床用于睑缘炎,夜盲,膝关节痛,腰扭伤等的治疗,配太冲,对青少年近视眼有效,可提高视力和改变屈光度。

配伍

  • 光明穴配睛明穴、目窗穴、风池穴、肝俞穴、肾俞穴、行间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 光明穴配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有疏风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痛。
  • 光明穴配阳陵泉穴、昆仑穴,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相关论述

  • 《备急千金要方》:主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
  • 《席弘赋》: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 《医宗金鉴》:妇人少腹胞中疼痛,大便难,小便淋,好怒色青。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