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镇
光福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城西28公里的太湖之滨。东与藏书镇接壤,南同胥口镇毗连,西滨太湖,北接东渚。光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为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古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1999年,光福镇被命名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2019年1月,光福镇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
目录
风光
每年二月,光福邓尉山一带,梅花吐蕊,势若雪海,故名“香雪海”,成为江南最著名的探梅胜地。光福湖岸线漫长,太湖渔船多集于此,形成了“中国内湖第一渔港”太湖渔港,渔汛开捕时节,千帆竞发,场面壮观。最近,太湖渔港推出了游客乘坐太湖帆船体验捕渔生活的旅游节目。渔港附近开设了太湖船餐街,是品尝太湖水鲜的最佳去处。镇内的司徒庙内有四株距今已有1900余年的古柏,清乾隆南巡命名为“清、奇、古、怪”;铜观音寺被誉为吴地最古老的寺院;窑上“农家乐”,依山傍水,桂花、枇杷、杨梅、梅花漫山遍野,尤以近千亩桂花为最,村内农户“家家搞刺绣,户户栽盆景,吃住在农家,游乐在田园”,游人可尽享“农家之乐”。
光福塔位于吴县光福镇塔山上,建于梁朝大同年间(535-546年)。唐代会昌末年塔毁于火。至懿宗时由铜观音寺的方丈四处化缘,筹资重建。塔呈方形,7层,高20多米,砖木结构,外观古朴。由于位置得当,加上周围景物衬托,颇有“不在画中已入画”的意境。若登塔顶,放眼天平、灵岩诸山,仿佛近在咫尺。
吴县市光福镇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位于苏州市古城西南28公里的太湖之滨,南邻太湖区,西邻太湖、北通长江,光福自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享有“鱼米之乡”,“四季有果”之美称;光福是传统工艺之乡 ,苏绣的发源地之一,精湛的雕刻工艺巧夺天工;光福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密集,吴文化内涵深厚,形成了多层次的旅游专线,是国家太湖名胜风景区之一。光福主要的景点有邓尉山坞、铜观音寺、位于邓尉山坞,是我国四大探梅胜地之一。邓尉梅花甲天下,以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著称于世。明代文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一文中说: “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梅花盛开时,繁花似雪,暗香浮动;微风吹过;香飘数十里。山上有“闻梅馆”、“梅花亭”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题书的“香雪海”摩崖石刻和乾隆皇帝探梅御诗碑刻。周围还有数百亩梅林,形成“登楼观梅、入园探梅、进廊揽梅、登山赏梅”四大赏梅景点。
铜观音寺原名光福神寺,始建于梁代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几经兴衰,现存殿宇是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13年)建筑,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有个农民在光福神寺旁取土,挖得铜观音像一尊,后送至寺中,于是被改为铜观音寺。寺内殿宇富丽堂皇,除大雄宝殿,观音殿,还有金刚殿 、西方殿等。廊壁碑碣古刻,古香古色;寺后亭、台、池、榭、点缀雅致;奇卉怪石,罗列其中;树林青郁,景色迷人。
司徒庙位于邓尉山山坞的梅林丛中,相传东汉大司徒邓禹晚年就隐居于此。庙里供奉着邓禹塑像,院内有当年邓禹种植的汉柏四株,已历1900余年,清乾隆帝下江南巡视曾多次观赏,并赐四株古柏为“清奇古怪”,洵为天下奇观。明代《楞严经》、《金刚经》石刻保存在庙内。据此,江苏省人民政府已将这组古刻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历史
光福镇在苏州城西约28公里的太湖之滨,是吴中区境内历史悠久的古镇,享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育。50年代初,我国考古学家在当地虎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了。春秋时期,吴王阖阂曾在虎山圈地养虎,饲养人员聚居的地方遂名虎溪。吴国灭亡后,养虎事业也随之衰败。萧梁大同年间(535—546年),有顾氏舍宅为寺,取名光福,从此得名,沿用至今。
光福在南宋时代已是个“民灶千余,阡陌交通”的集镇。目前镇区面积虽约0.62平方公里,却很古朴、清雅,蕴含着诗情画意。它南依邓尉山,北靠虎山,东临上崦湖,西滨下崦湖。塔山屈身镇内,还有香雪海、司徒古柏、天寿圣恩寺、楞严经石刻等10处省、县级保护文物。这里层峦叠翠,四季花香,山外有湖,湖中有山,是良好的风景游览胜地。相传清康熙、乾隆皇帝及明代唐伯虎等文人墨客都曾到邓尉探梅。
古镇时时给人以恬静的美感,镇河则像一条白色的绸带,由西向东,缓缓流过。漫步光福镇上,仰面可见山,俯首可见水,诚如明代画家沈石田所描写的:“屋上有山屋下水,开门波光眼如洗。”
光福景区是以春梅秋桂为特色的植物景观和山水组合见胜的湖山风景名胜区。境内太湖围绕,峰峦罗列,山水索抱。67公里长的湖岸线,曲线窈窕,变化多端。主要有香雪海、西碛山、石楼、石壁、漫山岛、光福旅游镇以及渔洋山、万佛塔等散立胜景。
位于古镇西街的光福塔坐落在光福寺内,是古镇的标志。光福寺建于梁大同年间,距今已有近1500年。大雄殿是佛寺正殿,殿前铁铸宝鼎烛光摇曳,香烟萦绕,枝干挺拔的明代香樟冠盖如伞,满目苍翠。
光福寺又名铜观音寺。据传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张氏乡民在泥中掘得唐铸铜观音立像一尊,铜像通体金黄,光亮可鉴。高约1米,体态丰腴,慈眉善目,头戴华锦,身佩玑珠,双足裸露,轻踩莲花宝座之上,神情自然。左手下垂,掌心向外,五指自然微弯,称为“如愿印”;右手自然屈臂上伸齐肩,掌心向外,五指朝上,名为“施无畏印”。此铜像原就供于光福寺,此后几经被盗复得。传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自夏至秋,吴中“恒风不雨”,江南大旱,井干湖涸,田地龟裂,铜观音被奉迎入城,“祷之即雨”。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吴中大水,铜观音再次被迎入城,“为文以祷即晴”。
