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型
光谱型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目录
名词解释
光谱型是恒星的温度分类系统,依恒星光谱的类型,把恒星分成O、B、A、F、G、K和M等类型。其中G型星还有两种变种类型R和N,K类有一种变型S。
每个光谱都可进一步分为数字亚型,范围从0到9,更高的数字表示更低能的光谱和更红的颜色。在数字后面加上罗马数字或字母表示恒星演化阶段(如太阳光谱型为G2V)。
Oh Be A Fine Girl(or Guy),Kiss me!(哦,做个好女孩/小伙,亲亲我!)这句话刚好是光谱型的排列顺序,很好记吧?
光谱分类
第一类:白色和蓝色的恒星,光谱有厚重的氢线和金属线。(即O类、B类和A类)
第二类:黄白星-氢的强度减弱,但是金属线更为明显。(即F类、G类和K类)
第三类:有宽阔谱线的黄到橙色星。(即M类)
第四类:有明显碳带的红色星和碳星。
摩根-肯那光谱分类法
摩根-肯那光谱分类法是目前最通用的恒星分类法,依据恒星的温度由高至低排序(质量、半径和亮度皆与太阳比较),但其光谱标示仍沿用哈佛光谱中的分类,将恒星的光谱分成七大类,每类再细分为十小类。但目前最热的星为O5,最冷的星为M5,即O型只有五小类,M型只有六小类,总计为61小类。
各类型的特性如下:
O:蓝色。温度高于25,000K,有电离的氦光谱,氢的谱线(吸收线)不明显,在紫外线区的连续光谱强烈。多数的原子都呈现高电离状态,如氮失去两个电子,硅失去三个电子,氦失去一个电子。
B:蓝到蓝白色。温度在11,000至25,000K之间,氦原子谱线呈现中性,硅则失去1或2个电子,氧和镁原子失去1个电子。如B0就已经没有氦的游离谱线,氢谱线则已很明显。
A:蓝白色到白色。温度在7,500至11,000K之间,光谱以氢原子的谱线最强烈,硅、镁、铁、钙、钛等都为游离的谱线,但金属的谱线很微弱。如A0已经没有氦的谱线,有微弱的镁与硅的离子谱线,也有钙离子的谱线。
F:白色到黄白色。温度在6,000至7,500K之间,有离子化的金属谱线,氢的谱线转弱但仍很明显,铁、铬等自然态的金属谱线开始出现。如F0的钙离子线强烈,氢的谱线虽已减弱,但中性氢原子谱线与一阶金属离子线都很明显。
G:黄白到黄色。温度在5,000至6,000K之间,有游离的金属、钙谱线及部份的金属谱线,氢原子的谱线弱,分子谱线(CH)已经出现。如G0谱线以中性金属线为主,具有很强的中性钙、镁、铁吸收线,钙的离子线达到最强,氢氧根(G带)的吸收线很强。
K:黄到橙色。温度在3,500至5,000K之间,主要为金属谱线。如K0在蓝色的连续区强度微弱,氢线很微弱,有中性金属谱线,分子谱线(CH、CN)依然存在。
M:橙到红色。温度低于3,500K,有金属、分子及氧化物的谱线,氧化钛(TiO)的谱线成为最主要的谱线,氢线消失。如M0已有很强的分子带,尤其是氧化钛、钙原子的谱线强烈,红色区呈现连续光谱;M5钙原子的谱线很强,氧化钛的强度超过钙。(M型和K型也被称为红矮星)
此外,在巨星的区域内因为还有其他的元素参与核反应,所以还有R、S、N三种在巨星分支上才会用的分类;还有些恒星因为有些特殊谱线而不易归类于其中,也会另外加上注解用的字母作为区别。哈佛光谱分类法在制定之初,参考了太阳光谱的命名方法,以氢原子光谱为依据,依照强弱以字母A、B、C、D的顺序来标示,A型就是氢谱线最强烈的,B型比A型要弱一些,C型又再弱一些,依此类推。而我们知道氢的谱线只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才会明显,温度太高或太低谱线都会减弱,所以当摩根与肯那使用温度来排列时,字母就不再能依序排列了;同时也参考其他原子的谱线,合并与删除了一些重复的类型,将哈佛分类原来的16种分类改成为今日我们所看见的型态。
罗马数字和字母表示的演化阶段:O,特超巨星;Ⅰa和Ⅰb,超巨星;Ⅱ,亮巨星;Ⅲ,巨星;Ⅳ,亚巨星;Ⅴ,主序星(或称为矮星);Ⅵ,亚矮星;Ⅶ,白矮星(绝对星等从大到小)
参考文献
- ↑ 云端超市•第407期┃“说文解字,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篆书研究 主讲人:倪文东,搜狐,2022-10-28
- ↑ 为什么中国人会发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