值得一提的是光福寺桥,为梁式石桥,因与寺门前石阶连成两个凹形的轴对称图案,民间俗称“翻转桥”。栏杆、锁口石、压顶石均以武康石凿成,扣之有声,铿锵作响,故称琵琶桥或响石桥。桥上石雕云龙和万字纹图案,古朴遒劲,线条流畅。
司徒庙位于镇西邓尉山麓。史载,汉光武帝刘秀封24岁的邓禹为大司徒,进讨赤眉,率军辗转征战。在平定天下后,邓禹曾一度游隐光福。司徒庙现存宇殿舍,为清末民初重建。院内4株古柏传为邓禹手植,至今已有近2000年,枝繁叶茂,堪称奇迹。据称,乾隆皇帝南巡来此,被四株古柏吸引,叹为观止,分赐四柏名为“清、奇、古、怪”。[3]
物产
光福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是吴中著名的花果之乡,有青梅,杨梅,话梅枇杷,栗子,桃子,柑桔等几十种蜜饯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运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域国家。宋代,即有“杨梅出光福,铜坑者为第一”的记载,与福建荔枝同为朝廷贡品。
光福又是著名“桂花之乡”,是全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品种繁多,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等。经光福独特的工艺采摘,腌制后的桂花系列产品曾多次被评为省级优质产品,产品运销全国各地。
光福亦有刺绣,雕刻等手工业传统。光福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传统,“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域产区。这里人物,山水,花鸟,风景等苏绣产品有很高的艺术造旨。光福小镇的柔情,血液与精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蒋雪英,顾福宝,郁莲君等绣女的针下,随着太湖水源源地流淌入世界人民的心田。光福素有“核雕之乡”的称号,明清时就有专事象牙雕、核雕、红木雕、玉雕的艺人。清末,舟山殷根福即以核雕佛珠著称,民国后在上海城隍庙开“永兴斋”雕刻作坊,作品“罗汉头佛珠”文明遐迩。一直以来,光福镇的玉石雕刻产品极为畅销,博得了国际市场的信誉。
光福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挖掘其内涵对于宣传及建设光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真正的历史观念。[4]
规划
镇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镇区内经批准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8处,其中3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l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宗教重点地区。该镇宗教工作在区宗教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狠抓农村宗教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探索宗教与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子,切实维护了宗教领域的稳定,为建设“平安吴中”,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谈以下几点体会。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网络
宗教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工作搞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为此,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针对辖区内宗教场所多,宗教教职人员多,信教群众多的“三多”特点,专门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为组长,分管镇长,分管党委委员为副组长的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配备了民宗助理,明确了分管领导具体抓,民宗助理直接抓的工作职责。同时,建立镇、村二级宗教工作管理网络,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将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纳入农村综合治理考核体系,镇政府分别与有宗教场所的村签订了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管理网络,确保宗教事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及时有效地消除宗教领域出现的不稳定因素。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宗教部门举办的《宗教事务条例》培训学习,不断增强自身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努力提高分管宗教工作干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该镇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采取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张贴《宗教事务条例》;在宗教场所醒目位置和主要交通路口悬挂宣传标语,创办宣传板报专栏等措施,广泛宣传《宗教事务条例》,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使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三是认真开展农村宗教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农村私搭乱建土庙专项治理工作。近年来,该镇在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指导下,重点对各村在专项治理中已拆除的土庙进行全面复查,在复查过程中,我们再次依法拆除已恢复的土庙2处,为防止回潮,我们落实长效管理措施:1.要求有关村将土庙拆除下来的木料、砖瓦和神像立即搬运到经批准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去,并对土庙基进行复耕复种,彻底根除恢复土庙的基本条件。2.镇政府与宗教重点村签订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长效管理机制纳入农村综合治理考核体系。3.及时做好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思想转化工作,分片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和当地信教群众学习有关宗教法律法规和党的宗教政策,使他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白“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等于宗教活动自流”的道理。通过专项治理和长效管理措施的落实,该镇农村宗教“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
该镇境内寺庙绝大多数分布在风景旅游区和林区内,殿堂建筑大部分属砖木结构,且修建年代久远。往来游客、香客众多,香火旺盛,大型宗教活动较多,预防火灾和人员踩踏伤亡事故工作压力大、责任重。为此,我们将宗教场所的安全和消防工作始终贯穿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工作之中,狠抓宗教场所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督促各寺庙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管理网络。一是镇政府与各宗教场所负责人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二是要求各寺庙必须建立安全消防管理小组,并有2—3名专职安全员。三是指导帮助各寺庙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安全巡查值班制度;烧香燃烛明火区域专人负责制度;电器线路、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大型宗教活动提前申请报批制度;食品卫生防疫制度。四是积极协助宗教场所做好举办大型活动安全防范工作。去年,该镇大力协助宗教场所举办两场大型宗教活动,分别年初九圣恩寺大型斋天活动和铜观音寺的开光活动。特别是年初九圣恩寺举办的圣恩庙会,前来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约5—6万人,安全压力大,责任重。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统一思想,明确分工。专门成立以镇长为组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副镇长、分管宗教工作领导、民宗助理、派出所、交警中队、工商所、城管、旅游公司、卫生院等单位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建立山林防火组、工商管理组、接待组、交通安全组、社会治安组、医疗卫生组、后勤保障组、门卫工作组、寺内保安组等九个工作小组。做到活动前有安全预案,活动中定人定岗专人负责,确保宗教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信教群众平安无事故。通过建章立制,保证宗教场所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
挖掘宗教文化资源,探索宗教文化旅游新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之更好地为该镇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发挥本镇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寺庙众多,影响广泛的优势,结合各寺庙本身宗教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的特点,挖掘宗教文化,整合旅游资源。该镇会同区宗教部门把司徒庙与梅园;铜观音寺与塔山公园;永慧禅寺与南山公园的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拓展寺庙旅游空间,改善宗教文化旅游环境,使宗教文化和山水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镇旅游公司和寺庙的旅游收入成倍增长,实现了双赢。二是落实宗教政策,支持寺庙文化建设。去年,该镇将铜观音寺附近一所原成人业余学校有偿划给铜观音寺,便于寺庙修建历史文化古建筑群,增添旅游服务功能设施。三是协助寺庙搞好建设整体规划,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寺庙僧人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寺庙吸引民资对宗教场所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和维护,提升了宗教场所的文化品位。把宗教场所建设成既能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求,又具有游客休闲观光功能的场所。
过去的宗教工作,该镇在区宗教部门关心指导下,虽然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要把学到知识同具体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宗教文化资源同该镇的旅游结合起来。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成绩,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该镇宗教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光福而努力奋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